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华东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000)
输血治疗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措施,在许多疾病治疗过程中,都会需要为患者输血,血液是人体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之源,一旦失血过多,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输血,能够保障患者身体中的血液正常供应。然而,血液作为极为特殊的临床医用制品,稍有不慎,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输血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临床疗效,同时也会影响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发生医疗纠纷[1-2]。所以,只有进一步明确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加强输血检验质量及输血安全管理,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输血安全。随着人们的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于输血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科室必须要综合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减少输血安全隐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
1.1 血液本身免疫性余东研究表明,红细胞血型系统当中有221个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中有148 种抗原,白细胞与血小板当中除了红细胞与白细胞抗原之外,还有独立的抗原系统,不同成分的抗原都可作为免疫原,导致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部分抗体不容易检出,或者交叉配血过程中不凝聚,但是在输血2-21d 之后,才会出现延迟性溶血反应症状[3-4]。
1.2 输血相关疾病传播受血者在输入带有病原体的血液过程中,病原体经过血液进入到人体当中,从而引起疾病。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有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多种疾病均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艾滋病与肝炎等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虽然目前监测手段不断提高,窗口期血液感染指标显示阴性,但是可能在输血之后感染疾病风险[5-6]。
1.3 输血工作质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采集标本、鉴定血型以及交叉配血时,稍有差池,便可能会埋下输血安全隐患。临床治疗、手术过程中,如遇紧急用血情况时,需要快速的完成相关工作,由于环节众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小心谨慎,即使是细小的疏忽差错,都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7-8]。
1.4 不合理用血的现象临床医生如果缺乏成分输血相关专业知识,对输血适应症未全面掌握,忽视了数学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在输血之前,未进行严格的血型配对核查等,从而对临床用血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造成血源的浪费[9-10]。
2.1 严格控制输血适应症输血治疗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病危严重患者抢救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输血治疗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导致感染艾滋病、乙肝等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不良危险现象,就必须要严格控制输血血液质量,在选择确定献血者血液前,要对其血液进行严格的血液检验,如果血液存在问题,将严禁使用,这也是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1-12]。此外,在输血之前,还应当对输血者的血液指标进行检验,在完成血液指标检验以及献血者血液指标检验之后,明确血液的安全性,从而有效提升血液使用安全性,同时也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信誉度。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性,就一定要对输血适应症进行严格控制,基本原则如下:对于可不输血液的患者,应当坚持不输,如果患者必须要输血,应当做好血液血型匹配工作,并严格控制血液质量,如果是择期手术,并且需要输血的情况时,应当使用自身输血方式[13-14]。
2.2 血液标本检验质量控制除了献血者本身的血液因素会对输血质量产生影响之外,还和血液标本采集以及运输等环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血液标本质量,就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严格把控,首先,血液标本采集与运输环节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进行采集与运输工作,血液标本采集前,应当对输血者以及受血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仔细核对,在确定两者基本信息符合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血液样本采集,采集血液标本应当和被采集者的免疫情况相符合,且血液标本采集时间要严格控制在3 天之内,血液标本完成采集之后,要马上进行密封贮存,试管上应当有数据资料,同时及时送往血型实验室,并完成交接工作。血液标本存储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将血液标本放置于冰箱中保存,保障血液采集标本的质量[15-16]。
2.3 血型鉴定质量控制临床常见的血液有ABO 以及Rh 型等几种,因此,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应当对以上血型进行严格控制,其中ABO 三种血型鉴定也是当前实验室常规检验工作内容,更是输血治疗的基础。朱纯刚研究指出,血型检验血清应当有合格的生产文号以及有效期限,血型检验应当保障在有效期限之内。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血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就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和标准开展血型鉴定工作,对血清与血球比例应当进行严格控制[17-18]。一般情况下,血型鉴定过程中需要正反定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验证血型,从而提升鉴定精确性。在ABO 几种临床常见的血型当中,正反定型可能会出现正、反型不合好恶血浆异常情况,当出现鉴定不合情况时,应当对血液再次进行试验与鉴定。Rh 血型也是需要进行血液鉴定的类型,该血型如果应用不合,将容易导致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而曾有输血史或者是妊娠史的人群都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因此,为了提升血型鉴定安全性,在血液鉴定过程中,要对以上两种特殊人群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要求进行血液鉴定[19-20]。
输血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措施,在抢救患者时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但因为输血质量和血型检验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切实做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输血质量控制应当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入手,血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要严格检验,及时淘汰不达标的血液制品。血液运输过程中,应当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负责,血液进入仓库存储前,还应当合理设置冰箱温度,并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在使用血液制品前,应当进行质量检验以及资料审核,从而确保血液质量无任何问题,且资料符合要求,这样才能够应用,从而避免出现输血问题。通过对输血适应症、血液标本、血型鉴定等不同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输血溶血以及输血不良等情况,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减少医疗事故。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工作的控制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