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高康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乃“国之大者”。十三届政协五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农业界委员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告诫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 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沉着应对,主动作为,牢牢抓住粮食生产主动权,任何时候都不能叫人“卡脖子”,让人“牵着鼻子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是“三农”人,要从自身做起,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就“三农”论“三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切实打破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治国之要;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抓好粮食生产,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务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谁种粮谁享受补贴”的政策导向,并向粮食生产基地,以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确保现有补贴存量,精准用好补贴增量,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感到种粮有奔头,谨防“谷贱伤农”。二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足额保障永久基本农田不减少,确保18 亿亩耕地必须名至实归,做到标本兼治,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三是坚持党政同责抓好粮食生产,认真履职尽责,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正视“粮食紧平衡”的现实国情农情,层层强化责任,级级细化落实;对执行不到位、贯彻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追责问责,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