李尖措太,星军华,张永兴(青海仁济医院,青海 西宁 810021)
胆结石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本病好发于女性,高发年龄为40-60岁[1]。多数胆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胆结石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地域、遗传基因等相关,而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的影响,胆结石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2]。按照发病位置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不同部位的结石可能共存,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所有类型中占据20%-30%[3]。本次主要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展开研究,此类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朝着微创的方向不断发展,故在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中也更多地借助内镜开展微创术式。有报道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n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ile exploration,LCBDE)的方案在治疗此类结石患者中有较理想的效果[4-5]。LC联合LCBDE能在保障结石清除率的同时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0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LC联合LCBDE的开展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取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10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按照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有20例,25例;年龄24-62岁,平均(42.62±12.81)岁;结石最大直径6-15mm,平均(1.08±0.42)cm;体质量指数(BMI)20-29kg/m2,平均(24.62±2.16)kg/m2。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有25例,35例;年龄22-61岁,平均(42.48±12.92)岁;结石最大直径7-15mm,平均(1.10±0.41)cm;体质量指数(BMI)20-30kg/m2,平均(24.77±2.21)kg/m2。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胆结石,符合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6];②符合开放式手术或微创手术的治疗指征;③由同一医疗团队开展手术治疗;④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②有凝血功能疾病;③心肝肾等器官组织严重功能障碍;④联合其他治疗方案治疗。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于患者右肋边缘处作手术切口,切口长度10-20cm,经切口入腹并对胆囊三角游离解剖,使胆囊管与血管分离,结扎离断,再将胆囊与胆囊床解剖分离。切开胆总管前壁,取出结石,冲洗胆总管。
1.2.2 观察组 采用LC联合LCBDE的术式开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以“三孔法”进腹,解剖胆囊三角,内镜下观察胆囊管、动脉、胆总管的粘连关系,确认后以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与胆囊管,选择在近端结扎胆囊管,然后提拉胆囊远端,分离胆囊动脉,结扎、离断,使肝胆总管充分显露,穿刺并吸出胆汁证实是胆总管后,以纵切的方式切开胆总管(1-2cm),吸出胆汁,以分离钳取出结石。自锁骨中线上穿刺孔置入纤维胆道镜,对肝总管、胆总管进行详细的探查,观察无结石后从操作孔置入T管,置入到胆总管内,以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胆总管全层,再将T管从右锁骨中线穿刺口牵拉出来,完成缝合,确保无胆汁渗漏。
1.2.3 术后处置 两组患者术后积极抗感染,并进行保肝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对手术基本情况开展对比,对比内容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②术前、术后1d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生化分析,以酶法检测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③术前、术后1d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检测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 XT-1800),检测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
④对患者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至SPSS22.0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手术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0 85.61±15.62 4.56±1.25 45.68±11.74 22.64±4.62 4.59±1.26对照组 45 102.67±19.77 12.86±2.15 125.64±19.54 29.44±5.41 5.91±1.41 t 4.940 24.846 26.062 6.934 5.0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应激反应对比 术前两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NE、Cor、ACTH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应激反应对比(±s)
表2 两组应激反应对比(±s)
组别 NE(nmol/L) Cor(ng/ml) ACTH(ng/m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n=60) 2.67±0.51 3.32±0.63 98.41±5.62 101.41±12.68 12.14±1.86 14.31±1.99对照组(n=45) 2.59±0.52 4.05±0.68 97.41±5.59 133.41±15.64 12.21±1.78 16.75±2.14 t 0.789 5.679 0.904 11.573 0.194 6.020 P 0.432 0.000 0.368 0.000 0.846 0.000
2.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APTT、PT、FIB、D-D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APTT(s) PT(s) FIB(g/L) D-D(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0) 27.65±1.71 30.06±1.8311.25±1.02 12.41±1.06 2.62±0.48 3.02±0.46 0.26±0.06 0.65±0.25对照组(n=45) 27.83±1.76 32.24±1.9311.31±1.07 13.31±1.10 2.68±0.49 3.64±0.54 0.24±0.06 0.96±0.31 t 0.524 5.901 0.292 4.237 0.628 6.342 1.690 5.670 P 0.602 0.000 0.771 0.000 0.531 0.000 0.094 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急性胰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我国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病数量较大,且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故研究如何治疗此类结石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7]。该类结石患者的发病多起源于胆囊,随着疾病进展而导致胆管炎的发生,致使结石在胆管生成。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治疗,优势是结石清除率高,但缺点是创伤大、出血多,康复时间较长[8]。患者在术后短时间难以正常饮食,并且有较高的医源性损伤风险,并发症难以杜绝。
近年来随着内镜及相关配套术式的发展,对于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报道指出采用LC+LCBDE的治疗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残余结石率<3%),只要胆囊管未闭塞,结石直径<15mm的情况,均可采用该术式进行治疗[9]。其优势包括:切口较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患者可尽早恢复正常进食,缩短康复时间[10]。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探究LC+LCBDE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选取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LC+LCBDE治疗方案对患者应激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展开对比。
最终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存在明显的优势,表明采用LC+LCBDE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此外,本次研究还对比两组患者的NE、Cor、ACTH指标,显示在术后的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LC+LCBDE相较开放式手术能极大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应激反应,而这有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还对比了两组凝血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的APTT、PT、FIB、D-D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LC+LCBDE相较开放式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益于患者尽早下床、出院。最后在两组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LC+LCBDE并发症风险更小。
综上所述,LC+L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理想,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使并发症风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