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政府有为优势

2022-11-24 10:50郭晶晶逄锦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要素供给优势

郭晶晶,逄锦华

(1.中共肥东县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1600;2.中国传媒大学 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所,北京 101101)

政府不是市场的配角,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上,政府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引领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等手段,引导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方向符合国家规划制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从而稳定市场、降低经济波动,实现逆周期性经济调整。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产业结构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朝着更合理、更优化的状态演进。[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解决产业上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中国经济新常态,从国民经济增速来看是一个发展速度问题,而实际是结构问题。从经济发展要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变革逐渐从需求不足转化为供给失调。错位的供需结构阻碍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低了经济增速。熊兴等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的重新配置。他通过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在产业结构优化中作用增强,而劳动力作用减弱。[2]而仅从人口结构失衡来看,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新生儿基数下滑,劳动力数量代际递减,逐渐增加的养老支出和社会抚养成本使得劳动力结构迅速失衡,这是中国经济从2014年起增速迅速掉头的最重要因素。

2.供给侧结构型性改革能够从生产端提高生产率。推动供给侧结构变化,就是用增量改革推进产业存量调整,在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资本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升创新水平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徐康宁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在于扩大有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机制,激活优质的生产投入要素,促进消费升级,优化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入手,进行信息技术产业、新基建、生物材料等关键技术行业研发,支持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关键技术产业,鼓励生物信息等前沿技术研发,通过政府投资的科创基金、税收优惠等财政手段,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开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改革,支持直播电商、现代物流、云数据计算平台的发展和智能制造基地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项关键相配套,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要素整合中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转型升级。[4]最完善的产业类型和最丰富的工业种类以及最全面的制造业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基础性优势,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高质量产品生产的需求和高附加值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条件。而部分高能耗产业如钢铁、化学、机械、纺织等工业产业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基本实现,成为行业性过剩产能,占用了宝贵的资源要素并造成生产单价和质量长期无法提升的现状。对这些行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成为深化内生增长的要素。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转化,增加产业链的产品附加值,完善高端产品供给进而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品生产结构、公司组织和经营方式及产业布局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理顺供给端的新旧能转化。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变革体制机制束缚。经济结构的改革主要是产业结构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5]长期以来,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抑制了市场供给端的自发调节,造成本该被完成的供给侧市场化改革被延误,在新产品供给、新技术服务和新产业发展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政府旧的行政制度设计准入门槛过高,导致市场提供的相应服务无法进入,而政府享受垄断红利不但没有动力增加市场供给反而强化权力机制形成垄断,进而导致市场供给不足的同时减少了行政供给。因此应避免教育、卫生、文化等产业行政垄断造成政府市场双失灵的现象;破除以户籍人口设定服务设施的计划思维,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配套上完善财政支持,从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上加快形成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进而保障民生。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将调整供给端结构与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同时进行。从供给侧和生产领域提供有效供给、品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能动性,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模式的同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降低落后行业企业产业升级的资金成本和要素成本,使供给结构能够动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产业调整和科技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二、政府支持创新引导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有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才能成为创新。[6]因此,政府顶层制度创新在设计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将创新置于新发展需要中,迎合工业技术和产业调整,实践经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的同时实现竞争性的技术成果转化。

1.政府通过扶持科技创新主体助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包含个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直接主体,也包含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等间接主体。在创新进步人才奖励方面,政府设置人才引进政策,为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安家补贴;在科研重大选题上,以政府主导科研院所和高校申请的方式为创新主体注资。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需求为指导的技术研发机制,将高校与企业共建研究院直接服务企业,进而推动个体企业技术增长服务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的市场发展促进了各主体主观的能动性,而政府通过现代化治理手段为科技研发成果判断、科技民用概率、知识产权体系法规完善等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引擎作用保驾护航。

2.政府作用于市场体制创新实现科技创新驱动。通过建立科技专利的商品市场化体系实现技术的民用和商用普及,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便捷的技术转化手段。通过对技术的金融支持和证券化,建立纳斯达克类科创板和创业板类型募资渠道与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以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创造高科技产品的规模化,降低边际成本。正是市场化的深化和上述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有效作用,催生出上世纪末发达国家高技术创新大潮。[7]通过市场主动选择企业,政府政策扶持企业,发挥市场对科技成果的评判和淘汰机制,以扶持成长期的科技类小微企业发展。

3.政府提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服务科技创新。弗里曼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管理绩效:日本的经验》提出:技术创新体系的四个构成要素包括政府的政策、教育培训、企业及其研究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作为科技创新外部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在服务各创新主体时主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完善,包括建立共享信息数据库、数据处理中心、电子图书馆、电子通信网络等商业措施。由于政府制度性资源的补充与市场经济技术资源相匹配,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优势将更加明显,甚至会出现区域化科创中心聚集的现象。

三、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企业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通过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政企分离,形成具备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竞争的企业制度,能高效的参与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营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存在两大内部优势(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和国有企业组织优势)和两大外部优势(国有资本优势和国家支持优势)。将国有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优势转化为国内宏观经济协调和国际市场竞争,体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的优势。

1.内部优势

(1)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政治优势。从企业的社会属性看,中国国有企业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使命。与私有制为主的个人企业追求个人利益不同,国有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发展,能够承担经济和社会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和支柱行业的筹划费用和能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能考虑宏观产业发展要素,在参与市场有效竞争的同时,能完善私有企业不愿意提供的就业、环保、抢险救灾等公共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2)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组织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能够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活力,并能进一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8]可见,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发挥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能够突出和强化人民主体地位,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最广大人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新发展模势。

2.外部优势

(1)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资本优势。资本优势是国有企业的强项,国有企业以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参与市场,成为国民经济中参与主体的中流砥柱。其“国有资本优势”,能够使其迅速形成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当的资本竞争力,并能迅速抢占市场。同时,国有企业在所有支柱行业中均起到重要支撑,在第一产业的钢铁、有色、机械、冶金、化学、纺织,在第二产业的机械、电子、白色家电等重要产业中,国有资本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占多数,超过行业总产值的50%以上。(2)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国家优势。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国家优势,从所有权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提高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基础公共服务能力。从保护民族工业来看,资本全球化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凭借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恶性购买和垄断中国民族工业企业,老牌民企国货因技术、质量等因素无法应对冲击,需国有企业进行优质国家资产保护。

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增长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在资源配置中优化资源配置效能、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的资源重新配置方式。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约因素涉及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和机制。[9]因此,新发展理念下,在科技创新带动和打破分割市场的助力下,完善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使之成为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保证经济平稳有序增长,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

1.政府通过完善政策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宏观政策,政府通过营造平等的市场营商环境,消除要素获取的所有制和规模歧视以及经营特权许可机制,打破国有企业竞争性行业垄断和地方产业保护壁垒,优化要素增量和存量结构,推动土地流传制度变革,加快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废除落户障碍,提供劳动力市场自由流转,健全金融要素,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在区分的同时进行优化协调,实现权责清晰的要素调配方式,引导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进而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改变要素市场扭曲。通过制度化宏观政策预期管理,保障要素市场的自由配置,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活力持续。

2.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在生产要素的选择上进行市场环境和增量结构的考量,尤其在技术要素应用上根据其所在行业比较优势和自身的要素禀赋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市场配套。采取知识产权市场的专利购买和相应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实现资本与技术要素的耦合,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产品附加值,使技术要素、人才要素与市场机制相契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激励和人才激励下的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长。

3.人才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变量是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动力,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对这两个变量进行调整,目前我国劳动力负增长现状使得单一依靠全要素的生产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而劳动人口的素质和劳动熟练度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因此,在劳动力要素完善上,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将计划生育导致的迅速减少的青年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促使其向高生产率行业转化。同时,强化职业教育力度和职业培训奖励,以学费补贴和个税退税等方式丰富劳动力职业技能与时俱进,满足经济增长要求。

4.要素市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性失调导致要素市场的市场机制不完善。要素市场交易过程存在各种透明的市场准入壁垒、不明确的退出机制、要素交易限制、价格锁定机制等障碍,在完善市场竞争性的基础上对电力、水利、民航、电信、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要素自由流通,实现要素跨所有制、跨行业、跨产业的新配置方式,缩小彼此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形成要素市场自由竞争,为全要素重新配置创造更加便利的制度条件。

五、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表现为精准扶贫保证社会公平的优势、区域协调经济平衡发展的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优势。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性会促使市场经济主体经营短视难以可持续发展、拉大收入差距,在全体、全局、全要素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经济建设中,政府有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结合”中,融入和生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和规定。所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下,政府要发挥积极有为优势,完善政府职能的同时在整体资源配置引导过程中落实宏观调控,进行长期规划和产业布局,在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公平、完善市场法制等基础上进行市场监管和秩序维护,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要素供给优势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画与话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