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钰
(贵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在高校思政课视域下,挖掘贵州民族村寨文化价值并将其积极运用于课程之中,实现思政课程的守正创新,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对于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容、途经和方法,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有着重要意义[2]。在课程守正创新过程中,使学生对贵州民族村寨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在贵州这个多民族地区增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的产生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科技水平等,必然会有其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3]。
贵州虽然近十年来取得“黄金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由于底子薄、基础较弱,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对传统文化事业的投入有所不足,再加之互联网时代各种现代媒体对村寨文化的影响不断加强,给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传统村寨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一些重要的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后继无人的问题。如何继承、开发利用好民族村寨文化,充分发挥好民族村寨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民族村寨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对图腾、自然的崇拜,在节日庆典活动中又少不了祭祀、鬼神之类的活动。所以我们在挖掘村寨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要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既不能对传统民族村寨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否认文化的继承性,也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态度,否认文化的前进和发展;坚持客观性原则,理性对待民族村寨文化。在挖掘民族村寨文化价值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凭借主观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贵州民族村寨文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思政课程教学需求,焕发新的活力。
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在新时代的孝,不再是过去传统伦理纲常下的“愚孝”,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和经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孝道也提出新的要求,从过去“养儿防老”的以生理需求为主,到更多以情感和晚年人生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为主的转变。在继承我们传统文化基因,孝敬父母的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上,提炼精髓,将继承父辈志向提升到国家层面,转化为继承先辈振兴中华宏伟志向,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4]。
另外,还可以借助创新表达形式,使贵州民族村寨文化借助于现代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如互联网为载体的新闻、短视频,各类文博基地或文旅基地的体验课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行体验感悟,不断增强对以村寨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
挖掘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思想理论层面,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实践不止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将村寨文化知识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还包括教师的实践和学生的实践。
贵州村寨文化既是一种传统文化,有些“藏在深山无人识”,需要我们走进村寨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挖掘。贵州村寨文化也是跟随时代不断发生变化,前进中的文化,也需要我们走进村寨中去实践、去体会、去感知。通过走进村寨,深入实际去观察,与村民们进行交流和访谈,开展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而且只有深入村寨,也才能真实感受到作为生活在村寨内部的人们与到这里来学习考察的外部人在看待村寨文化时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才更利用于我们去思考,发现问题,真正挖掘有价值的资料。
特别是在城乡二元差距仍旧存在的背景下,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探寻真实的村寨。如在黎平县龙额镇,一个叫龙额青年的公益团队,他们让社会关注大山里的侗家孩子,拍摄侗寨文化纪录片,把侗族民族文化和风俗展现给外界。只有深入实际,你才会明白村寨人对村寨的感情,以及希望青年人能够回到村寨,建设自己的家园,促进本土村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只有在实践中,你才有可能感受到别具特色的村寨,特别是遇上寨子赶集。贵州赶集,以干支历法来计算时间,因此有的地方就干脆就用动物命名,如猴场、狗场、鸡场等,方便赶集的乡亲们记住。赶集不仅仅是商品交易活动,其中还承载着各地文化特色,具有突出的民族地域特点。如黔东南台江施洞,作为民族地区的银饰之乡,集市里还会售卖银饰、蓝靛染料等颇具特色的物品。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走出校园,善于实践,也要善于收集、积累村寨文化的相关资料。毕竟贵州村寨众多,不可能做到对于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能了解,所以也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收集、积累相关的资料。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不仅可以关注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等官方媒体的网站信息,还可以关注他们的公众号推文。贵州一些地区现在也会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方便外界对其的了解,如:“最美偏坡”“神秘从江”“秀美黔东南”,等。另外还可以精选关注一些观点信息正确的致力于村寨文化发展建设,传播村寨文化的个人公众号、视频直播平台的主播、博主等。如公众号“贵州乡土文化”“闲土农场”“山里拍 饱饱盒子”“青蛙在贵州”,等等。
另外,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也是获取村寨信息的有效途径与渠道之一。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每个学期都接触不同专业的学生,而我省高校学生的主体是本省学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省内生源的比例大致在85%左右,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也是来自村寨,他们对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和感知,他们的口述资料可以作为我们对贵州村寨文化资源进行收集的来源之一。
对于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要善于总结和整理,尤其是在个人公众号中获得的信息要去伪存真,将其运用于相应的思政课程中。贵州村寨文化中所蕴藏的思政元素是彼此融合的,村寨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不仅可以将其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中,在其他本科阶段的必修的思政课程中,也可以灵活运用。
知行要合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认知之外,还要让学生将这些认知落实到日常的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也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目前,文博行业蓬勃发展,我省拥有遵义会议纪念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四个国家一级博物馆。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晴隆二十四道拐、镇远和平村旧址也是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我省与挪威共建了四个生态博物馆,分别是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锦屏县隆里生态博物馆以及黎平县堂安生态博物馆。在贵州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村寨中还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民间民俗博物馆,如太阳鼓服饰博物馆、平祥苗寨博物馆、美德侗寨种子博物馆等。另外我省还有贵阳孔学堂、兴义八音堂这样的文化交流和研究基地,各级各类的博物馆和文化交流基地都会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在村寨中的民间博物馆中有着非常多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农耕体验活动等,对于展示、研究、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个高校可以就近原则联系各级博物馆、文旅基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借助贵州民族村寨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认知活动,如关于传统道德、生态文明、传统风俗等,充分挖掘村寨资源,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通过实践教学,利用课堂理论知识指引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当然,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会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如经费、安全、人数等。必须探索多途径的有效实践教学形式。
(1)学校必须重视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不能因为经费、安全等问题而为难,不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具体落到实处,只是停留在学生的实践报告中。学校必须出台相关政策对实践教学给予支持。如配套经费的保障,教师外带学生实践的鼓励政策,实践工作量的认定,学生外出实践的保障措施,等等。
(2)教师自己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勇于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积极联系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报告指导写作及报告反馈工作。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报告撰写的指导工作,使学生真正归纳总结实践中的收获以及发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教师对实践报告的批改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成绩的认定,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沟通机制,及时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实践水平和效果。对于学生实践报告要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其中的共性问题,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以提升实践效果。教师还可以把学生优秀的实践报告作为课程教学资源的补充材料,以学生视角和关注点来整理教学内容,以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建立遴选机制,通过综合遴选,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某些外出实践人数,便于学校真正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实践活动,另外一方面这种遴选机制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程知识学习热情的方式,让他们积极争取获得实践名额。
(4)对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引导,借助调查活动去真正感知贵州民族村寨文化。大学课程种类繁多,很多课程中有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思政课程也可以借力这些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村寨,了解村寨。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互相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
(5)借助于“三下乡”活动开展实践教学。“三下乡”活动就是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是高校利用假期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学生将自己所学之长带到村寨,调研村寨实际的发展与变化。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实践综合能力,同时这种实践活动也服务于乡村发展。在“三下乡”实践活动前,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实践活动的主题,将对村寨文化的探索与挖掘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教学形式本就灵活多样,只要善于思考,多想办法,多总结,总能找出适宜高校实际,贴合思政课教学要求的实践形式。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差异也较大。虽然我们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在实践中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但是一人或一校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资源,深化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共享不仅是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还有校内的共享,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中。各学科教师可以共上一节课,这种共上一节课的形式很多,可以像中小学中多人多学科协同教学,丰富灵活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是备课时彼此的参与,既是充实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又是完善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彼此促进与提升。
另外,教育部正在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工作,探索“智能+”时代背景下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虚拟教研室其实也是资源共享形式的体现。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信息化时代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积极探索,可以探索突破时空限制,形成 “线上+线下”的教研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活力,推动教师专业知识成长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也是在某一研究方向上有着共同意愿教师的跨学科合作,共建优质资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通过虚拟教研室的合作,并借助VR技术,帮助学生构建沉浸式虚拟学习环境,开拓课堂教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场景,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对问题的认知得到升华,增强教学实效性。
高校的管理体制中应对各种形式的共享机制都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保证与支持,积极支持教师们探索教学创新,实现思政课的守正创新,让以贵州民族村寨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课程之中,切实提升课程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