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巧霞
(甘肃省宁县第一中学,甘肃 宁县)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能力。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师需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高中化学也是如此。然而,目前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将课堂主导权紧紧握在手中进行相关化学理论知识教学,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和记忆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高考成绩。但是,这种情况会导致课堂氛围极度枯燥,使学生逐渐失去探索学习的热情,甚至反感化学。而且这一教学方式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把主导权还给学生,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引导他们展开大胆的思考,从而推动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探索学习中,进而在完成高效教学的同时,完成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实践探索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兴趣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原动力,对其学习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计趣味性更强的学习活动,提升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和活动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感受到化学知识所具备的魅力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增强他们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
例如,在教学“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时,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归纳自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并鼓励他们思考相应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源,这样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在不知不觉间完成课堂导入。然后,教师可以以酸雨为案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分析酸雨现象,探索酸雨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酸雨,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避免酸雨发生。当学生完成这些问题的探索以后,会潜移默化地养成绿色化学理念,认识到化学工艺创新的重要价值,从而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创新观念,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才敢于创新。
例如,在教学“原电池”时,教师可以选择设计一些和教材提供案例有密切联系的实验,如引导学生以苹果为原材料展开实验探究,当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通过苹果点亮灯泡后,他们的好奇心会彻底被调动起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化学知识探索学习中,这时其理解能力会得到大幅提高,能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大便利。另外,化学的本质是科学,因此教材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如果在教学的时候,死板沿用相应专业术语,则会导致学生难以准确理解相应化学知识,甚至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合理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学,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又能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
在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占比极高,也是其中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实验能够完成枯燥化学知识的生动直观诠释,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化学原理,准确把握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价值,了解创新对化学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由此可见,化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想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就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强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内容的合理调整帮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他们树立自主创新观念,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钠及其化合物”时,有一部分知识为焰色反应实验,教材当中的实验内容为应用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者没有锈迹的光亮铁丝,将其置于酒精灯外焰灼烧,直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一样时,放置于碳酸钠溶液中适当时间,再取出展开灼烧,并观察火焰颜色。然后再将材料放在盐酸溶液中清洗干净,重新进行灼烧,待颜色与火焰颜色一致后,再蘸碳酸钾溶液展开灼烧,之后通过蓝色玻璃为介质对火焰颜色进行观察。但是,这种实验方式存在不便之处,如需要提前对铂丝或者铁丝进行燃烧处理,并首次实验完以后,还需要对铂丝或者铁丝进行洗涤,这样会消耗较多时间,而且没有办法保证洗涤彻底。同时铂丝或者铁丝燃烧所产生的焰色并不明显,观察起来较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比如,可以对材料进行调整,把铂丝或者铁丝更换为滤纸,提前对滤纸进行切割,把滤纸浸泡在碳酸钠和碳酸钾溶液当中,然后通过镊子夹住相应的滤纸展开灼烧。这样的创新改进能够有效提升焰色反应的可见度,而且实验展开更加高效、便利,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然而,在应用滤纸进行实验的时候,发现碳酸钠溶液会有较大概率落到酒精灯芯上,这会造成焰色干扰,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应该引导学生继续进行创新改进,使用高温防风灯罩,这样会形成向上的强劲气流,把灰烬完全冲散,确保酒精灯芯干净,从而取得准确的实验结果。采用这种方式展开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焰色反应知识,掌握通过焰色判断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方法,还能够使他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知识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学以致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生活中。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认识到生活实际对化学教学的重要影响,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渗透生活现象,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化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化学知识所具备的魅力,给予他们更加丰富的创新体验,并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知识学习中去,进而为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例如,在教学“塑料、纤维和橡胶”时,要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体验,教师就可以先告诉学生上述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介绍这些材料怎样被应用到相应领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创新的价值。比如,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化工厂在制作耐腐蚀设备的时候,为了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都会选择通过酚醛树脂的玻璃钢取代不锈钢,而且登月宇航员随身携带的氧气瓶也是由这种材料制成,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不锈钢,玻璃钢存在不锈、不烂的特点,而且不用刷油漆,应用起来更加便捷。又如,在教学“玻璃、陶瓷和水泥”时,教师同样可以选择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光纤网络这一生活实例进行教学,相比于传统线路,光纤网络信息传输速度更快、质量更高,而且抗干扰能力和耐腐蚀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久。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引入生活实例的基础上,讲解对应生活实例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是相关专家学者在持续不断地创新,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又能够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现在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却未跳出传统模式的藩篱,更多还是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唯一参考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将更多精力放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并会不断刷题以提高自身考试成绩,这样不仅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会使他们失去创新热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展开评价模式优化调整,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他们的学习态度、活动表现等。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教师应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起到更大促进作用。
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身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评价,聆听学生对现行教学模式的意见。例如,为了获取学生最真实的看法,教师可以通过发放不记名问卷的方式,咨询学生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否完成对他们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还有哪些不足存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想法,认识到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针对性优化,才能给自身以后的教学高效提供更真实可靠的参考,并为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养成提供充分保障。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好的工作,而是需要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展开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现在依旧有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投入全部精力来增加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度还相对较低,导致相应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要想彻底转变这种情况,教师自身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展开大胆的探索创新,通过兴趣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入生活实际以丰富学生的创新体验,并优化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使他们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