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理论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渗透
——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例

2022-11-24 11:00胡星荣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陶行知探究课堂

胡星荣(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215000)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思维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提升自我综合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帮助与借鉴。怎样才能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渗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达到优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教师应该不断探究的问题。基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教师通过引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让高中地理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推动教学改革现状,提升高中地理的课堂效率。

一、基于“兴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书籍创作中,都反复强调了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认为,只要学生产生了“兴味”,那么学生在这件事情上投入的精力必然是百分百的,因此,“学”与“乐”是不能分割的。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与反思课堂实践时发现,学生有非常浓烈的兴趣学习时,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记忆能力都会大幅提高。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基于“兴味”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探究地理知识,不但可以在教育领域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还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地理跳棋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认知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将跳棋看作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在跳棋中选择地区。接着,教师将相关地区的地理环境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尝试比较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不但可以激发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积极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地理的认知。

二、基于“活的人才教育”突出学生自主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灵活的教育形式是将教师自身知道的理论尽可能地教给学生,而非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落实以生为本教学原则时,应该尽可能少地给学生讲解知识理论,尽量培养学生形成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意识。

比如,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探究知识。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材料与教学辅助道具,引导学生借鉴某一自然灾害的具体案例写一篇以科普为体裁的文章,详细阐述发生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原因,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水平与动机。教师并没有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逐渐掌握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研究显示,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会印象更加深刻,在之后完成练习题或者参与考试检验时的正确率会更高。通过“活的人才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对地理的认知,更加突出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所谓高中核心素养主要就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教师让学生灵活地主动吸收知识,不但能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加主动,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地理的奥秘,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地理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三、基于“立足生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教育普遍会出现的一个错误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与“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新课改提倡教师不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地理知识,应该设计开放性课堂让学生开始“做”地理知识。简单地说,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大量利用地理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从“听”转变为“做”,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中,而是在开放性教学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不再死板,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找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人口与城市》的教学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可以正确分析人口发展的特征等。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出学校,走进生活,通过调查得出社区的人口状况,并将调查人口的结果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围绕人口数据正确分析发展模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地理知识,可以摆脱只动脑而忽略动手学习的状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学生真正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的必然选择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学生认知的过程中运用“立足生活”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方式下获得地理知识,而非强行将地理知识记忆到头脑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提升地理能力,认知过程更加丰富。

四、基于“因材施教”推动各个层次学生发展

种植花草与教育人的成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必须充分了解花草的特点,根据花草的具体情况进行施肥与浇水,这在教育领域中称为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观点被引入高中地理课堂。通过分类指导的方式在课堂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学实践实现以学定教,满足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快乐成长。教师在课后作业环节引入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地理能力与学习状况,把作业分成三层。教师逐渐降低各个层次的作业数量与作业难度,全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与作业内容下实现共同进步。教师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将全体学生进行分层,通过分层理念设计作业内容,不但能逐渐降低学困生抄作业的学习状况,还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地理课堂中有所获得。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观念与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引入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可以实现素质教育在地理课堂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动手实践的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教师利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不断优化地理体系,可以推动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终身发展。当然,教师必须在实践中逐渐总结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在高中课堂地理实践力的应用,以达到在教学实践中更熟练地通过陶行知理论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陶行知探究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美在课堂花开
设问引导探究
陶行知夜归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