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浩,张梦贺,张世杰,朱 靖
胃心综合征(gastrocardiac syndrome,GAS)又称 Roemheld 综合征,是由食管或胃部疾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病胃后壁穿孔等)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临床症候群[1]。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病人大部分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2],所以抗幽门螺杆菌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认为胃心综合征是一种过时的医学诊断,但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人的心律失常与胃肠疾病有关,有研究显示,病人因进食影响自主神经而加重心悸,经手术解决裂孔疝后,其因频繁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心悸也得到了治愈[3]。临床上胃心综合征的病人并不在少数,但对胃心综合征机制的报道较少,心电方面的报道更少。心率震荡(HRT)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技术检测指标[4],本研究运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数据,经过HRT分析间接判断胃心综合征病人在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5-6],探讨宁心消痞方辅助治疗胃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心综合征相关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指标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 12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消化科确诊的消化性溃疡伴心律失常病人448例,从中筛选出消化性溃疡发作上腹痛时并发室性期前收缩,并经Holter验证两者发作呈正相关且经胃镜和C13呼气试验检测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7]选取长期具有周期性、节律性且与饮食相关的上腹部疼痛伴反酸者;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现症者;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72 h Holter检测在病人胃肠不适的同时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诊断为胃阴不足证。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分类标准;年龄 40~75 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不同时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心脏器质性疾病和胆、胰、心综合征等[9];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依从性差者。
1.4 治疗方法 参照《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10],对照组病人给予四联药物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宁心消痞方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14 d,停抗幽门螺杆菌药物4周后复查胃镜、C13呼气试验及72 h Holter。其中,四联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815;规格:每粒20 mg)每次2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C20150055,规格:每粒250 mg)每次1.0 g,每日2 次;枸橼酸铋钾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20098,规格:每片300 mg),每次600 mg,每日2次;克拉霉素缓释片(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104,规格:每片500 mg),每次500 mg,每日 2 次。宁心消痞方膏方:黄芪420 g,麦冬210 g,五味子42 g,川芎210 g,丹参280 g,半夏126 g,陈皮210 g,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420 g,乌贼骨420 g,木香210 g,砂仁84 g,连翘210 g,生甘草84 g,阿胶700 g。随症加减:瘀血者加桃仁、红花等,吞酸者加吴茱萸等,每日4次,每次1匙。
1.5 检测指标与方法 ①通过胃镜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情况;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对心悸、胸前区疼痛、胸闷、气短、腹痛、腹胀等中医证候采用积分法进行评分;③72 h Holter分析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④HRT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
1.6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1.6.1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3;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1/2且<2/3;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1/2。
1.6.2 期前收缩疗效标准 参照《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3]。显效:期前收缩次数较前减少>90%;有效:期前收缩次数较前减少50%~90%;无效:期前收缩次数较前无明显变化或减少<50%。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比较 两组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均为100%。
2.3 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2.4 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
2.5 两组TO值、TS值比较 两组治疗后TO值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TO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TS值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TO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TO、TS值比较(±s)
2.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对胃心综合征的正确诊断是对临床医生的较大挑战,一旦误诊,便不能及时缓解病人的病痛,临床上应加强对胃心综合征的学习和认识,减少误诊。胃与心从位置、神经等方面关系较为密切,胃肠疾患也易引起胃肠的痉挛,产生机械性运动,对心脏产生一定影响,胃肠道的机械性变化会压迫迷走神经,影响心律[14-15]。胃心综合征在发作时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可发生类似于心绞痛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且服用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发生期前收缩、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症状。胃心综合征的诊断通常从心脏检查开始,因为心脏症状更容易作为病人就医的主要目的,胃部症状可能不被重视而作为伴随症状处理。普通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能够抑制心脏传导,并且有诱导其他心律失常的副反应,而胃心综合征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与胃部症状相关,属阵发性,临床上较难找到合适的抗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16-17]。
控制心脏和胃的神经在胸椎处交叉,导致心脏与胃的联系较密切[18]。胃部疾病引起疼痛后机体耗氧量和乳酸增多,同时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含量失衡,诱发心系疾病[19]。有研究认为胃肠排空延迟等消化系统的不适可刺激散布于食管、胃、心脏等内脏器官的迷走神经,使冠状动脉痉挛并产生心绞痛[20],胃内容物反流常伴随胃酸刺激,最终导致胃肠痉挛、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21]。有研究发现冠心病可影响胃肠道供血导致胃肠不适[22]。国外曾报道1例75岁的女性,在胃胀的情况下反复发作头晕,经检查发现有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且头晕与窦性心动过缓有相关性,心脏结构或功能无异常,头晕与窦性心动过缓均在胃胀消退后消失,最终考虑为由胃胀引起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性心动过缓[23]。
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减速神经,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时心率就会加快,心室颤动阈值降低,会引发快速性、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即发生所谓的 “交感风暴”[24]。心率变异性(HRV)和HRT检测可评估心脏病变的危险程度。当HRT减弱或消失时,迷走神经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会削弱,心脏抗心律失常的保护机制受到破坏,致死的风险增加。TS预测死亡率的准确性已经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认可[25]。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越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越高,越容易引起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TO 越大,TS 越小,越不易发生HRT,因为年龄越小,窦房结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敏感性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产生、淀粉样变浸润等各种不利因素不断损伤窦房结,使窦房结敏感性变差,HRT越不易发生[26]。
胃心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胃心痛、胸痹、心痞证等范畴,《灵枢·厥病》曰:“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等中均有相似的论述,主要表现为“腹胀满、心痛甚等”[27]。《内经》中曾记载脾太阴经的支络,从胃直达上膈,最后“注心中”。胃心综合征使胃肠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常常同时发生且互为因果,不能简略地定义为消化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表明其关系密切[28]。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风险低等优势,对胃心综合征的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宁心消痞方中黄芪为扶正之良剂,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行滞通络、脱毒排脓之功效。麦冬属于中药中的补阴药,有润燥的作用,能够滋养心阴,缓解由于心阴引起的烦躁、失眠、心悸、多梦等症状。木香具有行气消食等功效,而且王峻[29]通过胃溃疡模型发现木香提有抗溃疡的作用;瞿燕等[30]研究显示木香有抗感染、镇痛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砂仁有抗溃疡、镇痛、止泻、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31]。现代药理学表明,焦三仙能够通过“脑-肠关联”机制等促进消化[32]。诸药共同作用减轻胃心综合征病人的症状。宁心消痞方联合西药治疗胃心综合征不仅能缓解中药见效慢的弊端,也能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减轻对肝肾的损伤。
本研究使用宁心消痞方辅助治疗胃心综合征,通过宁心消痞方联合四联抗幽门螺杆菌与单纯的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心综合征比较,评估宁心消痞方辅助治疗胃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与胃心综合征相关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指标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宁心消痞方可以改善胃心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宁心消痞方可以健胃促消化,缓解胃肠对心脏的刺激,各中药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未能做长远追踪调查,故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