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磊,顾 鑫,杨晓贺,张茂明,姚亮亮,李灿东,朱宝国,高雪冬,王自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大豆灰斑病作为在大豆中常发生的间歇性流行病害,又被称为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大豆主产区危害也较为严重,尤其在7~8月份高温多雨时,会加重大豆灰斑病的发展。近年来,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造成大豆灰斑病越来越严重,灰斑病的发生部位常见于大豆的叶茎荚,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造成大豆产量降低、品质受损。
栽培作为大豆种植的基础,影响着大豆的生长,栽培环境的优劣是大豆是否会感染灰斑病的重要基础。若大豆种植密度过大,种植环境的通风条件变差,易造成局部温度和湿度过高,滋生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使大豆发生灰斑病的概率变高。对大豆的种植应遵循生物学的基础,结合生产中的实际环境,遵循客观生长规律,不进行过多的人为处理,以实现产量的提升。灰斑病极易受到前茬作物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大豆病原菌的选择面较窄,而大豆常年连作,造成了病原菌的不断叠加,加大了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概率。
环境对大豆灰斑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和湿度上。大豆灰斑病的病原菌萌发温度最低12℃左右,最适宜温度为21℃~26℃,当温度达到35℃以上时,发病率就会明显降低。在大豆生长的季节,我国主要大豆产区东北的温度多在35℃以下,温度根本无法对大豆灰斑病的病原菌产生限制作用。在湿度上,对孢子来说,其所处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越有利于它的萌发,相应也会导致灰斑病发展更严重,当相对湿度高达82%时,灰斑病的发作率最高,但如果其处在低温干旱的环境下,发病率就会明显降低[1]。
大豆灰斑病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造成灰斑病的原因是大豆尾孢菌,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基因要素、环境要素、人为干预要素等。要想让大豆的灰斑病发作从根本上降低,就要从源头上对大豆的品种进行选取。有些品种会在生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某些病原的抗体,但这样的案例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对大豆品种进行有针对化的抗体培养,如人类从小注射各类疫苗一样,培育抗病品种本质上是在植物的种子中植入抗病基因,借此推动植物在体内培养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从而培育出更为优品的大豆。
我国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大豆品种,但基于灰斑病自身的特性,大豆品种的不稳定性较强。种植人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注意对大豆种植区的管理,及时观测,若发现种植大豆品种与当地环境不适宜时应及时对品种进行更换。在最初购进大豆新品种时也要注意不要购进单一品种,避免灰斑病的传播发生。作为发生重灾区,黑龙江省一致致力于抗灰斑病的研究,目前推广出的大豆均是对灰斑病有较强抵抗能力的产品。
新品种的选择应以适应当地气候为前提,避免连作种植及适当更换抗病新品种,注意品种的交替种植使用,由于品种的选推压力会引起生理小种的变化,从而导致抗病品种失去原有的抗性,交替对品种进行更换种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虽然当前仍未研制出对灰斑病完全免疫的品种,但是不同品种对灰斑病的抗病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2]。
大豆若是在叶片上的抗病性较强,说明其对荚和籽粒的受害也较轻,但也有例外,少数品种的叶片被害程度较低,种子感染却十分严重。对大豆灰斑病品种抗体的培育也可从种子出发,在大豆播种前可以先进行选种,从源头去除病源,或使用种子自身重量的0.3%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多福合剂拌种消毒。
2.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依据农业生产的运行规律,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的科学种植,从而达成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农业生产作为我国久远古老的生产方式,其防治工作是在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摸索出来的,农作物作为农业的核心,对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病虫害探究出了自有的防治体系。根据对大豆的分析可以得知,灰斑病防治措施实则多种多样,种植前选择抗性好的品种,选择肥沃的土地,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轮作,避免重迎茬现象的出现。要注意轮作时长应大于1年,如果条件允许,则2年以上,能有效降低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概率。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未受到灰斑病病原菌感染的田地,选用优良的大豆种子并进行合理的药剂处理,进行合理轮作,若当轮作出现困难时,可在秋后对大豆田地进行翻耕,将后期的发病率控制在可行范围之内,再结合大豆品种的特征特性配套优良栽培技术,重视田间的杂草管理,进行苗前封闭,苗后中耕结合人工铲除大草,对大豆种植地施以敌克松一类的预防性药粉,若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发现了灰斑病发作迹象,可使用多敏灵进行控制。
2.2.2 化学防治
大豆生产过程中,化学防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防治灰斑病病原菌的重要方式。相较于其他的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的效果最为显著,应用也更为广泛,且防治方法比较便捷,尤其针对大豆灰斑病大规模发生时有极佳的效果。顾名思义,化学防治技术是通过化学药物进行大豆灰斑病防治。由于化学药物的特性,其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病原菌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来合理有效地针对性用药。
通常来讲,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以药物喷洒为主,多数用于大豆发病初期,针对叶部进行1次喷药,若在大豆感染面积较广、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在花荚期对叶部进行1次喷洒,使用1 000倍液的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 000倍液的多菌灵胶悬剂,也可用800倍液的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700~800倍液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化学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有效保护大豆不受病毒害的侵犯,避免种植户的生产亏损,维护经济效益。
2.2.3 遮盖剂
目前,对大豆灰斑病防治的最有效且使用最广泛的措施为农药喷洒,随着人们对食物健康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追求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重,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成为趋势。研制出一套切实可行既能保护大豆不受到灰斑病的侵害、又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绿色化的需求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依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针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治研究,研制出一种叶面遮盖剂,在大豆灰斑病的发病初期进行喷施,以无人机喷洒化学药剂为参考,以不喷洒任何药剂的大豆生长数据作对照,研究该遮盖剂实际操作运用的可行性。
通过对品种垦丰14号遮盖剂的检测,证明在大豆表面喷射叶面遮盖剂确实能有效控制灰斑病的发生,尤其在喷射遮盖剂后的第7天和第14天效果显著。在第7天时,叶面遮盖剂的防治效果为63.58%,在第14天时为66.56%,到第21天时,其防治效果已达72.50%。由此可得出,喷射叶面遮盖剂确实能有效防治灰斑病,对大豆的增产有不错的疗效。
叶面是大豆灰斑病发生的重要感染区,叶面遮盖剂的喷射对灰斑病具有十分明显的防治效果。该叶面遮盖剂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自主进行研发,其主要成分为秸秆超微粉、褐煤超微粉、黏土粉和碳粉,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叶面遮盖剂的原理是在大豆叶面表层进行喷洒,使之形成一层特殊薄膜,这层薄膜能有效阻碍病原菌孢子与大豆叶面的接触,进而延迟大豆生长中易感期内病原菌对作物损害的进程,达到防治灰斑病的功效。由于此叶面遮盖剂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粉粒,相较于化学药剂环保绿色很多,在大豆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农药残留的现象。因此,对叶面遮盖剂的推广使用既符合大众需求,又能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是一项具有重大潜力、值得大力推广的方式方法[3]。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灰斑病的出现对其产量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对大豆灰斑病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防治措施,期望能引起农户对灰斑病的防治重视,做好种植管理,为大豆的正常生产增产提供技术保障和理论支持,维护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保障我国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