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2022-11-25 06:05谢延洵
关键词:民生文明生态

谢延洵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31)

生态民生观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增进和保障最普惠生态福祉的新理念、新论断和新举措。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聚焦于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在深入反思国内外生态治理实际、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民生智慧、系统凝练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实践成果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民生发展的新领域,为化解生态文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表征着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全新思考。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基于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历时性和生态环境问题压力叠加共时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民生智慧内在转化、自觉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时代产物。

(一)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反思是直接出发点

在工业文明的有力推动下,“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史无前例的新高度。 然而,工业文明在促进物质财富单向度发展的同时也以灾难性的方式呈现。 一方面,人们在享用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而获得物质解放的同时,因过度追求物质财富使人再度沉沦,人们因其精神性缺失而失去精神安放的空间;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单向度发展使物的有用性遮蔽了自然的神秘性、独立性,环境资源承载力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被漠视,致使全球性能源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流行性疾病频发,使人类面临着失去良好生产生活空间的危机,构成制约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突出“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中国也经历了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特定历史阶段。 在这个历史阶段,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继续沿用工业文明形态下粗放型、外延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片面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征服改造,导致中国也面临着高度浓缩的风险与挑战。特别是在生态文明领域,大气污染、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等环境事件频发,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质量底线逼近上限,直接威胁到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实践反思是理论深化发展的直接出发点,面对粗放型、外延式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及其破解难题,习近平进行了持续的反思与审视,在充分肯定发展生产对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改善和发展民生的重要意义。由此,习近平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而逐步生成其生态民生观的思想内核。

(二)人民群众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内在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具有吃穿住用行等感性需要的存在物,而且只有当人的感性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进行历史创造活动。 因而“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与人的本质属性直接同一,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全面性的特征。 生态需要作为人综合性需要中的重要一维,与其经济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交往需要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生态需要以人的感性需要实现为前提条件,而感性需要的满足则对良好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换言之,人的生态需要是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统一,也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所在。

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感性需要,他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3],需要的结构不断转换升级。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建成小康社会,改善与发展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征程中,“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4]9。 面对这个突出短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全方位推进大气污染、黑臭水体与土壤荒漠化治理,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还表明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推动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所急、所盼的时代产物,彰显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三)人类生态文明理论成果的发展创新是理论根基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认为,无论是人类的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离不开空气、土壤、江河湖海等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161,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资本逻辑的驱使,最珍贵的空气也被“文明的污浊毒气所污染”[5]225,“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5]542,这种破坏力量使得明亮的居室、洁净的空气不再是工人的需要,肮脏、堕落、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为工人的生活要素。 对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6],才能实现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统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习近平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的基础上,形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生相融的生态民生观。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民生智慧的内容传承。 “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4]6,儒、释、道三家有关人与自然的论述则是中国传统生态民生智慧的主体内容。 无论是儒家在探索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主张“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三者相成,合以成体,不可一也”[7]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8]38对自然规律之“道”的遵循,或是佛教“泛爱万物,天地一体”[8]389乐善好施的品性修养,无不体现天地人的有机整体性、同根性,彰显了人对自然尊重、顺应和保护的情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生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实践成果的系统凝练。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民生观始终或隐或显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向全国人民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他认为“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9]。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注意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都要注意维护生态平衡”[10]。 江泽民则认为,“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1],为此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秀美河山。 此后,胡锦涛倡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掀开了发展观变革的帷幕。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凝练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实践的经验智慧,并推进这些思想智慧的时代化、体系化,并在广泛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既关涉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也体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因此,深入探讨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养成条件、政策保障、评价标准,有助于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辩证认识,维护“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一)现实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主客两分关系,而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这一关系的最理想状态。 习近平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12]126自然为人类存在和发展提供阳光、空气、土地、河流、森林、矿藏等各种资源。 从历时态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先在性和基础性,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物质生活资料。 从共时态看,“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5]161。 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不论人如何超脱和高明,都不可能游离于大自然而独立存活,必须保持其肉体和精神与自然进行持续的物质交换活动。 正如习近平所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2]126。 这意味着人类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成员,与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人只有在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中,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美好期盼才能顺利转化为现实。

“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理想追求。 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实现自身价值,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无不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因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5]209。 自然规律构成人的主观能动发挥的上限或界限,要求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时既要有尊重自然的意识、顺应自然规律的自觉、保护自然的行动,又要符合人的目的,方能发挥自然资源所蕴含的生态价值。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或是不开发都是不可取的,对于如何处理好这一生态民生基本问题,各方都在作深入探索。 西方“深绿”思潮将人类史与自然史相对立,拒绝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经济的增长,试图把环境保护带向人类尚未涉足的“荒野”;“浅绿”思潮主张以技术进步和市场化为手段,维系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不同,习近平认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也是为了民生。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6,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绝不是对立的关系,只要人的思路正确,自然本身既是自然财富,又可以转化为社会财富、经济财富,顺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二)习惯养成:生态文化重塑

生态文化主张不断将环保意识内化于公民的心田,引导人们的行为,切实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其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清晰呈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性,要求我们在追求自身发展中深入把握生态民生发展方向,即生态民生发展为了何人,支持生态民生发展的规矩何从,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信念何在。 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态文化教育对健康人格与美丽心灵的塑造。 正如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4]94。 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形成“生态民生”主流价值观,帮助公民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升华着实践。 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13],是否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自觉行动追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已将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推动生态文化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从幼儿园抓起,培养全社会良好习惯”[4]111,已逐步形成生态文化教育的合力体系。从社会层面看,将生态文化有机融入社会建设中,运用生态文化教育引导广大人民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从个人层面看,生态文化力图激发公民的主体性意识,自觉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化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行动。

(三)政策支撑:生态政治化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既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正义,还影响到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 生态环境问题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势必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形成政治危机。 习近平指出,中国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 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4]4。 为此,习近平警示中国共产党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6,要求以对人民群众、子孙后代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将生态环境治理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突出位置,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也是最大的政治。基于生态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与重大政治问题的科学判断,习近平从政治建设层面对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给予全面、持续的回应。 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维护公民的生态文明知情权、监督权、建言权、求偿权等基本生态权益,为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生态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作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的重大判断,要求我们要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优先领域。同时,对于肆意滥用自然资源、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民生态权益受损的行为,要坚持用长“牙齿”的制度予以制裁,绝不姑息,从而推动生态与政治的良性互动、紧密结合。

(四)评价标准:生态公平正义

生态公平正义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展现,表征为代内国内外生态公平正义,代际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生态公平正义问题。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具有浓郁的生态正义关切,这种关切表现在对代内、代际生态公平正义的有力维护。 代内国内生态正义方面,习近平主张不断完善生态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保障人民群众公平公正地享有、分配和使用生态资源的权益;运用计划、市场等手段来平衡区域之间、群体之间、产业之间的生态利益关系,保障生态权益受损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代内国际生态正义方面,习近平倡导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摈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以协商对话化解分歧误解,依据不同民族国家在生态危机方面应担负的历史责任和经济发展程度,共同而有差别地肩负起保护地球人类家园的责任。

代际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生态正义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既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满足当代人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又要保护好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 寻根溯源,生态危机源于人类受“资本逻辑”驱使,奢侈消费理念的支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给自然资源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生态创伤,既影响到当代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动摇了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因此,习近平强调要注重生态权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统一,着眼于长远而合理使用生态环境资源,维持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习近平主张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抛弃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投入的发展方式,追求在发展中保护与在保护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具有诸多开创性的实践举措。 它既注重观念变革,追求科学治理,也注重制度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以开放合作的胸怀,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共谋全球生态危机治理之道。

(一)观念变革,推动全社会绿色化转型

首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促进物质民生与生态民生的融合发展。 为有效化解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从自然禀赋方面看,“绿水青山”是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的集合,是自然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绿水青山”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和基础。 从“绿水青山”的社会属性看,“绿水青山”本身蕴含着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健康价值,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这要求我们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顺利转变,需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从而促进物质民生与生态民生的融合发展。

其次,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新理念,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 习近平指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12]367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互动,需要在生产生活领域进行一场绿色革命。 在生产领域,要抓住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主动摒弃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由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不断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新格局。在生活领域,鉴于人们生活方式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该认识到变革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宏观层面,政府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着力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意识,绿化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微观层面,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发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公民在衣、食、住、行、游方面做到文明低碳、简约适度,自觉抵制铺张浪费、攀比炫耀式的消费方式,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行为习惯。

(二)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制度设计,彰显“柔性情怀”。 人类文明发展演进往往与制度变革相伴共生。 譬如,农业文明与封建主义、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则为生态民生发展提供根本制度保障,生态民生为社会主义发展设定方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追求的是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维护的只是少部分人的利益,具有虚假性、虚伪性。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最期盼、最关切的问题着手,将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最激烈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体现了维护社会主义生态公平正义的广泛性、真实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柔性情怀。

其次,坚持用刚性制度为生态文明发展保驾护航,彰显“民生真担当”。 习近平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4]107因此,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制度化、法治化的“快车道”。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与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项重点工作。 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了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产权清晰、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注重制度的集成高效、协同增效,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四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盘考虑,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操作性,使制度成为不可触碰、不可逾越的红线,有力维护和巩固了生态民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三)科学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首先,注重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的统筹协调。 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宏大视野出发,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从而阐明生态系统各要素是自然循环的有机共同体。 形象地说,“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4]55,“生命共同体”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赖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 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一定要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4]8;一定要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各生态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深入把握各生态要素之间物质变换、信息传递的规律,促进各生态要素和谐共生,维护生态平衡;一定要在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有序性及其优化趋向基础上,密切关注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充分调动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积极性,促进“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其次,强调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规划。 习近平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4]51,强调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 因此,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应“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4]56,有针对性地将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各子系统纳入环境治理整体框架的相应子目标系统,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全员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具体表现在:目标体系方面,应将综合效益目标、生态治理目标、政绩考核目标有机结合,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体制机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力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化发展,实现“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方面,强调生态: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该笃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持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中,将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达到生态环境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效果。

(四)开放合作,携手共建人类绿色家园

首先,中国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推动全球环境共治,履行负责任大国的承诺,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生态危机,习近平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根据中国国情承担相应国际责任,提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14]。 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4],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向与会国表明,中国已“设立200 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15],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18年,在出访太平洋岛国期间,习近平承诺“中国重视和理解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特殊关切,将向各岛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16],为岛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贡献中国力量。

其次,中国既是生态文明全球共治的价值引领者,更是国际生态文明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为内核,既体现“美丽中国”具体目标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全球民众对“清洁美丽世界”的价值追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生动诠释。 习近平从构建生命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从解决人与自然矛盾转向解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全球共治”观,正是在“民族史向世界史转变”、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之下提出来。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一方面不断寻求各国利益交汇点、关切点,突破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拒绝意识形态冲突,在生态合作共治中实现各国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绝大多数国家围绕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经过反复磋商逐步达成“建设美丽清洁世界”的共识。 中国秉承“共担但有区别”原则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兑现节能减排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有力维护了国际公正合理生态文明秩序的发展演进。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以不断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民生关怀,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方略,以开展全民绿色行动为举措,以建设美丽中国、清洁美丽世界为目标,以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有利于完善和丰富生态文明体系,指导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有序展开,从而“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21 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17]。

猜你喜欢
民生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漫说文明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