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组织策略

2022-11-24 21:11张龙涛
新课程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探究评价

张龙涛

(陕西省乾县第一中学,陕西 乾县)

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更加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知识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基于这一要求,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地理课程中,对地理规律的掌握更加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也就是说,项目式学习策略十分契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要求,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项目式学习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教学条件基础之上。而为了完善教学活动的条件,在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水平

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部分教师对项目式学习模式的了解程度是比较低的,没有准确了解项目式学习的操作与组织流程。同时,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也并不是十分清晰。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加强自主学习,并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这样可以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准确把握项目式学习实施的整体流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指导和培训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一直在沿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这一模式中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在资料筛选、信息加工、探究学习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指导和培训,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

(三)合理处理传统教学模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关系

尽管项目式学习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如果过于依赖项目式学习,而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容易使其流于形式,造成项目式学习与教学要求的脱节。因此,教师应该将项目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并妥善安排项目式学习的课时。这样一来,可以使课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四)建立地理项目案例库

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案例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能够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提供学习经验。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进行一定的模仿与对照。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地理项目案例库,以此逐步解决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并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组织策略

(一)明确项目主题

在项目式学习中,明确项目主题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项目活动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恰当的项目主题能够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项目活动的意愿,从而推动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为此,教师应该明确项目确立的基本依据,并以此为基础确立项目主题。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例,在这部分内容中,学习项目主题的确立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教材与课程标准。这一章的项目主题需要以各节知识框架为基础。同时,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依据相关资料学习常见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了解防灾、避灾的有效措施。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并不是让学生系统学习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而是使学生通过相关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关系。(2)教学内容。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并介绍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自然灾害,如水文灾害,这主要包括洪涝、台风、干旱、寒潮等灾害,又如,地质灾害,这主要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3)学生经验。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地球的大气、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自然灾害所研究的就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所以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了解,为自然灾害的学习初步奠定了知识基础。结合以上几点,我引导学生将项目的主题确定为“珍爱生命,防灾减灾,和谐共生”。

(二)优化项目实施

为了优化项目实施的过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设计完善的项目计划,以此来使项目式学习的组织过程更具可操作性。从教学效果来看,有效的项目实施计划,在项目式学习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完成各自的工作。从教师角度来看,首先需要从整体上对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妥善安排,这主要包括课时的安排、场地的安排、活动周期、具体的活动时间计划等。其次,要制定项目实施的目标。一是要明确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二是设计项目活动目标。前者是为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后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地理技能,如信息搜集整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首先要组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初步了解项目主题。同时,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自主分配信息搜集员、资料整理者、汇报员等不同角色。其次,各小组要依据教师的指导设计符合本小组实际情况的项目计划书,其中主要包括项目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应用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总之,在项目式学习中,利用项目计划优化项目实施过程是极为必要的。

(三)开展项目探究

从本质来讲,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项目探究活动。也就是说,项目探究阶段是整个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进度,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以便更好地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以“人口的空间变化”为例,在这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我国人口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这一主题。结合这一主题以及相关知识,项目探究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介绍项目目标,并鼓励学生分组开展项目计划。(3)学生结合计划表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完成作品的制作。(4)各小组进行项目成品的展示,并通过借鉴反思及时对作品进行完善,从而建立项目案例库。在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有课堂和课外两个地点,而通过在广阔的空间中进行项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质量。

(四)引导项目交流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交流协作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在完成项目作品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组织各小组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以及作品交流。通过不同想法的交流碰撞,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通常来讲,项目成果的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阐述对项目目标的理解与认识;(2)介绍项目的分配情况;(3)介绍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4)讲述在项目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5)介绍项目作品的主要内容;(6)总结各小组成员在项目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项目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阐述的内容了解其学习情况,并将其视为调整后续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作品。

(五)完善项目评价

在项目式学习的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展开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相比,项目式学习中的评价打破了单一和片面的评价过程,并且不再提倡利用评价对学生进行甄别,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首先,要对评价标准进行调整。除了评价学生的项目作品之外,更要重点评价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其次,从评价的主体来看,除了教师的点评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最后,要对评价的方法进行完善,如可以结合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评价量表,并提前发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实现价值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将项目式学习引入高中地理课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项目式学习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所以教学策略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教学活动的推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逐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探究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