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阈中的数字乡村建设探析

2022-11-24 14:02特木尔其其格
黑龙江粮食 2022年7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数字农业

□ 特木尔其其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农业的数字化建设。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及重要任务。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共同富裕包括“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的内容,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在富裕程度普遍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我们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可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还可以利用数字红利给农村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简而言之,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路径。与此同时,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许多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从共同富裕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并尝试提出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共同富裕视阈中数字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迅速发展,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根据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数字乡村建设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着眼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作为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已成为农业发展和转型的新动力。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改善了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具体而言,利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远程获取、检测和管控农业相关各类信息,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使农业发展更加科学化与精准化。数字技术和农业相融合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农业全要素、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与互联化,形成以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为技术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3]数字乡村建设还催生了许多农村新业态、新岗位。比如农村电商,农村电商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出柳州螺狮粉、陕西宝鸡猕猴桃、江苏沭阳花木等品牌产品,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有助于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也随之而改变。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之下,农村干部及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迅速了解到村民生产生活的各项需求提高相关决策的效率。村民也可以在数字平台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使乡村治理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数字乡村建设利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脱贫攻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予以分析,明晰数字背后所反映的‘三农’发展现状,明确乡村振兴的方向和路径,可提升农业发展、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发展数字经济打破了因时间和距离而受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困境,使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民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共享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满足自己多元化的需求。

(三)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数字技术能够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共享与流动,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平台上可以共享海量的资源。比如,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帮助农民对疾病进行早预防、早确诊、早治疗,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再如,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为农村儿童提供优质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农民通过数字平台进行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有效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随着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乡村经济面貌有所好转,其他乡村治理、教育、医疗、生态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数字乡村建设也使城市更好地了解到乡村。通过数字平台或在线直播等方式,让城市居民观看和体验乡村景观和风土人情,使城市对乡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数字乡村建设重塑了城乡关系,减少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协调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富裕,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方面都会有显著提高。共同富裕也包括正义、公正、公平等价值因素。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促进城乡平衡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共同富裕和数字乡村建设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二、共同富裕视阈中数字乡村建设的面临的挑战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乡村振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截至目前,我国的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首次被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石,有利于打破城乡之间原有的信息壁垒,为人员交流、乡村地区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所以进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人才和政策的支撑保障。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农村不同地区之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在我国三大产业中,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渗透率相较于工业和服务业低,农业数字化程度不高。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地区新型基础设施薄弱,普及率不高,需要加以完善。

(二)资金缺口大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数据获取、分析和共享,数字平台的建设、运作和后期平台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还需修缮其他软硬配套设施,但是各地政府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投入并不大。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测算,2019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仅占全国农林水财政支出的0.8%。农业农村信息化年财政投入不足1万元的县(市、区)高达310个,不足10万元的县(市、区)有536个[5]。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农业投资回报率不高,企业和个体投资意愿不强。

(三)乡村数字化人才短缺

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在人才引领下完成,我国农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数量少,再加上农村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很难吸引到人才。“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6]农村人口数字素养不高,农民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意愿较差。农村有一些群体因不会使用新兴技术被排斥在数字乡村建设的门槛之外,这就意味着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会缺失部分主体。比如农村留守老人,他们就算是有独立的智能设备也因为应用程序复杂、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等因素无法独立操作相关程序。此外,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那部分农民也主要使用智能设备进行通信或者娱乐等,对涉及农业、教育、医疗等信息的关注度和使用率低。

(四)制度保障欠缺

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政策能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指引,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和约束数字乡村建设。由于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与之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目前,我国有关数据产权归属、数据共享和公开标准、网路隐私、网络安全、直播带货等方面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而且,数字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在推动,群众性自觉参与程度不高,进行数字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显得不足。基层政府很多工作人员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出现重复收集信息、浪费资源等问题。政府在考核数字乡村建设绩效中以数字平台和应用程序的访问量为硬性标准,过度重视数字平台的运营,轻视了乡村建设。很多政府部门的网站或者公众平台等主要是在发布通知或者是一些公务活动的情况,与群众直接需求关联的内容比较少,经常疏于更新,还有内容设计也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所以出现一些数字平台利用率和办事效率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法律和政策加以引导。

三、共同富裕视阈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资金缺口大、乡村人才短缺,制度保障欠缺等挑战,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结合实地调研,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乡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推动5G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争取在乡村公共场所设立免费无线网络,扩大农村网络覆盖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优先布局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基础设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利用互联网、云计算、RS、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和设备获取和分析农业相关的数据信息,监测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尽早预防自然灾害和动物传染病,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利润。还要通过技术赋能农产品销售,通过网络使供需双方精准匹配,实现在线交易,打破交易双方受的时空限制,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与农村地区水、电、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

鉴于数字乡村建设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各地各级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但是仅凭政府财政的力量是很难支撑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所需的费用。建议政府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来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获得更多的资金,也可以通过与当地资金雄厚的投资人合作,引入资金,为投资人打广告、颁发荣誉证书提高商誉、降低税收等作为回报。不断吸纳社会各界资金,逐步改善村级经费短缺的现状,在全社会形成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合力。

(三)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育

我们要构建多种人才选拔机制。比如引进优秀人才、培育本地人口、鼓励乡村贤能返乡等。着力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的各项待遇。乡村人口是进行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数字技术是一项新事物,接受和应用数字技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地政府必须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的数字素养。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开展一些以“数字技术”为主题的活动。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比如专题讲座、集体讨论学习、远程教育、VR虚拟仿真实验等,要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培训,给文化程度低的群众开设初级课程,给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众设置高级课程,课程内容要覆盖从农业生产到农业销售,最后要设置在线答疑服务。在县域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为数字乡村建设培养生力军。

(四)完善数字乡村建设保障体系

要不断完善数字乡村建设相关法律制度,积极构建数据资源的共享机制与监督机制,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成效。政府要着眼村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需要,重点打造数字化平台。数字平台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数字化平台内容设计要多样化,应该设立农业、乡村治理、教育、医疗等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栏目。数字平台应用程序要设计的简单,因为农村人口普遍数字素养不高,所以应用程序设计的简单以便他们快速熟练的使用。要针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设立单独的栏目,对特殊人士提供特殊照顾,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必须加大对数字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答数字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