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道路之基

2022-11-25 01:35
关键词:根据地道路革命

张 泽 强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党的百年历程和辉煌成就一再证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十八大以来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推进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与党一百年来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页。站在党成立百年的历史节点,系统梳理党寻路探路、不断确立道路自信的历程,对我们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开创

面对大革命进入低潮、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共产党人面临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敢不敢继续进行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成为党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党开始了艰难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初创

大革命失败后,党相继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各地百余次武装起义,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坚持继续革命的鲜明立场,回答了要不要革命的问题。而对怎样进行革命、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的问题,则是经过不断探索才逐步解决的。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没有首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在革命力量超过反革命力量时占领城市的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首先占领中心城市而招致最终失败的教训表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不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再走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受挫折后毅然引兵井冈,率先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不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革命力量到井冈山会师,共同创建红四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时期,党在艰苦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坚定信念,制定了“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页。的政策和策略,从而初步回答了应该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

1929年初至1930年夏,毛泽东等在创建赣南、闽西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又逐步认识到:要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要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要认清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加紧红军官兵的政治训练,使红军成为党绝对领导下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人民军队,进而解决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相关的建党、建军、建政问题。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进一步认识到当时在红军和共产党内盛行的以照搬“本本”为主要特征的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明确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1页。等重要思想。

这一阶段的斗争实践充分证明: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武装斗争,就无法开展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农民就发动不起来,红军也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武装斗争就无法顺利进行,根据地也无法巩固;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没有根据地,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就没有基础和依托。要走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就必须正确把握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全党的共同努力下,到1930年夏,党先后建立了鄂豫皖、湘鄂西、闽浙赣、川陕、陕甘等十几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发展到十几万人。正是沿着毛泽东等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前进,党才逐步摆脱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局面,进入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新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继续探索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与红军反“围剿”的斗争,是党领导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不承认、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中国革命战争有其特点的人,把红军对国民党军队的作战,看作和一般战争相同,或和苏联内战相同”(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6页。,是不可能正确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

从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采取了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正确的战略战术,连续三次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其他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也取得胜利。与此同时,毛泽东等继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普遍建立党的组织和工农民主政权,推动根据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建立起跨20余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坚持这条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正当蒋介石调动兵力大规模“围剿”红军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中国政治局势发生剧烈变化。蒋介石却置民族危机于不顾,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继续“围剿”红军和根据地。1932年5月,蒋介石先后对鄂豫皖、湘鄂西及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1933年下半年,他又调集100万军队,通过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经济封锁,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军事战略,继续发动第五次“围剿”,党和红军的反“围剿”斗争考验极为严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斗争,从一开始就遇到党内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指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批评红四军前委是“站在农民观点上来作土地革命”,说“如像你们认为‘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理论”(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76页。,“你们的割据观点,这同样是一个农民观点”(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七册)》,第277页。,“你们应当深刻地了解自己的错误,按照中央的指示转变你们今后的路线”(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七册)》,第278页。。在当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始终被看作一种地方性经验,其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受到了明显限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后,则在继续批评毛泽东所谓“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的同时,采取组织措施,相继排斥了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在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周恩来、朱德等运用前三次反“围剿”中的成功经验,坚持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负责指挥中央红军的博古、李德等人拒绝和排斥红军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在军事战略上奉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左”倾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极其严重,它使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组织和力量几乎消失殆尽,使除陕甘以外的各主要根据地全部丧失。

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取消了“左”倾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出发提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开始了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时期。遵义会议曾决定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后因形势有变,改变为转入川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党又提出建立以岷山为中心的陕甘根据地,后因张国焘进行分裂反党活动,使这一计划又未实现。1935年9月,党中央在得知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后,即决定同陕北红军会合,创造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继续推进与拓展

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实践,揭示出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并由此规定了党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战略战术以及革命发展道路,不仅对于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伴随全面抗战的爆发,党和毛泽东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国共两党的实际出发,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经验运用于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把坚持全面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坚持和拓展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的实践使党进一步认识到,尽管“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1页。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2页。,因此“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2页。。在这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党明确提出,武装斗争是“在半殖民地的大国中,在长时期内,人民武装队伍为了战胜武装的敌人、创造自己的阵地所必须依靠的因而也是最好的斗争形式”(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09页。,在目前即是抗日游击战争。不了解武装斗争,不了解游击战争,就不能更好地贯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这是用血换来的经验。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指导下,党在敌后普遍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相继建立了晋察冀、苏南、皖南、豫东等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35页。,不仅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有力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也迅速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到1945年,全国已有19个解放区,总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人,民兵达220万人。抗日根据地的大发展,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在美国帮助下迅速运兵到华北、华东、东北地区,抢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对解放区实行分割包围,伺机发动内战。这时,无论是从军队数量、武器装备还是外部援助来看,国民党仍占优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党中央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只有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党制定和贯彻“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正确方针,首先在广大东北农村通过开展土改建立巩固根据地,并通过土改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东、西北等解放区,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为巩固壮大革命根据地、胜利推进人民解放战争和开辟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创造了重要前提。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鉴于敌我力量已经发生由敌强我弱转变为我强敌弱这样的根本变化,适时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并完整地形成了“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的思想。

中国革命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正是在这条道路上,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起人民在新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不断衰落到站立起来的历史夙愿,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扫清了障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政权基础。

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在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旧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国家政权之后,应该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回答好这一问题,党又进行了艰苦探索,为改革开放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页。。其最大特点,就是“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第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217页。。从这个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斗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在政治上,党依托强大的政权优势,领导进行了清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一系列大规模政治运动;出兵抗美援朝,保卫了革命胜利成果。

在经济上,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实际上开始了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通过利用和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即使它们获得了较大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彻底铲除和消灭了封建主义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土地改革完成后,党在农村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运动,既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实际上开始了改造的最初步骤。

在思想文化上,党对旧有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改革,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焕发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为推动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时,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经过调整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关系上与社会主义联系更加紧密;广大农民也表现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热情。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愈加稳固;新中国所处的“一边倒”的国际环境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被称为“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中国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在让新中国真正站稳脚跟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面貌以及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提供了重要条件和时机。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实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发展期待,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开始了以“一五”计划为标志的工业化建设和以“三大改造”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改造。历经三年左右时间,党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953年12月,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任务。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把我国国民经济从落后的技术基础转移到现代化技术基础上来,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奠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实质上就是进行生产力的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必要条件,实质上就是进行生产关系的革命。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最突出的特点。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地展开。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党和国家制定了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城乡迅速形成了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气氛。“一五”计划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美国学者费正清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中国的经验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值得称赞的,在20世纪50年代,那些国家的年人均增长率约为2.5%。”(15)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1页。伴随“一五”计划的推进,党和国家实施“三大改造”,利用比较短的时间即取得了伟大成就,在保持我国社会总体稳定下彻底铲除了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

如何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面临的崭新课题。由于没有经验,我们在“一五”时期主要学习苏联,这有其历史必然性,也确实收到了积极效果,但苏联经验并不都适合中国。就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一样,党中央和毛泽东适时提出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16)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4页。的目标任务,并围绕这一目标任务进行了艰辛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党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7)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9页。的宏伟目标,提出“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必须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在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等等。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治国理政主张,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以此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批大中型钢铁基地陆续建成并投产使用,一批工业设备和机械制造行业得以建立发展,在杂交水稻、医疗卫生、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科技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实践成就有很多是在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困难甚至是全局性失误,国际上遭遇战争威胁和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取得的。我国还在此期间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并援助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1页。。

不可否认,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也曾出现“大跃进”这样的严重挫折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失误,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93页。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紧张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无充分思想准备,这就使人们在面对许多新矛盾时,容易照搬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积累的成功经验,继而陷入误区。如果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看,党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就是巩固革命成果、捍卫社会主义的过程,特别是毛泽东结合当时国际形势提出要“反和平演变”、要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重要思想,对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价值。在评价这段探索过程时,我们必须承认,“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95页。。更进一步讲,尽管在探索中有失误,但党的执政地位依然稳固、国家政权仍然保持统一、人民解放军依然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没有动摇,而这些都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拓展

毛泽东逝世后,党和人民一度陷入痛苦和迷茫。中国的社会主义该何去何从?是继续走“文化大革命”前的老路,还是走改旗易帜的资本主义邪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岔路口。经过短暂徘徊,党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开辟、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指明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方向。同年10月,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更为丰富完善。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此前多次讲话所阐述的指导原则,充分吸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5页。,并对这条道路的内容做了十个方面的比较完整的概括。尽管其中有些概括的经验总结色彩还比较浓,有些要求还不够符合实际,但从这些表述和提法已经表现出的相当的理论深度来看,应该说已经初步框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以上述认识为基础,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终于有了科学称谓。党的十三大则进一步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尽管这条基本路线的内容表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完善,但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遵循,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的战略地位却始终没有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捍卫与推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顶住压力,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精辟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对一些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作出明确回答,为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位饱经风霜的革命家、政治家的战略眼光,进一步彰显出党沿着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走下去的自觉自信。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则再次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党的十五大立足世纪之交,全面回顾了中国人民在整个20世纪所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形成发展与党和人民的伟大成就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这条道路的历史地位。

进入21世纪新阶段,党在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表述并相应地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述的形成及其科学内涵的概括阐发,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实践和认识的科学总结,既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又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既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保证作用,又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地位;既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拓展

十八大以来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走下去。而保持对这条道路的信心和定力,是继续走好这条道路的首要前提。“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59页。这种高度自信充分彰显了党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刻体认,充分彰显了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不断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实现了全社会的整体跃升,也带来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社会需求来看,人们的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多元、层次明显提高,除物质文化需要外,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社会生产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过去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再联系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和国际地位变化的现实来看,也很难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描述。这就需要立足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新情况,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科学结论,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带领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践逻辑中不断奋进的必然结论。贯穿其中的逻辑主线,就是立足现实国情,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努力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掌握历史主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走自己的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根据地道路革命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窗台上的妈妈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的出行革命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