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若 周统权
(1.延世大学中文系,韩国 首尔03722;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不少学者将紧缩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归纳为“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的内容”(如,向若1958:5;朱德熙1999:47;刘月华等2001:893;齐沪扬2005:357)。这表明紧缩句形式简短,语义丰富,其语义解读往往需要经过推理才能达成,不像简单句那样直白。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经常使用的句式,紧缩句的研究成果众多,但针对其形成动因的讨论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
从文献梳理中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类型紧缩句的成因,对紧缩句的形成缺乏宏观层面的阐释。本文拟从语言象似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出发,探讨紧缩句结构的形成理据,以加深读者对该类句式的理论认知。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有理据的、可论证的,而不是绝对任意的,这种联系被称为“象似性(iconicity)”(赵艳芳2001:155)。象似性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比如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和句法层面的象似性。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紧缩句的生成也受到了象似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复杂性象似、独立性象似、次序性象似、距离性象似、重叠性象似。
语言结构与它所表征的概念结构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关系,是象似性的一种表现(张敏1998:154),简称“复杂性象似”。这就是说,认知上的概念结构越复杂,就需要越复杂的语言结构形式来表达;反之,语言结构形式越简单,所表达的概念信息量也就越小。例如:
[1a]她已经认不得人。
[1b]她已认不得人却始终忘不了让你吃瓜。(《央视新闻》2021-09-23)
[1c]如今,她因阿尔茨海默病已认不得人,却始终惦记着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同上)
例[1]是三种不同的句子结构,它们的句法结构复杂程度由a-c依次递增,所表达的语义内容也逐渐丰富。
[1a]是单句,可以看作是无标记项(参见王寅1998)。它描述的是一个单独的事件,以相对简单的形式表达了规约化的、易提取、易预测的信息。
[1b]是紧缩句,从句法形式上看,由两个独立的小句整合而成;从语义上看,表征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事件之间蕴含的转折关系通过关联词语“却”凸显出来。句中的前项“认不得人”通常触发可能的语义“不记得很多事情”,这是一种自然的因果关联:她不认得人,很可能也记不住别的事。但在这里,期待的蕴含没有出现,即蕴含义被取消了,代之以不可预测的事件“(她)始终忘不了让你吃瓜”(关于语义蕴含,参见黄华新2000)。因此,[1b]所表达的信息复杂程度更高,语言形式也更为复杂。
[1c]则是一个多重复句,由三个分句构成。相较于前两句,c句的语符数量最多,句法结构也最复杂,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最大,以复杂的形式表达了非规约化的、难预测的信息。
综合以上对比分析,语言形式上的复杂性往往可以反映出概念上的复杂性(张敏1998:154),这一观点在紧缩句和复句的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单句相比,紧缩句的句法结构更趋复杂,表达的语义内容也更丰富;同复句相比,紧缩句在句法形式上的复杂程度较小,且通常只表达事件或命题的核心成分,而与事件相关的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都不是紧缩句必须表达的内容。因此,紧缩句在句法和语义层面的复杂程度介于单句与复句之间,紧缩句的形成也是遵循复杂性象似原则的结果。
根据Haiman(1983),独立性象似动因是指一个表达式在语言形式上的分离性与它所表征的物体或事件在概念上的独立性相对应。如“小李和小张一起回家了”描述的是单个事件,“小李回家了,小张也回家了”中的两个分句则各自描述一个独立的事件。
在现代汉语中,独立性象似动因作用于不同的句法结构,不同的句法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试比较以下例句(S代表“句子”,C代表“紧缩项”):
[2a]玻璃奶瓶摔了,但没碎。(S1+S2)
[2b]玻璃奶瓶摔了但没碎。(C1+C2)
[2c]玻璃奶瓶摔碎了。
[2a]和[2b]中,动词“摔”和“碎”作为谓核成分各自独立编码为一个小句([2a])或紧缩项([2b])。此时,概念A“碎”不被概念B“摔”所蕴含,分别具有概念上的独立性。[2a]为复句,分句S1和S2的独立性较强,表征两个独立事件。[2b]是紧缩句,紧缩项C1和C2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与[2a]中的S1和S2相比,表现出较弱的独立性,但[2b]中的各结构成分互不内嵌,界限也相对清晰,C1和C2也分别表征独立事件。[2c]是一个含动结结构的单句,谓语部分采用两个动词(“摔”和“碎”)连用的编码方式取消了各自描述的事件的独立性,从而“融合”成为一个单独的事件(参见杨峥琳2006:32)。此时,“碎”作为动作“摔”的结果出现,在形式和概念上的独立性都比前两句更弱。综合以上分析,复句中各分句的独立性较强,紧缩句中各紧缩项的独立性则相对较弱,但仍保有描述独立事件的能力。
典型的紧缩句(仅包含前后两个紧缩项)通常是由两个独立的小句整合形成:整合之前,各小句单独编码一个独立的事件;整合之后,各结构成分的距离拉近,但互不内嵌,仍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仍各自单独编码一个独立的事件,两个事件之间存在较强的语义依赖性。由此看来,紧缩句的组成部分——紧缩前项(即整合前的前一小句)和紧缩后项(即整合前的后一小句)都具备形式和语义上的相对独立性,这也恰好印证了“相对独立的概念由相对独立的形式来表达,而相对附着性的概念则由相对附着的语言结构表达”的独立性象似动因(赵雅青2014:180)。
任何一门语言的表现形式都是按照线性顺序排列的,人们无法同时说出多个音节或同时描述多个事件。因此,语言的结构成分就应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现,这一顺序与人们的基本认知顺序(即基于时间和空间的逻辑顺序)一致。汉语的语序安排与事件发生的顺序之间通常存在着较高的象似性,因此也被称为“临摹式”语言(王寅2011:158)。
紧缩句前后项各描述一个子事件,通常前项所描述的子事件先发生,后项所描述的子事件后发生,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也就决定了紧缩句的句法排列顺序。例如:
[3b]每年近75万人因工作时间长死亡。(《成都商报》2021-09-18)
[3c]见了面才好下判断。(邢福义2016:310)
[3d]地整平了好种庄稼。(《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以上紧缩句蕴含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体现了不同的表达顺序,具体分析如下:
[3a]蕴含着顺承关系。句中前后紧缩项所描述的两个事件“毕业”和“结婚”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将前后紧缩项的位置互换成“他一结婚就毕了业”,虽然符合句法规则,但逻辑语义上却显得怪异,也与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不符。
[3b]是因果关系紧缩句。表示原因的紧缩项“工作时间长”在前,表示结果的紧缩项“死亡”在后,这与认知概念里“先因后果”的自然顺序一致。
同心条件要求行星轮系的行星架H与太阳轮1、3共轴线,即太阳轮1和行星轮2的中心距应该与行星轮2和太阳轮3的中心距相等,整理得:
[3c]是条件关系紧缩句。表示条件的“见面”也同样出现在表示结果的“下判断”前面,符合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即“在表条件的陈述句中,条件小句先于结果小句是所有语言的正常语序”(张敏1998:167)。
[3d]蕴含着目的关系。行为“地整平了”置于目的“种庄稼”之前,表示先实施的行为,这一行为实施之后“种庄稼”这件事才可能发生,因此也可以将前者看作是后者的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紧缩句遵循的顺序原则主要表现为时间顺序、因果顺序、条件—结果顺序。
距离性象似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Haiman 1983)。即是说,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越近,其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例如“Only I want two apples”“I only want two apples”和“I want only two apples”三句中,only位置不同,表达了不同的意义,这是由only与所相邻修饰词的关系所决定的(王寅2011:156)。
紧缩句自身所具有的结构特点——没有语音停顿、部分词语省略,就是距离象似性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通过紧缩句和其他句型的对比来加以说明。
[4a]只要师傅一指点,他就明白。(原苏荣,陆建非2016)
[4b]师傅一指点就明白。
[4a]是复句,[4b]是紧缩句,但两句的基本语义相同,因此可以将[4b]看作是[4a]的一种转换形式。与a句相比,b句前后两项的距离更近,因而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距离也就更近,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b句中省去了逗号,没有了语音停顿。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标点符号的省略即是拉近句法成分之间距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表明b句中前后紧缩项所表征的两个事件(“师傅指点”和“(他)明白”)之间具有更高的认知关联度。
a句中的关联词语“只要”和后一分句主语“他”在b句中被省略,使得前后紧缩项的谓核成分“指点”和“明白”在句法上的距离更近。这表明“指点”这一事件发生后紧接着就产生了“明白”这一结果,从而拉近了两个事件在概念上的距离。
[5a]清晨爬上山顶看日出。(微博)
[5b]清晨爬上山顶就看日出。
[5a]是连动句,叙述两个先后发生的事件(“爬上山顶”和“看日出”),句法成分的编码顺序与事件发生的顺序象似,前后事件是自然的顺承关系,也隐含着一种弱因果/目的关系。[5b]是紧缩句,借插入关联词语“就”来凸显前后事件的关联性,即“爬上山顶”是“看日出”的直接原因/目的,所以两个成分间的距离相对[5a]较远,形成“事件—句式”对应的距离象似。可见,[5a]和[5b]的差异性印证了“形式关系是意义关系的临摹”(张敏1998:222)这一观点。
综合以上分析,同复句相比,紧缩句中各成分之间的距离更近,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也更近;同连动句相比,紧缩句中各成分之间的距离较远,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就较远。很明显,紧缩句表达的内容量与其语符的多少是一种共边关系,紧缩句的建构遵循语言中的距离象似原则。
重叠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在汉语里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都可以重叠。戴浩一(Tai 1993)将重叠象似动因总结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重复)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重复)”。词语的重叠体现了重叠象似动因,同时也表达了额外的语法意义。正如李宇明(1996)所说,词语重叠是表达量的变化的一种语法手段,“调量”是词语重叠最基本的语法意义。
部分紧缩句的形成也受重叠象似动因的促动,例如(下划线部分是紧缩句):
[6a]我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来,爱来不来,反正今儿天气不错,暖风熏熏。(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6b]没有人能过得了这一关,厂长一挥手,你该回哪儿回哪儿,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毕淑敏《女人之约》)
[6c]这几对沙发也好看,小小巧巧,坐进去三面有靠,要多舒服有多舒服。(黄蓓佳《新乱世佳人》)
[6d]他们一看大人怕他们哭,他们就偏要哭,而且,有时候一哭就哭一天。(卢梭《新爱洛伊丝》)
[6e]枕头底下压着他的肖像,她睡也睡得香甜些。(萨克雷《名利场》)
以上发生重叠的都是紧缩句前后紧缩项的核心成分,我们不妨把紧缩句中的这类重叠现象称作“核心成分拷贝”现象。
[6a]中的“爱来不来”是一个多重紧缩句,意为“(她)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我都无所谓”,表达了“听凭选择”的语义和说话人“不满”的感情色彩(李文浩2009)。重叠动词“来”位于“爱”和“不”之后,表达不同的语义:“爱来”表达了说话者对“来”这一行为的心理期望,“不来”则表达了说话者对“来”可能发生的否定(刘承峰2004)。
[6b]中两个紧缩句的关联词语都是“该……(就)……”,通常我们将这一类紧缩句称为“该X(就)X”结构紧缩句。“X”为重叠成分,其中前一“X”表示条件,后一“X”表示在具备前提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动作或结果(禹平,袁耀辉2017)。此时,“X”的重叠不等同于“X”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产生了表示强调的“理应、应当X”的含义,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类似结构的紧缩句还有“爱X就X”“想X就X”“要X就X”“说X就X”等。
[6c]中紧缩句“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前项“要多舒服”指主观意愿,后项“有多舒服”表现实量度,整体的语义表达了一种主观性的极限程度(汪国胜等2015),且带有强烈的褒义(甄珍2015)。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紧缩句中形容词“舒服”的重叠不是单纯指“舒服”的程度加深,而是在“要多X有多X”这一构式的作用下表达了说话者认为“沙发的舒服程度达到了极限”这样一个主观评价。
[6d]中紧缩句“有时候一哭就哭一天”中,重叠动词是“哭”。“哭”在时间上虽然有起点,但没有一个内在的自然的终止点(或者说终止点是任意的),因而表示一个“无界”的动作(沈家煊1995)。相对来说,动词短语“哭一天”在时间轴上既有起点,也有终点,因此可以看作是“有界”的。“哭”和“哭一天”通过关联结构“一……就……”联结,这里的重叠是为“无界”的动作加上一个“有界”的范围,起到一种度量的作用。
[6e]中紧缩句“她睡也睡得香甜些”的前项“睡”只起话题提示作用,不具有表述功能,后项“睡得香甜些”对前项进行陈述,二者构成“话题-述题”关系(王霞2008)。在这类紧缩句中,前项通常表示某种虚拟的情况,后项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因此句中的焦点往往都集中于后项。该句动词“睡”的重叠是为了强调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也使句子蕴含的假设/让步关系得以凸显。类似的紧缩句还有“(即使)追也追不上”“(就是)学也学不完”等。
总之,紧缩句中的重叠表达了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如果把重叠视为一种构式的话,紧缩句中的这些重叠类型就是“调量构式义”的不同示例。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往往期望通过付出最少的努力来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一特性同样也体现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由此形成。语言经济性原则,又称省力原则,最初由美国语言学家齐夫(Zipf)提出。国内学者也很早就关注到经济性原则,并进行了探索。郭秀梅(1985:16)认为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如果一个词足够的话,决不用第二个”。吕叔湘(2008:71)把语言实践中的经济原则界定为“能用三个字表示的意思不用五个字,一句话能了事的时候不说两句”。向明友(2002)在语用层面上将传统的经济性语言概括为“经过优化配置、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言语”。
经济性原则适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在语音方面,经济性表现为连音、同化、省音等;在词汇方面,词语的缩略形式十分普遍,如“延毕(延迟毕业)”“电商(电子商务)”等;在句法层面,经济性表现为句法结构的简化,如成分省略、回指等。
汉语紧缩句缘何产生?我们以为经济性原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促动因素。经济性原则要求,“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徐正考,史维国2008)。归纳起来,紧缩句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性在紧缩句中表现为语音停顿的消失。例如:
[7a]请了假,才能离开学校。(朱德熙1982:216)
[7b]请了假才能离开学校。
[7a]为复句,[7b]为紧缩句,二者的差别在于b句取消了语音停顿。取消语音停顿能够使说话者更加快速地传递信息,通过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来提高交际效率(赵雅青2014:197)。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句子的语符数量过大,或句法形式较为复杂时,取消语音停顿可能会使言语交际产生障碍,这是由人们能够处理的信息量的有限性所致。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另外的途径来保证交际效率,比如省略部分句法成分,减少句子的语符数量等。
句法成分的省略也是经济性在紧缩句中的表现。例如:
[8a]你不说我也知道。
[8b]不说也知道。
例[8]两个紧缩句的语义基本一致,但b句省略了前后主语,在句法上更经济。相对于完整形式的表达,句法成分的省略即是减少了部分语符数量,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更经济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最后,经济性在紧缩句中还表现为关联词语的减省。例如:
[9a]如果他不去的话,那么我去。
[9b]他不去的话我去。
[9c]他不去我去。
上例中[9a]是复句,[9b]和[9c]是紧缩句,它们表达相同的语义。与复句相比,紧缩句中的关联词语通常有所减省,显得更为简单、经济,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综上,紧缩句在形式上整体呈现出语符数量的减少,但实际上所表达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这是由于紧缩句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部分紧缩结构已经习语化,如“面和心不和”“人多力量大”等,就对语境的依赖性减弱了),句中的省略成分通常都可以在语境中找回,从而使紧缩句的语符可以“能省则省”。
总体上,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驱动下,紧缩句虽然句法结构上有所简化,但并不影响其语义内涵的有效传达,因而交际效率更高。
上文分析表明,象似性原则与经济性原则作为语言表达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动因,分别促成了汉语紧缩句的生成。但如张敏(1998:188)所言,任何一个符号系统,都是在象似原则支配的同时也受到了经济原则的制约。高频使用的紧缩句也不例外:象似性和经济性通过竞争和互动在事件编码中形成动态平衡,最终生成最契合语境的各类紧缩句。这种竞争和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象似性与经济性的主从效应指在一些紧缩句中,经济性凸显而象似性较弱的现象。从特征上看,紧缩句以相对简单的形式表达相对复杂的内容。经济性原则与复杂性象似原则在紧缩句中分别有所体现:经济性主要表现为语符数量的相对减少,但其所承载的核心信息量却没有减少;单从这一点来看,它与复杂性象似原则——信息量或信息的复杂程度同语符数量成正比——似乎是相背的,但我们认为,这恰恰是两种原则协同作用的结果。试比较例句:
[10a]如果你没有时间,那么你就别过来看我了。(朱红2019:102)
[10b]没有时间别过来看我了。(同上)
[10a]是假设关系复句,将其部分成分省略后可以转换为紧缩句[10b]。从形式上看,两句的句法结构都同样复杂,但b句的语符数量更少。从语义(概念)上看,两句表达了相同的基本语义;然而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b句可以表达更丰富的语义信息——除了假设关系,还可以蕴含因果关系(可理解为“既然你没有时间,那就别过来看我了”)。从语用上看,a句的语气更为缓和,而b句表达了说话人更为急切的心理,甚至带有不满的感情色彩。即,b句形式上比a句更简单、经济,但功能上比a句更多样,呈现出经济性增强、象似性减弱的趋势。
当复杂性象似原则与经济性原则协同作用于紧缩句时,有时经济性原则稍占上风——当紧缩句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和复句相同或相似时,紧缩句采用了更加经济的形式。此时的紧缩句由于省略了关联语符,因而蕴含比关联语符明晰的复句更加丰富的语义信息,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象似性与经济性的契合效应指在一些紧缩句中,象似性和经济性相辅相成、共同规范紧缩句的生成。经济原则要求形式结构尽可能简化,而“重叠(重复)”从表面上看就不经济。这里,我们需要证明的是,以“重叠”为代表的紧缩结构既没有违反经济原则,也没有违反象似原则,二者形成一种完美的契合效应。下面以例[6]中的紧缩句为例,同减去重叠成分后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6a']爱来不来。→*爱来不。/*爱不来。
[6b']你该回哪儿回哪儿,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你该回哪儿,你该就干什么去。
[6c']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要多舒服有多。/*要多有多舒服。
[6d']有时候一哭就哭一天。→有时候一哭就一天。/*有时候一就哭一天。
[6e']她睡也睡得香甜些。→她也睡得香甜些。/*她睡也得香甜些。
以上大部分紧缩句都不能减去重叠成分,仅有两句在减去重叠动词后仍可成立,但语义发生了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6d']中“有时候一哭就哭一天”减去后一动词变成“有时候一哭就一天”。从形式上看,后者是前者的变异表达,但仍属于紧缩句的范畴。从语义上看,动词“哭”的重叠强调了“哭”这一行为达到了很大的量,单个动词则无法表达这一层含义;此外,相较于单个动词“哭”,“哭”的重叠使前后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得以凸显。从整体上看,“有时候一哭就哭一天”的可接受度和口语化程度更高,使用频率也更高。
[6e']中“她睡也睡得香甜些”减去前一动词变成“她也睡得香甜些”。从形式上看,转换后紧缩前项缺失,紧缩句转变为单句;从语义上看,转换为单句后,所蕴含的让步关系消失了,原来的强调义也随之消失。
当紧缩句中的重叠成分被减去后,句子大多不成立,少数可以成立的句子在形式和语义方面发生改变,句子的接受程度也可能降低。可见,紧缩句中的重叠具有独特的语法意义,在保持语义不变的情况下,“重叠”充分体现了象似性和经济性的有效平衡。
从上文可知,经济性在紧缩句中主要表现在语音停顿的取消、句法成分以及关联词语的省略,而这些也是距离性象似在紧缩句中的表现。换言之,距离性象似与经济性在紧缩句中的表现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紧缩句的不同紧缩形式来说明两类原则在其中的共变关系,例如:
[11a]如果谁不听话,我就批评谁!(陈奕汀2014:15)
[11b]如果谁不听话我就批评谁!(省略语音停顿)
[11c]如果谁不听话就批评谁!(省略后项主语“我”)
[11d]谁不听话就批评谁!(省略前标“如果”)
[11e]谁不听话批评谁!(省略后标“就”)
[11a]是复句,后四句都是紧缩句。各紧缩句都表达了相同的基本语义,但紧缩程度不一:b-e省略的成分逐渐增多,句子的紧缩程度也渐次增高,e句是这一系列句子中的最简形式。
根据距离性象似原则,b-e中前后紧缩项的概念距离最近的是e句,最远的是b句。根据经济性原则,b-e中经济性最强的是e句,最弱的是b句。这里,紧缩句的象似性与经济性形成完美的耦合,体现了“形式—功能”对应原则。
概言之,在经济性与象似性之间,紧缩句所体现的经济性越强,各句法成分间的距离越近,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经济性越弱,各句法成分间的距离越远,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反之亦如此。即,紧缩句的距离性象似与经济性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本文以紧缩句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类型的语例表明,紧缩句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象似性原则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共同影响,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思想概括如下:
首先,紧缩句的形成主要遵循了五条象似性原则,即复杂性象似、独立性象似、次序性象似、距离性象似和重叠性象似,每条象似性原则在紧缩句中都具有丰富的表达。
其次,紧缩句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语音停顿的消失、句法成分的省略以及关联词语的减省,体现了“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驱动下,紧缩句虽然存在句法结构上的简化,但基本不影响其所承载的语义丰富度”这一结论。
最后,象似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在紧缩句生成过程中产生交互作用,表现出三个效应:主从效应、契合效应和共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