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英
(甘肃省平凉市第十中学,甘肃 平凉)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教师纷纷开发历史教学的人文性、思想性与教育性,重点对初中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与精神境界施加积极有益的正面干预。在初中生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中,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占据着首要位置,因而成为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与生命塑造的核心内容,历史课堂也逐渐成为培养初中生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的重要基地。以下介绍一些从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家国情怀的培养离不开初中生的内心激荡、情感冲击与心理震撼,只有初中生获得强烈的感官刺激与认知体验,初中生才能做出最强烈的“应激反应”,才能为家国情怀培养积累最充足的认知信息与主体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实施电化教学,利用一些珍贵的历史视频信息,让初中生在触目惊心中激发正义感、尊严感与荣辱感,为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创设最佳的主体情绪状态。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抗击八国联军”教学为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既是中国人耻辱的一页,也是“八国联军”无耻的一页,因而教师要用多媒体设备为初中生展示一些珍贵的图片信息,让初中生亲眼看见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被抢劫前后的天壤之别,以此激发初中生的爱国意识与家国情怀。这样,初中生能够在触目惊心中产生愤慨之情,能够借助前人被奴役、被抢夺、被烧杀的“铁证”直接刺激初中生、催发初中生。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的视频信息具有强大的感官刺激价值,非常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民族自尊感、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强化初中生的责任意识,激励初中生保卫祖国、维护尊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与进取意识。
在历史课堂上,单纯说教没有多大的价值,需要初中生切身参与、积极思考、主体感悟才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因此,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空间、探究机会与合作契机,让初中生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多维交流初中生的个人看法。言为心声,因而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讨论让初中生直接展示个人见解,借助集体智慧提升初中生对历史知识与家国情怀的感知效果。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教学为例。这次战争是中国人民在物质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争,“冰雕连”就是令人心痛的明证之一。因此,教师要为初中生提供一些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材料,让初中生立足现有材料进行课堂讨论,深度探究“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在武器装备如此落后的情况下打败装备精良的美军?”让初中生明白中国人民取胜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数英雄志士的舍生忘死、为国捐躯,让初中生明白现在的和平与安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因此,初中生就会在课堂讨论中鞭笞帝国主义的无耻,褒奖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以身许国、慷慨赴死,激励初中生积极行动起来,饱含家国情怀,保卫祖国。
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力与思维力,而家国情怀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因而教师可以实施翻转教学,让初中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中初步感悟家国情怀,再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交流、沟通有无、自我教育。因此,翻转教学能够给予初中生“两次”感悟与悦纳家国情怀的认知机会,与家国情怀的培养过程较为吻合,教师可以在翻转教学中优化初中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确保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教学为例。初中生能够从中看到赵州桥与大明宫含元殿承载的卓越建筑水平、《金刚经》代表的雕版印刷术以及三大代表人物。初中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感受到当时我国的发达与先进,自然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荣誉感,因而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历史教学与德育的首要任务,更是中国人居安思危、自我保护、不让历史重演的“思想防火墙”。因此,教师要借助历史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积极培养初中生的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激发初中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帮助初中生拥有旺盛的爱国热情与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牵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