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娜
(大连市普兰店区星台中心小学 辽宁 大连 116218)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强调:“目标先行,任务并重,评价伴随”。虽然评价分类种种,但其目的都是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评价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予教师和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参考。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品质。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活动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时,要关注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方式、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性。要以此为出发点,使评价更具目的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将评价巧妙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纵观小学阶段,低年段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待于形成。其主要表现为:课前缺乏自主预习意识,课中学习热情高涨,但是注意力持久性不强,课后不会及时复习、巩固等。而此时高年段学生的学习策略已初步形成,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划出重点词句,但语法理解、归纳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1.1.1 课前预习评价标准
A.能够完整划出新授词句,并达到初步仿读、感知文章大意,且能标记重难点及疑问。(获得3面红旗)
B.能够完整划出新授词句,并基本达到仿读。(获得2面红旗)
C.能划出部分新授词句。(获得1面红旗)
1.1.2 课中学习评价标准
A.能够认真听讲,及时、完整做笔记,并积极参与课堂问答、阅读等学习活动,完成规定任务。(获得3面红旗)
B.能够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并能有效参与课堂问答、阅读等学习活动,基本能够完成规定任务。(获得2面红旗)
C.能够认真听讲,部分做笔记。(获得1面红旗)
1.1.3 课后巩固评价标准
A.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检测,并制定规划。(获得3面红旗)
B.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检测。(获得2面红旗)
C.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获得1面红旗)
古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成为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低年段小学生趋向于“直观、生动”的事物,那我们的教学评价可以设计成简单语句的情景会话形式。而高年段小学生则由直观、生动的层面转向理性的思考,我们则可以设计成会话和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学习兴趣逐步转化为持续、稳定的学习动力。此时的差异性评价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比如:以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一课为例。在任务完成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小调查(Make a survey)活动。
活动设计: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名学生都来客串一下小记者(此时老师可先做示范),采访、调查组内的学生能做哪些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句型Can you +动词(原形)…? /Yes, I can.(No,I can't.)来调查同学能够做哪些活动,填好调查表,并画上笑脸或哭脸,最后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出5-6句简短语句,向老师和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Ss:Lihua can run fast,and she can also play football well.She can dance well, but she can't sing well.She can swim, but she can't swim fast.
评析:通过情境式调查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有关调查个人能力的语言交际之中,而后以书面形式完成任务,努力挖掘学生的交际潜能,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3.1 充分发挥“鼓励性语言、期待性语言”的积极评价作用
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以鼓励性、期待性语言或动作加以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3.2 制定鼓励性、期待性的评价标准
课前制定评价标准,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以及现有知识水平情况。主要以激励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为目的,参考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等级来监控、反馈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在素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其形式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等。教师评价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进步程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同时能够有效掌控和反馈学习过程。学生评价的主要焦点是个人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同伴评价则强调小组内的具体合作情况以及个人在小组内的表现情况,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激励性。而家长评价则为学校侧面了解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也为教学改进提供了依据。另外在不同的标准制定中确定ABC三个等级,促使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多元化主体评价能够有效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1.1 学生课堂自我评价表主要包括:课堂发言情况、注意力集中度、小组合作中参与度、互学互纠情况以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等。
2.1.2 家庭学习评价表主要包括:自觉完成作业情况、错题分析与归纳情况、听音模仿练习情况以及课外拓展阅读情况。
一堂英语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内容和形式是否丰富多彩,即是否多样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的达成度、内容的规范化、过程设计的系统性、手段运用的适切性以及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等。评价形式主要有口语评价、听力评价、读写评价等,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有关“听、说、读、写”的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标、教材、学生以及现实当中的具体教学环境等来确定。
例一:有关课堂教学中“玩-演-说”的评价
以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Mum bought a new T-shirt for me.一课为例。
评价活动名称:Game:“Wheel of Fortune”(幸运大转盘游戏)
(1)各小组代表启动电子转盘,随机选择课文图片。
(2)小组内角色分配,同伴操练、表演。
(3)全班集体展演评价。
评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幸运大转盘”游戏, 以同伴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借助图片描述或讲述简单小故事,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寓教于乐、巩固新知。
例二:有关课堂教学中“读写”的评价
下面以小学英语(三起)六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2 What's your hobby?英语短篇写作为例:
Lingling想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你能帮助她吗?我们可以运用句式I'm… ./…is my hobby./I like…/I can…等进行描述,并配以评价标准:
有关英语课堂写作评价表:
A:写作前小组内能够口头描述,主题突出且规范。能熟练运用5句以上语句完成主题性描述,无语法错误,并完整写下来,书写基本规范。(获得3面红旗)
B:写作前小组内能够简单口头描述,基本达意。能够完成3~4语句描述,有个别语法错误,与他人合作学习,并改正、写下来,书写基本规范。(获得2面红旗)
C:能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会并运用基本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并用1~2句话写下来,书写基本规范。(获得1面红旗)
评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小组内成员进行互学互纠,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扎实的读写技能。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增强自信心,还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改进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对于学生而言,评价的激励性主要表现在“激趣”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老师而言,评价的激励性主要体现在,激发老师主观“能动性”,促进老师不断的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评价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积极向上的评价机制的设计上,以及能否促使“教与学”朝着任务完成的方向发展。
评价要体现当课的教学任务的“达成度”如何,即有没有偏离当堂课的教学主题,是否完成当课任务。
评价机制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评价的设计是否合理。具体来说就是评价机制的制定是否具有梯度性便于操作,是否体现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体现知识与能力并举考察的特点等。
综上所述,教育的主旨是“教与学”,而评价则是促使“教与学”达到质的飞跃的灵魂所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评价,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对教学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能动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有效把握、灵活运用,我们的成果会更加丰硕,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就会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