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为例

2022-11-25 03:25叶方兴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姚家校企基地

叶方兴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下,创新实践育人机制,把握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将之融入育人工作的全过程,是新时期高校塑造复合型人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通过实践教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实践育人工作,但也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实践形式缺乏创新、实践内容与专业结合度较低、实践周期短、缺乏规划性、实践成果较少、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实践育人效果不佳,难以实现“课程思政”向“实践思政”转化。这些问题的症结主要集中在以学校为主导的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1]。如何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推动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外实践活动相融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多年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笔者基于该实践活动,探索“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提出有效路径,为今后高校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经验启示。

一、“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的内涵诠释

“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是指高校、企业、农村,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按照“目标统一、制度合作、责任共担、平等协商”原则,形成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围绕实践教育,共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三方之间的联动,以项目化运行优化实践形式,提升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之间结合度,以品牌化培育、课程化建设为手段,强化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高校、企业、农村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合作,整合乡村振兴与实践育人所需人、财、物等综合资源,发挥政策、体制、机制等优势,破除理论学习的局限性,实现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行相统一,提升高校“三下乡”实践育人效果,提高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企业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上的作用。

二、“校企村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是新形势下增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优势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举措,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高校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凝聚“开门办思政课”的理念,不断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方法,完善实践育人平台,才能转变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让思政教育回归生活与社会现实。

(二)是缩短学生社会化进程,实现自我价值的客观要求

实践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缩短社会化进程,掌握基本社会技能、树立基本社会认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主动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基层实践中,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积累技能经验、强化劳动意识、树立基本社会认识。在高校、企业、农村三方实践教育资源影响下,学生有针对性甄选符合自身价值发展的信息进行加工、内化,并在价值介体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实践主体从低、中层次的价值需要向高层次的价值需要迈进[3],促进自我行为外化、彰显自我价值、提升社会化能力。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脱贫攻坚总目标完成后,为了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引领各界力量投身乡村建设中。高校在教育教学、技术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科研成果、专业技术等高校元素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可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企业在资金、市场规划、产业调整、综合管理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对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在生态资源与文化背景方面独具优势,为高校、企业提供广阔的平台。高校、企业、农村三方主体协同结对,形成“校企村”发展共同体,能整合乡村振兴所需人、财、物的综合资源,更好地发挥政策、体制、机制等优势,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

三、“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在近两年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实践团队),走进“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与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在全市开展“校企联村”行动进行结对,以“目标统一、资源共享、制度共建、责任共担、平等协商”为原则,以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着力点,以项目化运行为纽带,以品牌化培育、课程化建设为内容,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一)“校企村”三级联动,共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团队与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在全市开展“校企联村”行动结对,结合姚家山村的实地调研情况,在姚家山村共建集教育教学、实践运用、科研转化、社会调研、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孵化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团队依托实践基地,在实践团队组建上,结合帮扶村发展需要,优化团队成员专业知识背景,让师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形式上,依托实践基地,开发“红色研学之路”模块、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品牌的实践项目,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内容上,依托实践基地,以“武汉抗战第一村”的历史背景为主线,结合专业知识,设计非遗红色剪纸艺术纪念品、开设非遗剪纸培训课程、创作红色墙绘,提升了姚家山村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感,优化了乡村红色旅游的产业链,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实践团队与企业、农村共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解决了姚家山村在发展中所需的人才、技术、资金上的困境,加强了高校、企业、农村三方之间的联动,为建立“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 项目化运行,实践活动协同指导

实践团队在与企业、乡村结对发展中,实施项目化运行,围绕姚家山村“红色+绿色”发展的目标,开发“红色研学之路”模块、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品牌的实践项目,依托项目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在姚家山村“红色研学之路”发展项目中,通过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分析姚家山村红色旅游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多样化红色文创衍生品,以带动红色旅游消费;建设以“会址—故居—旧址—纪念馆”为主线的红色游学之路,深化红色旅游的体验感;提出以角色扮演、课堂讲授等方法演绎红色故事,提高游客参与感;同时与企业携手组织对姚家山村村民开展红色旅游服务专业化培训,提升姚家山村红色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实践团队在姚家山村“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项目中,结合队员在广告设计与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背景,深入游客中开展调研,基于调研的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并针对需求对姚家山村农产品进行外包装设计,发挥创意设计在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中的作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在企业的指导下,将农产品转化成有机蔬果礼包,通过网络直播、商超合作、直营售卖等方式进行销售,扩大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项目化运行,增强了高校、企业、农村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了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三) 课程化建设,实践教学共建、共管

实践团队依托“互联网+”创业项目,与企业携手开设创业项目实践课程,同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联合姚家山村党支部,建设“实践思政”教育课程。实践团队为了验证“互联网+”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与推广性,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创业项目下乡,开展创业项目的调研与验证。实践团队在企业开设的创业项目培训课程中,分析市场痛点,验证项目的市场前景,结合实践调研,调整项目实施策略,最终实践团队所负责的“RX计划”创业项目,获得湖北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比赛银奖。在建党百年之际,实践团队以姚家山村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地点,依托姚家山村丰富的红色资源,联合企业党员与姚家山村党支部,定制红色研学体验课程。团队成员在实践学习后,对党的认识也更加透彻,理想与信念也更加坚定。此次“实践思政”学习,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其中中国青年网阅读量超过1.3万次。

四、 构建“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基于高校、企业、农村三方协同作用,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区微里志愿服务队在实践育人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 存在的问题

1.实践基地建设缺乏保障机制,三方协同稳定性弱

高校、企业、农村在共建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时因资金不足、政府扶持不够、基地制度不完善,导致三方主体稳定性弱、交流沟通不畅通、协同实践育人发展的后劲不足。如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需要资金支持,但在实际情况中,高校与农村结对帮扶,开展实践活动是属于公益行为,专项投入较少,而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是实践育人的场所,需要购买硬件与软件设备、保险等物资,以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资金匮乏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企业在建设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时支持力度不大,在乡村产业帮扶项目中投入资金比例高,但对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关注较少、无资金投入,导致校企协同育人流于表面。其次,政府在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上缺乏宏观调控,出现缺失或缺位的现象,难以让高校、企业、农村形成利益联盟,达成长久、深层次的合作,导致三方主体协同稳定性弱。最后,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处于发展期,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出现三方主体目标不明确、责任与义务不清晰、沟通协调不畅通的现象,使得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2.项目化运行,缺乏激励驱动机制,三方主动性下降

实践活动以项目化的方式运行,能根据项目的需要制定实践计划、实践目标、职责任务清单,充分发挥实践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但因缺乏激励驱动与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实践团队在实践中积极性逐渐下降,出现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个别出现泛化、娱乐化的倾向[4]。如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会无形地增加企业指导工作量,这种高强度、低回报的投入,因缺乏激励驱动,难以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导致企业对实践团队所执行的实践项目,不能给出全方位、系统化的辅导与监督,而是以敷衍的态度进行评价与考核。其次,学校对参与实践的师生宣传与表彰力度不够,对带队教师参与指导社会实践无激励政策,导致师生把“三下乡”社会实践当成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进行,难以深度挖掘实践活动在育人方面的价值。

3.实践课程建设,思政元素挖掘不够

实践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载体,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是实践育人的核心。但高校、企业、农村三方主体在围绕实践育人课程化建设中,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深,其原因是课程建设主体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如高校指导实践活动的老师往往是辅导员或是团委教师,很少有思政专任教师参与其中,导致实践活动难以精准融入思政元素;其次企业与农村人员作为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在思政教育方面,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在实践教育中不能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育人活动,导致“实践思政”效果不佳。

(二) 优化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高校、企业、农村协同合作为突破口,构建“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需要完善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的保障机制,以提升高校、企业、农村协同实践育人稳定性;建立激励驱动机制,完善实践育人评价考核体系,将差异优势转化为资源互补,以深化协同合作的粘滞性,提高实践育人运行效率;将实践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思政育人的全程化。

1.完善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的保障机制,提高三方协同实践育人稳定性

实践基地是高校、企业、农村三方主体之间联系的结合点,是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着力点。共建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是推动“三下乡”实践活动持续性、稳定性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的关键。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企业、农村,应按照“目标统一、制度合作、责任共担、平等协商”的原则,建设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一是完善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对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专项经费,为参加实践活动的团队购买保险,提供硬件、软件等保障,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依托基地孵化特色的创业项目,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共同培育,合理分配收益,以拓宽实践基地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农村应为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场地支持,为师生与企业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二是政府应完善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制度建设,对实践基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组建管理机构,以明确高校、企业、农村在实践活动中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5],以增强高校、企业、农村协同合作粘性,为实践育人基地发展提供后续动力。三是完善基地建设需求对接机制,基地建设应结合乡村经济发展需求、学生专业知识背景与性格特点,促使学生能依托基地得到锻炼,企业能依托基地服务乡村经济发展。

2.建立激励驱动机制,完善实践育人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激励驱动机制,完善实践育人评价考核体系是保证“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高效运行的前提。一方面,高校作为实践教育的主体,应鼓励专任教师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优化实践团队的专业性。高校可出台专业教师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奖励措施,将专任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时长换算教师工作量。其次发挥教师科研方面的作用,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产学研用实践平台,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企业应根据自身人才需要与管理制度,对实践活动制定评价激励标准,对在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以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制定多元主体考核制度,建立由政府、公益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主体,对高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成果、企业参与实践基地建设、指导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表彰,以激发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主动性。

3.实践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思政育人的全程化

高校、企业、农村三方要秉承“实践思政”的理念,围绕实践活动,通过课程化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首先,三方主体要转变思想观念,统一认识,形成价值共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实施农村经济振兴策略是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做出的策略选择,关乎亿万农民的发展,是促进中华民族宏伟复兴的必要条件。各界社会力量应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认识,将“三下乡”实践活动上升到助力农村经济振兴的高度,才能更好地挖掘“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其次,在“实践思政”课程建设中,通过主题化设计,聚焦价值观的引导,开发品牌化实践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让实践教育更具针对性。如结合乡村红色资源,设计以听抗战老兵讲述红色故事为主题的系列课程,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最后,对实践课程设计的主体开展专业培训,学习思政教育方法,提升指导能力。通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增加高校、企业、农村三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储备,挖掘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让实践思政教育课程结构更合理,育人价值更全面。

五、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秉承“开门办思政课”的理念,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按照“目标统一、制度合作、责任共担、平等协商”的原则,结对企业与农村,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形成“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格局。在协同合作中完善激励制度建设,开发“实践思政”课程,促使多元育人主体向共同体转变,三方差异优势转化为资源互补,以提高协同合作的向心力与粘滞性,从而拓宽高校实践育人平台,让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化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姚家校企基地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买件虚拟衣服穿在身上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红了姚山富了村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姚家庄村的幸福和烦恼
开往春天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