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价值与弘扬

2022-11-24 11:00顾慧萍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沂蒙群众精神

顾慧萍

(临沂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当中熠熠生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深入挖掘沂蒙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沂蒙精神是党领导山东军民共同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政治力量

(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民情怀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及山东省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10万革命烈士,决定在临沂建设烈士陵园。毛泽东同志在听取建设情况汇报后,亲笔题写“革命烈士纪念塔”。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总书记深情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充分揭示了沂蒙精神形成的深层原因。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坚定的信仰,也有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8诞生于沂蒙老区、形成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共同铸就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山东革命老区的生动实践。回望历史,1938年12月,党中央“派兵去山东”,八路军115师挺进鲁南,建立抗日根据地。在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用鲜血与生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在山东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党政军群机关人员等负伤11万人,牺牲4万余人。正是我们党舍身为民的这种赤胆忠心,才有了老区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使沂蒙精神的形成有了力量之源和精神之魂。

沂蒙精神以其“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鲜明特质,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老百姓,老百姓心向共产党。沂蒙精神之所以感天动地,就是因为党和人民的鱼水情谊上升为“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升华到了“生与死”的境界。“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是沂蒙精神的生动写照。从1937年到1949年,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生大小战斗4000余次,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将士血染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昭示和激励我们党必须植根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沂蒙精神以其“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鲜明特质,深入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3]的永恒课题。沂蒙精神之所以与岁月同辉、与时代共进,就在于她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揭示了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基本逻辑,道出了党的建设的真谛。1938年10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创立的北海银行,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当日寇“扫荡”时,银行印钞厂的机器、纸张、票据、黄金等交由革命群众掩护保管。就是这样,在山东根据地人民的支持下,北海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1年,累计发行北海币7892亿元,抵制了日寇、国民党在经济金融领域的掠夺,稳定了根据地金融秩序,保护了人民利益,同时还通过贷款支持农业生产,扶危济困,发展工商业,有力地改善了民生,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到1948年11月,为了全国解放和进行统一的经济建设,中共中央部署北海银行与华北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一份厚礼。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地位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沂蒙精神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追求真理,用真理武装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

毛泽东主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4]79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唤醒、教育、发动、团结、领导人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充分解放、激发和释放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人民凝聚成强大的历史创造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13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1940年诞生于沂蒙山东高庄的《跟着共产党走》,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护,展示了山东根据地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民,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实践力量,是弘扬沂蒙精神的核心要义。

(三)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不竭力量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是党和人民在历经艰难险阻、创造历史辉煌的进程中铸就并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是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的共同内涵。

沂蒙精神所包含的“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是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广大沂蒙人民响应毛主席号召,顾全大局,贡献了5万亩山林、28万亩良田、27万间房屋,先后有40万群众舍弃家园,搬迁到生产、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荒山野岭,更有40多名英雄儿女牺牲在治水工地上。

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更加需要强调“两个务必”,更加需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昂扬精神,更加需要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沂蒙精神是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价值体系,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

(一)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索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彰显。曾在沂蒙这块黄土地上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1955年授衔的390多位将军,以及广大八路军、解放军指战员都将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枪声就是命令”是党与人民群众在思想感情和价值追求上高度契合的真情演绎。1944年1月24日,正值农历大年除夕,500余日伪军疯狂“扫荡”朱村。听到枪声,驻扎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115师四团八连连长鄢思甲与战士们破冰涉水,飞奔朱村。经过6小时激烈战斗,朱村人民得救,但24名八连战士壮烈牺牲。第二天,村民自发将第一碗饺子献给烈士,这一红色年俗传承至今。就是这个朱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力支持国家建设“东调工程”,户均耕地面积从四亩锐减为四分。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朱村人民自发捐建“红色教育基地——朱村抗日烈士陵园”“钢八连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其将党的宗旨意识升华为价值形态,在这种价值形态指导下,党爱民、民爱党,逐渐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

沂蒙精神所蕴含的先进性是以人民性的底色和魅力展示出来,这种先进性在历史的行程中升华为一种穿越时空的政治品格,不仅关乎弘旨的民族大义、国家利益,而且也关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百姓情怀。所有这些都指向推动生产力发展,以此实现群众的利益和人民的权利。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所言:“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他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他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4]1079

(二)明确人民“阅卷”的根本标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11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能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6]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党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赶考”远未结束。要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三)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我们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电影《喜盈代村》真实反映了今天山东沂蒙人民坚定党的领导、奋力走在前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带领群众致富,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中国美丽乡村”。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王传喜带领群众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三、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实践结晶,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运用党的优良作风凝聚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一)强化最大优势,化解最大危险,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部艰苦卓绝的沂蒙精神锻造史,就是山东军民用鲜血和汗水书写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的拼搏奋斗史。孟良崮战役,国民党投入45万兵力,而华东野战军虽然只有27万人,但其背后有72万支前大军;淮海战役,国民党投入兵力80万,我党投入兵力总数只有60万,但是解放军指战员依托山东解放区,依靠100多万支前民工,两个战役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克敌制胜、完成一切工作任务的法宝。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所向是最坚固的根据地,人民支持是最强大的动力。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四个考验”和“四种风险”,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化解危险,我们需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按照沂蒙精神构筑起的党群关系坐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毛泽东主席也早就指明:“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7]

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站稳群众立场,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力戒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夯实执政根基。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

(二)发扬优良传统,以好的作风为伟大事业提供保障

人民群众观察一个政党的形象,首先看到的就是党的作风。山东根据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多次发布条例规则,做到了军有军令、政有政规。1940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邑县桃峪村召开旅级以上干部会议,罗荣桓提出“建设铁的模范党军”。山东根据地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执行中央整顿“三风”指示的决定》《山东八路军拥政爱民公约》《人权保障条例》。正是因为党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始终抓住党的作风建设这一关键点,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当作首要问题来抓,进一步整肃党风、增强党性、加强团结,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我们党才能够迅速扎根八百里沂蒙,不断发展壮大。

回首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幼稚走向成熟,一部建党兴党的历史,恰恰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形成、积累和沉淀的历史。我们党就是依靠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感召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塑造了我们党作为先锋队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衷心拥护,从而形成极其重要的政治优势,为我们在一百年的艰辛奋斗中,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要始终怀着“进京赶考”的谨慎心态和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关于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8]“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9]

(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凝聚人民磅礴力量

在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在沂蒙精神的引领下表现出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精神和无与伦比的磅礴力量。从建立“战工会”体制到总结推广“豆选”方法;从开展“满缸运动”到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发明“地雷战”“麻雀战”“翻边战术”,直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山东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改造自然,创造了“愚公移山”“九间棚精神”等一系列典型经验。尤其是1957年10月,厉家寨人民治理山水、改造家园的事迹,毛主席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同年12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国务院授予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一面锦旗——“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厉家寨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在全国竖起了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如今,厉家寨由穷山恶水变成现代新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中国樱桃第一村”称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立自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无惧风雨,勇往直前,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敢于并善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结语

2021年9月,沂蒙精神已作为第一批伟大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沂蒙精神与一系列革命精神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承载着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关系,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真理性、先进性。拥有这些宝贵财富和珍贵法宝,面向未来,我们更有定力,更有自信!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沂蒙群众精神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