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祥祥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三中学,甘肃 平凉)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在逐步推进。数学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科目,然而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育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了切实改善此种情况,需要及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以新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针对其教育方法加以创新和优化。
在农村的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及理念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凸显出或多或少的问题。归根到底,农村教育条件对初中数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和约束,以下将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探究。
首先,教学设施问题。在农村地区,因受到空间、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期间所运用的教学设施落后,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比较简陋,从整体视角来看,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并没有达成良好的协调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促进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整体发展。
其次,教材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中含有大量具有城市化气息的内容,乡村文化少之又少,这便导致农村的初中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无法全面理解教材内容,适应难度相对较高。另外,农村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数量较多,而且很多题型涉及城市背景,农村学生在学习及课后训练期间对这种习题感到十分陌生。
最后,教师问题。对于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其自身的综合素养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与现代城市教育相比差距较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并没有将新课程理念完全落实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理论及模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升学率等是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另外,很多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师团队缺乏创新性,教师团队老龄化。
1.强化培训
培训是创建高素质、高质量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新课程理念发展的关键途径。很多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一些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存在不足。因此,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初中数学教师团队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积极采用多种途径加大对教师整体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培训力度,促使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实现优化发展。现如今,农村初中教师通常在县级地区的学校展开培训学习,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冲击下,参与培训和进修的教育工作者更注重自身的工作经验,而忽视教学理论的重要性,无法利用前沿视角分析新课程,这也成为影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地方教育部门需要积极为农村地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在培训内容方面,需要重点凸显出培训内容潜在的理论性和价值,促使教师可以深度领会新课改的本质。另外,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可以将试验教学、脱产学习及观摩学习等高度融合。最后,教育部门需要在县级培训的基础上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更高层次、更高级别的培训。
2.教学方法改革
农村教师在教学期间往往会受到传统理念和自身教学水平的约束,仍然采用单一化的讲授模式教学,即“教师讲解,学生刷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会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学生逐渐厌烦、抵触此门学科。因此,在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先进化、现代化、科技化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有限,因此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方面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对农村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新课改提出,在教学阶段中,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丰富化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帮助下拓宽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平移”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提前让学生欣赏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并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本节课重点课题的讨论上来,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协作沟通下提升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然而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过于陈旧,虽然学校配置了实验室和图书馆,但对学生进行开放的时间少之又少,这便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相关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给予农村学校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支持基层教育,创建高效实用的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和经费融入保障机制当中,不断优化并完善农村初中数学教育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基层教育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将教材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展开详细计算。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性及能动性,因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全新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在现实背景下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让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在此基础上搭建出学生现实生活与教学课堂的稳固桥梁。
因为初中数学教材中所涵盖的内容与城市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与农村的实际生活背景差距很大,很多农村学生没有接触和了解过此方面的知识,对其感到十分陌生,尤其是教材中涉及的经济利润问题、超市购物问题等,这对于只有小卖部购物经验的农村学生来说十分熟悉,但脱离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适应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特点。为此,教师可以基于农村实际生活创编出一系列适合农村初中学生运用的数学教材,如添加适当的农田面积计算问题、水资源利用问题、种子发芽率问题等农村初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这样便可以促使农村学生与数学教材内容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学生也可以熟练掌握数学教材的知识重点。基于此,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成立调查小组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了解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并积极听取农村初中教师的相关建议及观点,综合考虑后编写出贴近农村学生现实生活背景的教材内容。
教育观念滞后始终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升学率、期末考试成绩及排名作为学校质量的衡量标杆,也是学生家长选择初中学校的参考标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农村教育中的重视力度远远不足。因此,在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期间,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将加快学生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并将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贯彻到底。数学教育并不是只为培养国家未来的科技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而是要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特点,并在素质培养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全面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最近发展区”可以高效融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自身学习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深度等相关内容展开优化和调节。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强其认知结构与农村生活条件的高度融合。其次,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期间,农村初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经常被教师占据,形成被动式接受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积极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梯形”相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梯形图片,如梯形地皮、防洪堤坝等,将其作为课堂的引导部分,切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最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接受能力展开科学化的自主监控及管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主人,这样可以使学生筛选出适合自己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克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有效贯彻并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尤为重要。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需要结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与育人理念,充分挖掘农村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运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从而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