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柳沟店小学,甘肃 兰州)
教育改革形势下,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要注重采取创新的模式,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才能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思维能力,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数学课堂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度关注课堂,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教师科学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情景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动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通过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薄弱这一现状,学生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学习抽象数学知识中,一些学生无法迅速理解。教师应避免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手段,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方法对具体课程教学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作为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主体,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教师就要采取创新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方法也要能从学生全面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将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和数学课程内容相结合,从而最大化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中以创新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后续数学知识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手段,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合理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深化理解数学内容。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更新观念,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到课堂中,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教师必然要改变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科学运用生活情境教学形式,从而高效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打破传统、僵化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建生活化与趣味化的数学课堂,才能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小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存在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导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氛围,将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数学知识,为学生设置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化氛围中探究数学知识,缓解学生课堂中紧张的学习情绪。如学习“认识圆柱”内容中,为让学生产生轻松的学习感受,教师可通过硬纸板、彩纸和包装盒等材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圆柱,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体物品,如桥墩、水杯等。生活化情境下,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在轻松的生活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对数学知识思考的主动性也能调动起来,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动力不足,这是阻碍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的因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满动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生活化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意愿,在兴趣的驱动下进入数学知识探究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可塑性强,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能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效化教学目标。
例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讲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中,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机械化按照教材内容讲述,课堂效率低,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创新手段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该知识点中产生深刻印象,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从展示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以生活背景为元素,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需采取多样化方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动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游戏,教师可以游戏为手段,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学生在生活游戏情境中学习以及理解数学知识,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游戏化的方式减小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了数学课堂,有助于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激活思维,更主动、积极地探究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生活游戏情境手段,结合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融入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深度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数学教学中知识点多,教师选择恰当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最大程度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压力,学生在玩游戏当中解决数学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如学习到“认识时间”内容时,学生对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存在困难,对时、分、秒所指的时间很难及时辨识读出,特别是分钟的认识有难度。教师结合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就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以“校对闹钟”为游戏内容,引导学生制作钟表模型,悬挂在黑板上,教师分别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结合计划调整钟表的时间,如学生A 在早上7:30 到校,这时候表演的学生就要把钟表调整到7:30 的位置,学生上台表演准确时,台下学生鼓掌代表闹钟响了,而不准确时学生不鼓掌,也就说明闹钟没有响,表演的学生就要继续调整。调整正确后,下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创设这样的生活游戏情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因为学生只有从思考中形成数学思维,才能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是必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有效的提问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师生间交流,又能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开阔学生的思路。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取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手段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提问习惯于结合知识本身,而没有从生活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问题的设计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动力也很难被激发出来。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设计带有生活化的课堂提问,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进步。创设生活化情境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联系生活场景,能引起学生共鸣。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混合运算”知识点时,在提问方面就要灵活设计,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探究的动力。如教师为学生设计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星期天,小亮要和爸妈一起到游乐场玩,售票员对小亮说,成人票是40 元一张,儿童票是半价。那么同学们可以帮助小亮算算,他们一家三口买票要花多少钱呢?该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学生在周末和爸妈出去游玩,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买票问题,教师通过选择和学生紧密贴近的生活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探究知识。在完成这一问题任务后,教师可以更换场景与价格,引导学生计算,帮助学生熟悉这一类型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丰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动力,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生活化情境教学手段运用,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改革,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很好地促进本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用不同类型的生活情境方式,能大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