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骏骅 孟昭璇 孙 喆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 130051;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吉林四平 136000)
绿色信贷做为一种新式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正担负着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的“实践者”和绿色金融信息服务的“开创者”双向义务,掌握拓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新趋势,大力开展有关业务流程自主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和拓展本身赢利空间的重要经济手段。
早在2007 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也正式的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的金融模式已逐渐成为主流。自《意见》出台之后,一些节能环保企业获得了强大的金融支持,让企业能够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不断的开发及创新新的技术,不仅让企业发展获得了动力,更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对于地方金融机构来说,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意味着会对资金有着大量的需求,加之绿色信贷主要是以信用贷款的方式进行申请,这就需要考虑到贷款是否能够正常收回,避免发生坏账的风险的重大问题。因此,地方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积极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让创新绿色信贷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一般是指相对于国家独资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之外的规模小、门类多、彼此独立的多种中小型金融机构,它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由于当地财政、金融政策的不断放宽,当地经济政策的倾斜,很多地方城市银行迅速崛起,城市、村镇商业银行遍地开花,尤其本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本土优势,经营成本较小,经营方式灵活等优点,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一个地区金融构成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以往只能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补充的尴尬境地。
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金融行业的干预,让一些低污染、低排量、低耗能的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给与政策倾斜,给这样的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绿色金融在我国经历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金融制度更加健全、绿色信贷金额不断扩大,惠及的企业数量以及给与的资金支持也连创新高,更多环保、节能企业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从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截至到2021年底,在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额已达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居全球第一位。与此同时,在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了6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80%,余额达到了1.1万亿,在全球居前列①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容。。
近几年,四平辖区绿色金融业务活动已有良好的开端,尤其是在政策的制定和信贷的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一是绿色金融发展促进环境优化。辖内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发展,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心态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双高”企业信心十足,同时相继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通过文件可以看出四平市对于发展绿色信贷的决心和信心;二是“黑金贷”发展势头良好。“黑金贷”是梨树农联社为支持黑土地保护的新型贷款模式,梨树农联社以从事“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核心,通过整合多种资源研发出“黑土地研究院+新型经营主体+保险公司+粮食收购公司+金融机构”的专属粮食规模种植贷款。截至2021年末,梨树县农信联社已通过“黑金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共计1000万元,发放贷款10笔,金额548万元,可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进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3500公顷,每公顷生产增产8%,粮食增产量近650万斤,节约成本逾420万元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现阶段,地方法人机构在进行相关绿色金融新项目时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亟需要通过财政、货币政策适用开展正确引导。绿色信贷的发展,需要有配套的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和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支持。如梨树联社发放的黑金贷,平均利率为6.525%③数据来源: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相较于梨树联社其他信贷产品降低了1.3个百分点。对影响梨树农联社盈利水平的该项信贷产品,自然会降低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地方监督管理机构在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发展中管理不到位,使其在整体上并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方式和信贷流程,更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战略。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审核时没有严格按照绿色信贷的规范进行放贷,同时因机构本身放贷的诸多限制,对符合国家绿色循环发展的企业能够给予的信贷支持远远不够。
四平市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产品层面并没有实际性的自主创新,都是在原有产品的前提上进行延伸。其中村镇银行因经营规模、放贷能力等诸多因素,只能满足客户日常办理存取款业务,并未发放绿色信贷方面的信贷产品。
绝大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系统建设不完善,不能对绿色信贷进行标识,而且专业技术人才不足,贷款统计主要依赖手工记录。在信贷投放时对绿色产业、项目的专业性识别、评估和管理能力层次不一、良莠不齐,难以预估绿色项目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无法为机构决策者提供有效建议。在贷后管理时无法对绿色信贷相关指标进行后续实时跟踪,从而严重影响项目效果的确认和评估。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从本身考虑,制定行内绿色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驱动力和方式,积极主动搭建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依据人总行及政府部门等相关现行政策,力争在绿色金融领域内引领创新、提升领导意识、多层次、多渠道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三个方面相统一,为绿色金融的长足发展做好基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还要树立主体意识,主动承担起发展绿色信贷的责任,对于一些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积极落实当地绿色信贷相关政策和规定,此外,无论是地方商业银行还是其他地方金融机构要结合当地绿色信贷政策并结合本行业的实际发展方式,制定绿色发展制度和规范,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尽早达到绿色贷款管理引导条件的标准,进一步提高绿色信贷统计分析的及时性和精确性。
在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的进程中,把控信贷风险,降低信贷坏账率同样是重中之重。严格“两高”行业信贷授权和限额管理,坚持环境和社会风险“一票否决”,坚决退出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严肃开展信贷主责任人制度落地执行后评价,提升管贷治贷质效。持续跟踪和关注客户风险变化,落实贷后管理要求,提前做好处置预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按季度组织专项抽查,对发现信贷资金管理工作不到位、绿色信贷标准执行不力的要严格落实整改,明确时间、责任到人,持续监督、不断跟进,实现问题整治落实,提高信贷运作风险监测效果。
围绕城市绿色转型、工业循环改造、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重点打造方向深入的进行研究探讨,结合四平市区域特点,进行各领域的业务拓展,满足其多种多样的信贷服务需求,开发推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绿色信贷产品、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基金产品,积极探索碳基金理财产品等结构性金融工具,尝试推出一些能够降低绿色投资风险的其他创新金融产品。
第一,加大人才培养。要进一步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坚持任人唯贤、公平公正,坚持“有为才能有位”。第二,培养专业人才。要有针对性的培养高水准信贷管理人员,掌握绿色信贷法律规范、政策规定、信贷流程等方面,让更多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第三,提升招聘门槛。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需求,招聘高素质管理人员,提升职员的薪资保障,为整个绿色信贷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