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师范”建设为契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2022-11-24 16:13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师范

阳 爱 民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师范教育是近代西方思想向中国逐渐传播的产物。近代诸多有识之士如梁启超、张謇、刘坤一等或在学理上,或在实际行动上,为推动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师范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型发生在1926年,是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针对旧教育的不足和弊端,提出“新师范”一说,认为“中国今日教育最急迫的问题,是旧师范教育之如何改造,新师范教育之如何建设”。他批判旧教育是培养“人上人”的教育,认为新教育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的教育。并提出在“新师范教育”中应该实现“自新”“常新”“全新”。“自新”即扎根中国大地办师范教育,“常新”即办师范教育要不断创新变革,“全新”即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来办师范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面貌的师资。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范教育迎来了春天。层级上,我国师范教育先是逐渐建立“三级两类”的体系,后来演变成“新三级”体系;形式上,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内容上,我国师范教育则经历了重视师范,到“去师范化”,再到“再师范化”过程。新中国建立了一批优质的师范院校,逐渐形成了“三级两类”的体系,“三级”即本科师范教育、专科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两类”指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含教师进修学校)。这种体系构建基本涵盖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无疑有利于教师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但是,这种体系也存在着封闭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难以沟通;二是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隔离,非师范院校难以参与到教师培养工作中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师范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层级与形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师范教育层次结构重心逐步升高”。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这两个政策直接引发了中等师范学校数量锐减,推动了我国师范教育层级结构的变化,即逐渐从“老三级”(中师—专科—本科)向“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转变。200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该政策首次以“教师教育”一词代替“师范教育”,词语的转换标志着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时代的开启,标志着教师培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同时也开启了“去师范化”的大门。

师范教育层次结构重心逐步升高,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贯通,以及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一道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这种“开放式”教师教育体制,使一批中等师范学校向上升格,提升了基础教育师资学历层次,较快填补了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上的缺口,从而较好适应了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教师教育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给教师教育带来了系列问题,这就是通常所说“开放式”带来的“去师范化”问题和影响。因为政策规定师范院校不再是唯一举办教师教育的载体,这导致有些师范院校不再安于教师教育办学本位,而是朝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而高水平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因而,教师教育地位反而弱化了。另外,“去师范化”还导致师范生在培养过程中与实践脱节、唯学历化、师范生培养质量部分降低、毕业后不愿回农村就业等问题,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特点淡化了、弱化了。

为全面扭转教师教育这种不利局面,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同年2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教师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发出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号召,许多师范院校开始了“再师范化”过程。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于2018年率先在全国印发《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开始新形势下地方教师教育的新探索与实践。经过三年聚焦问题、持续用力,全省已构建起教师教育工作新格局,师范生培养类型与结构得到优化,师范生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大批优秀师范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岭南师范学院积极投身第一轮“新师范”建设,依托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展工作,在师范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实习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望。

2022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开始启动第二轮“新师范”建设。面对新的任务和形势,岭南师范学院集思广益,积极筹划,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明确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确定了一个总体目标和相应的工作举措及保障措施。以此为契机,积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总体目标即积极实施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计划,坚守师范教育初心,坚持以师范生培养为主业,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推进我校教师教育与粤西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服务区域基础教育能力,为区域基础教育办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引和理论指导,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极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要实现上述总体目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是要把好师范生培养的入口关。争取学校大部分师范专业列入高考提前批次录取,继续坚持并适时适度扩大公费师范生招生,积极探索师范生招生面试制度和二次选择制度,实施持续的优胜劣汰和能进能出制度,把真正适教、乐教、善教的生源选拔到师资队伍中来。

二是积极创建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打造头雁效应。优化原有的省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进一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主体,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适应粤西基础教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三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用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为教师提升学历、晋升职称、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成长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加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领军人才和旗帜型教师。面对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新形势,积极开展教师人工智能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智能化教育素养与能力,促进教师更好个性化、自主化、专业化发展。促使教师体认智能化时代的新角色,教师不只是知识分配者,更是学习空间共建者、学习过程组织者、学习资源策展者、课题管理者。尤其要配足建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注重这支队伍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定期选派部分教师教育师资到中小学挂职或兼任教学任务,同时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教研员、研究员等走进我校,承担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技能训练、实习实践指导等工作,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要把好师范生培养的质量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培养师范生家国情怀,强化师德养成教育,系统开展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爱学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师德师范和情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围绕培养目标精准设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与管理体系。注重培养师范生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融合创新能力,鼓励师范生在主修专业外辅修第二专业,积极锻炼一门艺体特长。鼓励全面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严格师范生教师资格考核与授予制度,以此倒逼相关专业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有质量、出特色。加强师范生学术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等环节的培养与考核,建立师范生延期毕业或退出机制。

五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做粤西基础教育的引领者,广东乡村教育振兴的托举者。充分利用岭南师范学院的教育资源举办附属学校,使附属学校成为教育科研的实验田、推广地,成为师范生优质实践实习基地,成为中小学发展的引领者和样版。成立一批教师教育名家工作室,下沉挂牌到中小学,充分利用基础教育领域真实而丰富的研究资源,引领中小学教师做好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教育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将教育研究成果为基础教育的国家政策决策服务,转化为区域基础教育办学实践的流程与标准,真正做基础教育的引领者。面对乡村教育振兴,加大投入,办好办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紧缺急需专业,适时扩大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师资的招生规模,针对国家“双减”政策,办强科学教育专业,引导学校相关学院举办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学科专业。

六是利用技术赋能,改善和优化学校办学条件。主动加入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其他高水平大学主动建立教师教育资源信息化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的未来教育空间站,进一步建设数量充足、功能齐全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在线教学观摩指导平台,打造沉浸式、具象认知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加大投入,建设师范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教学案例库。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教师助手使用,作为教师的外部智力支持,解决大规模普适性教与学的问题。

七是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推进教师教育职后培养。以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教育学院为依托,加强对教师教育学科问题研究,尤其是对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学校教师教育研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扩大学科影响力和话语权。争取国家与省的支持,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职后培养,探索建立学历教育学分与教师培训学时互认转换机制。把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汇聚为职后培训培养的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

八是要提升办学层次,争取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点。积极探索与高水平综合大学合作开展本硕连读、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以学校教育学科及师资为基础,整合校内其他相关学科及师资,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力争尽早尽快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点,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具有较强教学和教研能力的基础教育一线教师。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院校师范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学院简介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