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龙,杨厚坤,龙 秀
(1.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能源局,贵州 毕节 551700;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以那中学,贵州 毕节 551700)
面对我国文化特质性运行与多样性发展,美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多彩文化的优势与特色,身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穿青人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界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也响应时代的主旋律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公共需要,借此,基于现有文献和长期实地调研情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穿青人族源事宜进行刍议。
从历史和建立新中国之后的户籍本来看,穿青人也称为川青人或川青族、穿青族、青族,现在的户籍本及身份证上称之为“穿青人”,系中华民族组成成分之一,是我国“未定民族”或“未识别民族”之一,目前享有少数民族政策待遇。穿青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绝大多数穿青人世世代代长期居住在黔西北地区:毕节市(以前叫“毕节地区”)的织金县、纳雍县、大方县等地方,织金、纳雍相对最为集中;根据全国人口五普的情况可知,穿青人约67万(从市来看,含毕节市54万、安顺市约8万、六盘水市约2万;从县来看,织金、纳雍两县的人口最多,织金县穿青人口近23万)。[1]
根据深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织金县、大方县、黔西县、七星关区以及安顺市、六盘水市等市县乡村,尤其是进驻穿青人世居之地的纳雍县和织金县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加上本课题组长是本地织金县的穿青人等条件,最后总结的结论是——穿青人系江西省经过社会变迁到贵州而形成的,这是祖祖辈辈口头传承和家谱长期烙印的历史实事。
(1)笔者的长期亲身体验。身为穿青人,本人从小到大(尤其是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父母等长辈或大龄人员都对我强化这种穿青人的族源思想)均受到族群及家族家庭的教育,长期地形成了穿青人来自江西省的族源思想。诚然,我从小识字开始就多次看见祖祖辈辈延继下来的、尘封已久的、破烂不堪且可以识别的《杨氏家谱》(均是用毛笔字写的);而且我们周围的穿青人长期与江西省的家族进行电话、传真、网络平台和相互来往等方面的联络联系,这种联系都是家族或是同门之间的相对平凡和频繁的“走亲串友”等社会交流与社会互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宜,这验证了族群及家族家庭的教育我关于穿青人来自江西省的族源思想,关于穿青人来自江西省等方面族源思想从小根深蒂固烙印在世居地方穿青人族群的社会心理,无论是什么“学界理论”或是“他人”“强制性”的“标签”,都无法撼动或者改变穿青人族源思想。
(2)调研中收集到、留存下来的穿青人的家谱、墓碑、社会心理等族群要素。通过多次走访纳雍县和织金县等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些地方的穿青人,虽然他们给大家的印象都是“被现代化”的人群,绝大多数人没有长期穿自己族群的特色服饰,族群特色语言流失,城镇化之后很多木制或者泥土建的族群特色房屋被现代化的混泥土砖瓦房“淹没”或取代。很多地方,即便是边远落后的乡村极少留存着往日的穿青人美丽风景式的、古色古香的族群特色房屋;往日的跳神场地、“五显坛”及神龛等特色性的实物或异质性文化遗产逐步消失在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有很多地方可谓“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年龄大一点的穿青人或长期居住在“世世代代居住地”的族人多数知道且都认可自己的家族在历史上是来自于江西,尤其是家谱中已经明确了。
在现代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部分“有心”的穿青人家庭还是保存并遗留了一些祖辈历史上传承的家谱,还有落后、偏远的农村(尤其是尚未被开发且仍旧原生态化的“处女地”穿青人村寨)还留存着祖祖辈辈的坟墓,有极个别穿青人家庭所“埋”的墓及墓碑上还存在“模模糊糊”的信息,其中就有“族源来自江西”的信息。
部分穿青人为了本身族群的发展,长期进行“穿青人”方面的研究或商讨,积累了不少文献资料和民间材料,这些历史资料主要有:穿青人的案子、法器、宗教信仰、跳神、诗歌、小说以及山歌等,为穿青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根据现有文献和当下穿青人的交流思想等方面材料可以看出,目前关于穿青人族群的族源思想主要有“家谱说”“土著说”“分支说”以及“混合群体说”等说法或者观点。
(1)入迁说或外来说。穿青人是从明朝时期,因为战争等相关原因,通过朝廷军队派遣、经商路径从江西省搬迁到贵州省的族群[2]。《清镇县志》:“穿青人先民于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到贵州。”[3]
(2)土著说或本地说。穿青人系本地人或土著人的后代,或者说是本地土著人及其演化而来的[4]。《织金县志》:穿青人系历史发展中的“五溪蛮”之后代人[5],贵州省民族识别工作队穿青识别组[6]及陈宏枢[7]等研究者持“穿青人系本地土著人”的观点。
(3)分支说。以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为主要代表的研究人员,通过多次调研认为贵州省的穿青人系汉族的一部分,与邻近的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4)混合群体说,本课题组称之为“融合说”。以杨然为代表的研究人员认为,穿青人在历史发展中通过通婚的方式与邻近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既不同于汉族又不同于少数民族的独特的一个族群[8]。
笔者基于实地调研的客观性情况与普遍性存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更倾向于尊重世居地穿青人本族群的普遍性思想与族群集体意愿,即穿青人族群的族源是江西省——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家谱说”。无论通过何时、何路径、何地方,也是无法改变当下穿青人的集体普遍意愿与现实考证依据。
根据实地调研穿青人世世代代居住地贵州省毕节市的纳雍县和织金县的乡村可以推论,穿青人族群的来源系江西省。一是现有穿青人留存和延继的“家谱”,该家谱虽然在不同姓氏、不同县乡村的穿青人家庭或者群体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破烂不堪的、尘封已久的或是新时期编制的家谱记载下“祖祖辈辈的老人系来源于江西省吉安府等地”的客观事实。二是尽管本课题组与当前穿青人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无法“从逻辑上”进行令人信服的族群溯源,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实物与普遍性思想的这一个客观存在的“结果”进行商榷。通过实地走访可知,世居地穿青人族群一致认同自己是“来自于江西的”,其社会心理凸现的族源观点也是“来自于江西省”思想。三是有的穿青人家庭所“埋”的“时间相对较久的坟墓及其墓碑”,不同程度或者“依稀看见”这些模模糊糊的“老坟”墓碑上的文字——“来自于江西省吉安府”等信息。诚然,以往很多族人长期性与江西族人及其亲属保持着实实在在的联络联系,无论是“走亲串友”式的互动,还是电话、传真及网络平台的联系,都是无法回避的族群交往事实。
无论是学界、政界,或者是穿青人族群,在未来的调查研究等工作中将得到一致性认同的观点或官方性的认定,或穿青人族群普遍性接受的观点或思想,继而为我国民族的进一步大团结与协同性繁荣添砖加瓦。
伴随穿青人祖祖辈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现代化与城镇化“取代”或“淹没”不少文化遗产,所认当下穿青人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还是不多,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均“消失殆尽”。
根据课题组从2018年1月至今的深入调研情况,当前穿青人留存在的各地方、各个家族、各个姓氏的家谱、墓碑、“五显神坛”、穿青人语言等文化遗产均不一样,很多文化遗产缺失了穿青人固有的族群特质,唯有家谱、“无显神坛”和个别穿青人老人语言(例如纳雍县勺窝镇巴雍村的张振国,基于从来没有外出、小学文凭等原因,所以至今还保存或传承着穿青人与生俱来的特质性文化遗产——穿青语。)[9]还依稀看见穿青人特色型文化遗产与族群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及其文化遗产,决定了世世代代长时期居住在纳雍县和织金县的穿青人仍旧固守其族源思想,为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课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史料与现实依据。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至今,无论是古今中外的世界各国、各地区,还是不同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事项在“地球村”的发展性更变;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非中华民族的变化与发展,均离不开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车轮”的“人”,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0],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根本的主要动力;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一“根本的主要动力”,整改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与运行将“难以想象”。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均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意愿与合理化诉求。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民群众,基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肩负了国家权利的管控与自身权益(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与发展的责任,人民群众将在党的领导之下讲政治、顾大局、识大体并全力建设自己的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此,无论在学界或政界,我们在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务必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不但要重视人民群众及其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尊重人民群众合法合理的普遍性选择与意愿。例如,2003年国家公安部、国家民委等中央国家部门顾全大局,综合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团结与稳定发展,尊重当地族群(即穿青人和亻革家人)集体意愿的循序渐进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按照穿青人及亻革家人的集体意愿,申报办理身份证时仍旧填写为穿青人、亻革家人)。
穿青人的社会迁徙历史是由历史因素及穿青人决定的,但是主要是由穿青人本身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根本的性质决定的,其他外部的环境或“强加说法”或不具备穿青人“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根本属性”之思想势必不是本族群社会变迁史的主要决定因素。翻开历史的画卷,从我国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现留存的绝大多数“朝廷史料”均是记载主流社会的统治者及其集团的历史,多为歌功颂德;但是在“朝廷史料”甚至民间很少烙印人民群众的历史。自从1949年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民群众翻身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才改变落后社会的历史,人民群众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实在在地建设自己的祖国,兢兢业业地打造自己美丽的家园。诚然,每一个省市县乡的发展虽然不尽平衡,但是国家当下已经取得了全部贫困县及其贫困家庭实现脱贫的目标,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每一个民族或族群中,其历史及变化仍存差异。绝大多数的穿青人通过长期改造自然并适应社会的途径,谱写了穿青人变化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尤其在社会群体心理方面,基于穿青人特有的文化底蕴与族群特质,既向世人展现了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而且也凸显了穿青人族群特性。穿青人历史发展与现实公需很大程度上由其本身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根本的性质决定的,例如穿青人族源事宜,就是其独特的特质决定的历史与变化。
穿青人的社会迁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翻开历史的画卷,作为多民族共生发展的中国,无论是从哪个历史朝代发展到现在,我国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始至终形成了当下中华民族及其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中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文明古国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昭示中国民族共同繁荣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优势及先进文明。当下世界疫情防控的发展历史与客观现实就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及其中国多民族的高度内聚力与统一性、强盛民族心与自控力、理智响应性与人民性、党的核心地位与国家人民的主体性及安全观是科学的、可行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人民公共需求的,是人民选择的,是党科学决策和民主执政的结晶。面对中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度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以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等诸多因素,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审时度势、科学领导、果断决策,那么中国当下的疫情防控将难以想象;反思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疫情方面,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失误”甚至“不作为”,导致了多少万人死于疫情中,这是用成千上万生命失去之后换来的“世界性”教训,这是世界人民群众的亲眼目睹且不容怀疑的客观事实,是我国及其多民族在党的领导之下科学研判的启示,我们将永远感恩党和国家,永远感恩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中不顾生命危险、不断奋斗的人民群众。
不可否认,建国以来穿青人的民族归属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与不断探索中的一个“遗留问题”,这是客观的实事。基于此,探究并普适穿青人族源思想,有利于统一穿青人思想,增强其族群群体认知,形成统一的族群共识,进一步为该族群的民族身份认同及归属夯实基础,有效助力中华民族集体的民族认知与国家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集体内聚力与战斗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
根据调研资料显示,历史上的穿青人“帮派林立,家族化思想与对立严重,穷富两不往来”现象相对明显,虽然进入了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权利、土地等国家实物都是国家的,同时人民群众共享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成果,但是在现实边缘化的西部岩溶山区,穿青人世居的不少地方“隐隐约约”还潜存着极少穿青人集体的“散化”“离心”现象,基于此,通过穿青人的家族平台或族群同源思想等路径,有利于进一步为解决族群“散化”“离心”问题提供沟通、协调的“机会”或平台,很大程度地进行内部族群的人员交流与思想沟通甚至实现族群认同,推进协调族群的社会行为甚至实现族群协同,必然增强穿青人的家族归属感以及整个族群的归属感,必然深化国家认同的发展。
通过穿青人族源集体性认同的路径,进一步从社会心理领域进行心理的思想固化与心灵趋同,无论是家族,或是族群的心理均很大程度地实现同质化或效仿性的“思想目标”,从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到族群整体实现穿青人族群心理异质性。“沟通好思想之后思想一致”必然指导族群社会行为的协调发展,或者说,通过沟通好之后的一致性群体社会心理外化甚至促进族群协调性的社会行为,在现实的穿青人世居地凸显为“集体意志的同质性张扬”或“大家均用同一种声音进行集体发声”,当然作为当地政府务必要依法依规进行引导,合法合理地利用这种“高内聚力的族群”情况进行科学管理,进一步促进国家的有效管理,有效地推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助力。
众所周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美丽而多彩的文化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与特色独有。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穿青人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不断延继其文化共性的内涵与异质性的特征。深入研究穿青人族源等相关事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穿青人文化遗产的内涵,有助于挖掘并保护穿青人文化遗产,为进一步拓展中华文化内涵及特质性优势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深入发展以及可持续地跻身于世界文化之列。
基于现有文献及实地调研实际情况,再次刍议身为中华文化之一的穿青人文化遗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探究并认可“穿青人族源是江西”的看法,有利于穿青人族群的身份认同与民族归属甚至国家认同,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政府管理,拓展中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