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
——以山区小学教师为视角

2022-11-24 14:36徐宇玲
新课程 2022年17期
关键词:山区行为习惯儿童

徐宇玲

(甘肃省永登县民乐乡八岭小学,甘肃 永登)

目前,我国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在家庭与学校生活中容易出现心理健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山区教育工作者,需要以切实的态度与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习状况与行为习惯,并积极创建家校共育环境,以期对山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所补益。

近年来,进城务工仍是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提升经济水平、改善家庭生活的重要途径,随之而来的,山区留守儿童的数量与规模亦日益增长。因此,如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即成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其中,解决山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力改革教育制度,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相对落后的地区,贫困山区的儿童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如国家扶贫项目中的农村危房改造和“厕所革命”等工程,让山区的留守儿童和老人住上了新房,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营养餐改善工程则更多地惠及那些吃不饱饭、长期营养缺乏的留守儿童。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生活面貌,我国山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地处偏僻的贫困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山区青壮年也加入了进城务工的队伍,把孩子和老人留在了家里。在这种情况下,山区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成了普遍现象。从表面上看来,这种由母亲承担教养的方式比完全托管于老人的教养方式合理很多,但家庭经济负担不得不使母亲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从事劳动,尤其是每年农忙时节,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加之许多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偏低,思想陈旧,对留守儿童心理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可以说,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和重视。

二、山区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

(一)家庭方面的表现

山区的留守儿童很多都和祖辈长期生活在一起,而老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比较传统和落后,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许多孩子普遍不讲卫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是非观念淡薄,有些留守儿童性格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孩子脾气暴躁、蛮横无理、为所欲为,常常打架斗殴、偷窃甚至逃学。有的孩子则胆小、自卑、自我意识差,甚至有自闭现象。尤其是女孩,她们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外界的危害没有防范。

(二)学校方面的表现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为留守儿童,通过平时对他们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山区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在学习和日常行为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亲情的缺失,很多孩子得不到关爱和重视,表现出自卑、敏感、不合群、孤僻的特点。其次,由于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课业,亦无法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对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关注较少,使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很多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差,有的孩子甚至连一张写字的书桌都没有,回家还要承担家务,从事劳动,更加无法专心投入学习,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三、如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

从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和行为表现来看,山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仍令人担忧,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愈发显著。作为一名山区教育工作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我们面对的新课题。关爱山区留守儿童,使他们也像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一个方面,孩子在情感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久而久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有的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因为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身边没有依靠和帮助他们的人,使他们渐渐丧失了自信心,内心产生了孤独感和无助感。山区学校虽然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但由于师资有限,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也无法给予帮助和疏导,很多处于困惑和迷茫期的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面对这些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就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和生活上,而更应该深入他们的内心,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上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和指导,尤其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孩子,要更多地给予关注和引导,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适时地让他们明辨是非,摆正心态,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群体中找到自信心、归属感和价值感。

(二)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且不受重视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走上辍学道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我班上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得不到关心和爱护,他常常显得自卑、懦弱,经常不完成作业,甚至为了逃避老师的管束而逃学。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常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帮他补习功课,并跟他谈心、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成长经历,久而久之,他也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和依赖感,愿意对我敞开心扉。经过共同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学习的兴趣,成绩也飞速增长。从他的身上我认识到如果能帮助留守儿童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留守儿童厌学的情绪,继而对他们行为习惯的改变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多问题: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普遍不讲卫生,对自己的物品也不会保管,丢三落四。作业也完成得不好,本子上乱涂乱画,字迹潦草,错别字、错题屡次出现。校园内打架斗殴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占大多数,且屡教不改,令老师非常头疼。以上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要想真正改变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需要老师和家长费一番工夫的。我班上曾有一个孩子小斌,他就被视为问题儿童,班上的孩子一部分都被他影响到了,上课捣乱,下课打架,不完成作业,还经常逃学。这个孩子的问题曾让我头疼不已,后来经过一次次家访,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常常酗酒、打麻将,而且经常不回家,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很少过问,管教孩子的方式也较为粗暴。有一次,我看到小斌的半张脸呈紫青色,便关切地询问原因,孩子刚开始不愿意告诉我,说是自己碰的,后来经过我细致地询问和关心,他终于哭着说出了实情。原来是他父亲知道孩子犯了错打的,听了他的诉说,我内心很痛,也很无奈。孩子本身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做错事情不但得不到父亲正确的教导,反而是一顿拳打脚踢,这就更加重了孩子叛逆的心理,他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作为班主任,我不能置之不理,除了在生活上对他特殊照顾外,在学习上也耐心指导。有一次放学我将他留了下来辅导功课,结束的时候天都黑了,由于联系不到他的父亲,我只好亲自把他送回了家。也许是我的耐心和关爱感动了他,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在他身上出现的问题也慢慢变少了,就连其他老师都夸他懂事了,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看到这些我深感欣慰。对于这些留守儿童,老师只要多一点点耐心和爱心,就能让他们找到方向,拥抱未来。

(三)创建家校共育环境

山区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也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在学校里除了自己的同学,接触最频繁的也就是老师了,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学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那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要更多地倾注一些耐心和爱心,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告知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引起他们的重视,让他们跟老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教师还要定期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时的动态,并加强对孩子代理监管人的心理辅导,使他们转变观念,调整方式方法,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少年强则国强,山区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在山区从教的一名老师,我们在努力地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得到重视与关爱,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共同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山区行为习惯儿童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山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