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兴楠, 张嘉琪, 林 爽, 车翰博, 刘 文
(1.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未成年人是目前社会中饱受争议的群体之一,部分未成年人表现出的校园欺凌、药物滥用、偷窃、抢劫、故意伤害他人等反社会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1-4]。反社会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损害社会和公众共同利益的行为[5]。个体的反社会行为具有发展性特点:从一系列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向违法犯罪行为发展。此外,青少年还会出现一些青春期特有的反社会行为,比如一系列的不当行为(如考试作弊、酗酒、吸烟等)以及可被主观解释的不良行为(如屡教不改、不守规矩、胡作非为、不服管教等)[6-7]。考虑到反社会行为的发展性特点,对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评估有助于了解他们的行为现状,避免其向违法犯罪行为转化。那么,如何评估儿童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呢?
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以往国内外对个体反社会行为结构的划分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第一,将反社会行为视为一种整体行为,其中包含不同的维度。例如:韩雪等人将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划分为冷酷无情、自恋和冲动3个维度进行测量[8];Sijtsema 等人将其划分为暴力行为和极端盗窃行为2个维度进行探究[9];Sitnick 等人将其划分为非暴力和暴力2个维度进行评估[10]。第二,从反社会行为亚型的角度对个体反社会行为结构进行划分。例如:Mann等人将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分为轻微违规行为和严重违规行为2个亚型进行评估[11];Cook 等人将其分为非反社会行为、攻击、偷窃和严重反社会行为4个亚型进行探究[12]。
综上发现,以往反社会行为结构划分多从个体自身层面出发,在测量评估的过程中忽略了教师和家长角色的重要性。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状况,在不同的视角下(家长、教师、社区工作者和个体)所呈现的严重程度可能完全不同。忽略这一点,将无法精准评估和干预儿童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此外,国内对于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研究多直接沿用国外的理论[13],尚无基于我国样本构建的结构,这不利于准确描述我国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现状。基于此,有必要重新探索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并具有整合性、针对性的测量工具,以便为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研究提供更为客观、有效的测量手段。基于我国样本的反社会行为结构的挖掘与探索对于反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临床干预和日常防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以我国4~9年级儿童青少年为样本,综合个体、家长和教师三方面视角,探索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的测量工具,并为未来大样本验证奠定基础。
样本1:访谈研究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法[14],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选取一个地区,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包括5所小学、3所初中的儿童青少年、家长、教师、校长,以及当地的社区工作者,共 88人。其中,“儿童青少年”指由教师选取的反社会行为水平较高、中等和较低的小学生与初中生,共24人;“家长”指由教师选取的小学生与初中生的父亲或母亲,共22人;“教师”指教龄在5年以上、教育经验丰富的小学与初中班主任或教导主任,共31人;“校长”指小学与初中的校长或副校长,共4人;“社区工作者”主要指社区/村从事儿童妇女工作的妇联主席,共7人。
样本2:问卷结构的探索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2所小学、1所初中(取样地区同样本1),共收集问卷521份(有效问卷501份,无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266人、女生236人,年龄在8~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765 ± 1.577岁。
样本3:问卷结构的验证研究同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2所小学、2所初中(取样地区同样本1),共收集问卷697份(有效问卷677份,无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为97%。其中,男生374人、女生303人,年龄在8~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794 ± 1.418岁。
1.访谈提纲。本研究根据以往国内外有关儿童反社会行为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编制了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主要内容包括:(1)儿童的反社会行为表现包括哪些方面?(2)反社会行为水平高的个体有哪些表现?(3)反社会行为水平低的个体有哪些表现?通过对不同访谈对象的预访谈,围绕以上3个核心问题,对访谈语言、提问角度、场景提醒等进行具体调整。
2.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自编初始问卷。共25个题项,包括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情绪失控5个因素,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方式进行评分,其中,“1”代表“从不发生”, “2”代表“很少发生”, “3”代表“有时发生”, “4”代表“经常发生”, “5”代表“总是发生”。对每个题项的得分进行加总求和,得分越高代表反社会行为的水平越高。
1.问卷的理论建构。对样本1进行访谈,通过人工转录形成访谈记录文字稿,并采用QSR Nvivo 12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编码。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Justicia等人提出的反社会行为发展模型[15],根据反社会行为针对的不同对象,我们将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分为5类(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情绪失控)。
2.问卷初始题项的编制。请心理学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以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评估内容包括理论合理性,以及题项的可理解性、适配性和科学性。专家小组构成如下:心理学专业教师6人、心理学博士研究生8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9人。除此之外,还邀请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家长20人(城市和农村)对题项进行评定和检验。在通过小组审核后编制出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问卷。该问卷的初始题项共有37个,包括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情绪失控5个因素。
3.问卷的题项分析与结构探索。将问卷发放给样本2,由1名受过专业培训的主试和1名班主任教师对被试进行指导。对有效问卷数据结果进行题项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4.问卷的结构验证。用问卷对样本3进行施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检验数据与理论的吻合程度,修正反社会行为的结构模型,并最终确定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结构。
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把访谈问题的回答音频转录为文本内容,对文本进行归纳概括并提取关键词句,得到一级编码43个,然后进一步梳理43个一级编码的逻辑关系,进行二级编码。最终建构出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结构,包括5个因素,即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情绪失控,详见表1。
表1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词汇频次、总频率及相应行为表现
采用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预测问卷对收集的样本2的数据做题项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问卷总分高、低两组(高分组:前27%;低分组:后27%)的题项分数差异。结果表明,总分高分组在所有题项上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总分低分组(p< 0.001)。其中,有3道题修正后的题总相关系数低于0.4,分别是14、17和26题,将这3道题删除;其他34道题的相关系数在0.404~0.628之间,予以保留。
用样本2收集的数据对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预测问卷剩余的34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检验此样本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进行数据适用性检验。结果显示,KMO 值为0.917 > 0.8,Bartlett 球形检验χ2= 6 620.654(p< 0.001),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极大方差旋转法,求出最终的因素载荷矩阵,共保留25个题项,各题项归属见表2。
表2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
1. 内容效度。根据以往研究及相关问卷,在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并由相关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使题项具有较好的适配性,能够反映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内容,从而在质的层面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
2.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5个因素与总分之间存在中高度的正相关,表明聚合效度良好;各因素之间存在中低度的正相关,表明区分效度良好,详见表3。
表3 总分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矩阵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初始问卷由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的25个题项组成。用样本3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为检验假设模型是否为最优模型,将一阶五因素模型与其他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进行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指数见表4。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构建合理、拟合较好,获得了题项因素载荷较高、误差较小的结构模型,从而保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
表4 不同模型的拟合指数(n=677)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685~0.753之间;Guttman Split-Half系数为0.798,各维度的Guttman Split-Half系数在0.663~0.798之间。结果表明,所有信度系数均可接受,说明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的信度系数见表5。
表5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问卷的信度系数
本研究将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分析以及半结构化访谈的结果,构建出4~9年级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结构,编制了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初始问卷,具体包括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和情绪失控5个因素。
1. 师生冲突。“师生冲突”是指顶撞老师、撒谎、考试作弊、抄袭等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反社会行为。该因素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做出上述不尊重老师、不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频率越高。一直以来,师生冲突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6]。随着儿童青少年从小学升入初中,师生冲突显著增加[17]。在学校和老师发生冲突与儿童青少年自身心理问题紧密相关[18],不仅负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16],而且还会导致教师较高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19]。这说明师生冲突对周围环境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是典型的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减少师生冲突将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发展。
2. 亲子冲突。“亲子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听父母或其他长辈管教的反社会行为,比如顶撞父母、说脏话、沉迷游戏、沉迷网络等。该因素得分越高,说明个体与父母发生冲突的频率越高。亲子冲突现象在中小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所增多[20]。顶撞父母、沉迷游戏等是导致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而亲子冲突不仅会增加孩子对他人的敌意、嘲笑和人格攻击[21],而且会导致父母更高水平的体罚和心理攻击等[22]。亲子冲突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是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在家庭范围内的集中体现。
3. 欺负与伤害。“欺负与伤害”是指挑衅、欺负、打架、争吵、抢劫等行为。该因素得分越高,说明个体表现出上述具有攻击性的行为频率越高。个体的欺负与伤害行为不仅严重侵犯受害者的财产安全,而且威胁到了受害者的人身安全,是典型的反社会行为[23]。
4. 接触不良同伴。“接触不良同伴”是指参与帮派、结交反社会同伴、深夜游荡不归等。该因素得分越高,说明个体与社会上不良团体接触得越频繁和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个体接触不良同伴不仅是攻击行为等一系列问题行为的重要近端危险因素之一[24],而且显著增加了个体吸食毒品的风险[25]。在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中,接触不良同伴最具“传播性”。
5. 情绪失控。“情绪失控”是指冲动、大发脾气、易激怒等。该因素得分越高,说明个体情绪失控的频率越高。脾气暴躁、冲动是反社会行为的典型特点[26]。已有研究将其作为反社会行为的一个维度[8],说明情绪失控纳入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中的必要性。
通过预测,然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进行探索,结果提取出5个因素,与理论模型相符合。同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拟合指数都比较高,说明本研究确定的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是合理且有意义的。
在问卷编制初期,我们梳理了以往反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参考了已有相关问卷并结合访谈结果编制出初始问卷。然后使用预测数据对问卷进行题项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5个因素(即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和情绪失控)。接下来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证明模型较为合理。为保证问卷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本研究还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Guttman Split-Half系数为0.798,说明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初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5个因素与总分之间存在中高度的正相关,表明聚合效度良好;各因素之间存在中低度的正相关,表明区分效度良好。为保证问卷的题项能够准确描述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我们邀请了心理学专家、中小学教师,以及儿童青少年家长,从操作性定义出发对题项进行评估,确保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综上所述,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初始问卷结构良好,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作为研究我国4~9年级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在施测期间初三年级的学生课程紧凑、面临升学压力等原因,本研究中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的样本以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为主,缺少初三年级的被试。因此,初始问卷的信、效度还需要在大样本中进一步验证,从而形成4~9年级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正式问卷。
一是4~9年级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结构包括5个因素,分别为师生冲突、亲子冲突、欺负与伤害、接触不良同伴和情绪失控。
二是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初始问卷编制合理,信、效度较高,可作为测量儿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