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云 宋慧玲
教育科研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实现第一推动力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科研的最后一公里。[1]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建立健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发布制度和转化机制。”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每年都会产生大量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特别是近几年,产生了大量省级、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
以H省为例,近10年,共评选出中小学优秀课题成果500多项,省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100项,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18项。但是,大量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第一推动力”作用,教育科研的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缺乏成果推广应用机制,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线学校和教师,特别是农村一线学校和教师对优秀科研成果有着强烈的渴望和需求,非常希望能引进并应用一些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笔者通过对H省的1625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调查,并结合在全省开展的第一轮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期待加强推广成果的内容转化,找到一条可行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路径。
成果推广应用指将已经取得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到一线学校并真正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直接生产力的过程。通过将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到更多学校、更广的范围进行应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教育科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服务于师生成长,服务于学校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极大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教育科研课题顺利结题,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是课题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才取得的,是课题团队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由于缺乏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大多数课题结题即结束,研究成果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团队的科研积极性和成就感。对254名课题组成员的调查显示,97.24%的课题组成员非常希望能够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大多数课题组成员认为,通过对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一方面可以扩大成果的影响力,发挥成果改进教育教学的真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对课题成果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提升成果的质量,丰富成果的内涵。[2]对课题团队来说,成果推广应用是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是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和再次完善,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许多学校的发展战略,但一般学校做课题研究、开展教育科研难度较大,特别是对基层学校来说,想要落实科研兴校战略困难重重。一方面,基层学校缺乏科研氛围,整体科研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基层学校申报课题难以立项,没有开展教育科研的机会。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校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短板,基层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需求尤为迫切,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能有效弥补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短板。对187名基层中小学校长和副校长的调查显示,97.32%的基层学校校长迫切需要引进和应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发展。如果学校应用已有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既大大降低了教育科研的门槛,又能有效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战略和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科研是一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做课题、写论文是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但却对应用已有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积极性非常高。对1186名一线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93.92%的一线教师非常期盼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从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降低了一线教师的科研门槛,激发了一线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科研路径。一线教师在应用别人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尽管各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和高度的支持,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通过对H省教师的调查和第一轮推广应用实践发现,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在机制、动力、过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通过分析H省的课题管理办法发现,虽然在办法中明确规定要加强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但具体如何推广和转化却没有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机制,导致课题结题后的成果推广难以真正落实。调查显示,有84.66%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仅有部分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通过工作室的活动来推广自己的课题成果。对课题管理部门而言,以往在推广优秀课题成果时,一般都是采取召开成果推广宣传会的形式,会后却难以将成果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近几年,H省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成果推广,每次课题结题后,要求获得优秀等级的课题主持人录制一个课题成果推广分享视频上传网络,然后通过课题管理部门进行集中宣传推广,但仅起到宣传的作用,仍然难以将成果应用到教学中。长期的实践表明,传统的会议式、宣传式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能让教育科研成果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推广机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关键和前提。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面临的第二个困境就是推广动力和应用动力难以激发。对课题团队而言,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已获得结题证书就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继续推广成果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推广机制上不能提供持续、有力的激励措施,则很难持续激发课题团队的推广欲望。对一线教师而言,除了改进课堂的内在需要,还需要强有力的外部激励,让教师在应用成果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特别是对教师个人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的激励措施,是激发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成果推广应用的必要条件。[3]调查显示,92.15%的一线教师希望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活动获得相应证书或奖项。因此,建立长效的、可持续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到推广和应用双方的核心利益与关键需求,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成果推广和应用的激励机制,解决动力激发问题。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实际操作中,推广应用的过程很容易走过场、形式化,导致成果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在H省的第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实践中发现,一些成果推广专家组并没有按照要求深入一线学校和课堂进行现场指导,没有开展示范课和听评课活动,而是以更简单、易操作的理论培训、线上交流等活动形式为主,成果推广应用没有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整个推广应用过程都是走形式、走过场,只是表面上完成了成果推广应用的活动任务。科研管理部门也无法对每一个成果推广应用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难以保障成果能真正有效地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调查,一线教师认为在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最有效的三种推广活动形式有示范课(85.85%)、成果专题讲座(68.74%)和提供优秀教学设计(64.49%)。基于此,在设计成果推广应用的活动任务时,可以重点考虑这三种活动形式,并强化对过程活动的监控与评价,强调推广应用实效。
推广和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都必须围绕这一目的来开展,特别是在最终的推广应用效果评价上,要体现出对教育教学的改进效果,这既是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愿意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成果推广应用面临的难点。调查发现,93.91%的教师非常希望通过推广应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95.26%的教师希望通过推广应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93.72%的教师希望通过推广应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成果推广和应用双方需要对成果推广应用的效果有一个科学的预判,并形成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效果评价体系,让成果推广应用的目标明确、效果可测。
在厘清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H省开展了第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实践,并力求在推广机制、成果转化、推广形式、过程监控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模式,打通教育科研最后一公里,让教育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
先基于教育发展的现状,把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对象定位在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的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需求更加迫切,对教育教学改进的效果更加明显。针对薄弱学校科研力量薄弱的现状,首先在成果推广机制上进行突破,解决成果推广应用的动力问题。课题研究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创新,并开展原创性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这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在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实施起来难度大。有专家早就提出,成果推广活动也是一种科研活动,应该把成果推广应用列为教育科研的一种类型。[4]因此,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专门面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设立“成果应用类课题”,用于推广应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成果应用类课题”是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一种,与省教育科学规划常规课题一样,属于省级课题。但“成果应用类课题”的主要任务是推广应用已有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无需课题组做原创性研究,无需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只需要按要求完成成果推广应用任务,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应用效果,经成果推广专家组验收合格即可结题并颁发省级课题结题证书,成果推广专家组也可获得相应的成果推广证书,并优先推荐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这种以“省级课题”推广优秀科研成果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科研积极性,在H省第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实践中,“成果应用类课题”申报非常火爆,且申请对象大多数是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的学校。
建立了“成果应用类课题”的成果推广应用机制,解决了成果推广应用动力问题,接下来重点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推广成果本身的质量。这些推广的成果都是已结题的省级优秀课题研究成果,然而,这些课题研究成果往往以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理论成果形式呈现,无法直接推广和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调查显示,92.49%的老师认为,课题研究成果内容的转化对成果推广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转化,使之以可操作、可应用、可学习、可推广的成果形式呈现出来。经过转化后的成果应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和先进性。实用性指成果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可行性指成果具有明确的操作程序、操作过程和操作模式,别人可直接学习和应用;先进性指成果在理论或实践上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反映了教育教学某一个领域的新方法、新思路或新理念。[5]为了确保推广成果的质量,对成果的内容转化提出了“五个一”的具体要求,即推广成果需要转化为“一篇成果报告,一堂专题讲座,一节优质示范课,一套优秀教学设计,一个教学资源包(含相关作业设计、导学单、课件等)”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且这些内容必须与成果主题密切相关,能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必须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才能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这就要求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必须扎实、认真开展。每项成果可以同时推广到多所学校进行应用,应用学校分别成立“成果应用课题组”,由“成果推广专家组”进行全程指导,为期两年(四个学期)。为此,设计了“请进来、走出去、聚一起”三类推广应用活动,要求成果推广专家组和成果应用课题组按照要求规范开展三类成果推广应用活动。“请进来”指成果应用课题组把成果推广专家组请到学校来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和上示范课,要求每学期至少请进来1次;“走出去”指成果应用课题组走到成果推广专家组所在学校或该成果的其他推广应用学校进行考察、听课和交流,要求每学期至少出去1次;“聚一起”指成果推广专家组把所有的成果应用课题组召集在一起,交流成果推广应用的经验和问题,分享成果应用的收获与心得,讨论成果推广应用的安排与计划,共同交流,相互学习,每学期至少要聚1次。以上三类活动至少共举行12次,三类活动要交叉进行,每次活动都要提前制订详细方案,重点聚焦课堂教学,聚焦成果推广应用的问题,突出活动的实效,确保活动真实有效开展。
为了保证成果推广实施过程的真实性和实效性,需要对成果推广应用的活动过程进行多方面的监督,包括成果应用课题组之间的相互监督,课题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和成果推广专家组的全程监督。这就要求对每次成果推广应用活动进行全过程记录,并用图文美篇的形式展示出来,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为了规范美篇记录的内容,对美篇的内容结构进行了明确规定,必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用图文的形式依次展示,方便监督和评价。美篇记录的内容包括:1.详细活动方案;2.参与活动的专家组合影照片(下方注明姓名);3.参与活动的课题组合影照片(下方注明姓名);4.活动全过程图文记录(照片不少于10张,文字不少于500字);5.专家组对活动评价(展示评价量表打分及评语)。同时,要求成果应用课题组将每一次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的图文美篇分享在推广项目微信群,并发布在省里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专题网站,供其他成果推广应用课题组评价打分时查阅,也方便课题管理部门进行全过程监督时查阅。图文美篇将作为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过程性材料,既是成果推广应用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成果应用类课题”结题鉴定的必备材料。通过规范图文美篇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公开分享与展示,能较好地对成果推广应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的真实开展。
对成果推广应用的评价是成果推广应用的基本导向,也是成果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必须遵循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多主体交叉互评的方式,才能保障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真实、效果明确。[6]首先,加强对12次推广应用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每一次活动按百分制由成果推广专家组(占60%)和应用该成果的其他课题组(40%)共同评分,计算12次活动总分作为应用类课题结题定级的依据。其次,确定成果推广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框架,成果推广专家组和成果应用课题组在此评价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成果的具体内容对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评价标准与方法。对成果推广应用效果的评价主要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三个层面进行,由成果推广专家组(60%)和应用该成果的其他课题组(40%)共同评分并计算总分。最后,将12次活动的过程总评分和效果总评分相加,作为成果应用课题组的最终评分,并根据此评分对该“成果应用类课题”进行结题鉴定和评定等级。这一评价方式兼顾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和最终效果,并将成果推广应用课题组纳入评价主体,各课题组之间相互评价,交叉打分,形成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的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推广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发挥好评价在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普遍存在重研究轻推广,重成果轻应用的现象,使得教育科研的“生产力”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在“双减”政策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突破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现实困境,建立切实有效的成果推广机制,以优秀教育科研的推广应用促进一线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机制的建立到成果的转化,从过程的监控到效果的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关系到成果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在省级层面,以“省级课题”的形式来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也必然面临许多新的困境与问题,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为教育科研成果能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