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马可·奥勒留按本性生活思想的比较研究

2022-11-24 10:50王智敏周青龙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本性本真庄子

王智敏,周青龙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庄子与奥勒留都主张按本性生活,但是二人对本性的看法并不相同。庄子认为人之本性就是“逍遥”,由心生活;奥勒留认为按本性生活应该各司其职,即人应该基于当下的客观条件,完成自己的人生角色。学界一般将对二人的比较涵盖在道家与斯多亚学派的比较之中,故本文亦是基于前人对道家与斯多亚学派的研究基础上进行。

一、马可·奥勒留的本性生活

(一)宇宙理性

奥勒留认为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就在于宇宙理性。“宇宙是一种混乱,一种各种事物的相互缠结和分散,又或者是一种统一、秩序和神意。……倘若后者是真实的,我便会毅然决然地崇拜并且坚定地信任那主宰。”[1](P88)他认为宇宙理性与逻各斯的内涵一致,万物都处于秩序与规律中。一切事物都是秩序的,是事先预定好的。因此,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应感到惊讶。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万物一也,万事同也。既然人与事物都处在宇宙理性之中,那么所有举止都是符合本性的,这已经是在按本性生活了。

人们可以看见现在的一切,也能看见这一切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所有事物的过去、正在或即将的发生都有迹可循,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系统与形式。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重回混沌,不论是伟大的历史人物还是渺小的小人物,最终的归宿都是混沌。

万物的尽头也是万物的始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构成了历史,然俯瞰一切,本性未改,道通为一。综上可知,宇宙理性与“道”是相似的,万物皆在它们的规则下运行流转,所以,“标准”不是人可以制定的。

(二)道德准则与人的理性

“不必在意他人言行,我定要跟随、追寻善,如同黄金、绿宝石和紫袍总会说:无论其他人做什么、说什么,我一定还是那绿宝石,还依然保持着我的色彩。”[1](P110)奥勒留每一卷都有写到“本性”,他不断告诫自己不要遗失本性。他认为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万物各有其模样、安排,不论外界如何判定,它依然是它。其存在的意义与作用,也不必刻意追寻。

“奥勒留认为一切都在‘Nature’可控的范围,所以才会有在任何境况里都可以接受的心态。‘这样的决心说明他是一个听从命运指导的人,尽管他痴迷着哲学,但不曾忘记履行自己的责任’,即我们即便无法控制‘Nature’会将什么给予我们,但我们仍能控制自身对‘Nature’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的态度。”[2]人应该过合乎本性的生活,不要追逐外界欲望。一切令人痛苦的原因在于自身,其源头是“意见”。这是他人的意见,更是自身的意见。因此,要正确使用自己的理解力,回归内心,用本性客观对待、认识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奥勒留在书中所言皆是万物流转,无物不变。深入思索方知,这不仅是他对万物变化原因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的思索。他通过对流变的思考一步步找到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三)本真生活

“奥勒留认为人的痛苦来源于欲望,是人对身外之物的过度追求而产生的。然而,他同样认为借助本性可以消除痛苦。痛苦是恶的,是不好的,但因为人拥有本性的力量,所以可以阻挡任何扰乱自身心智与灵魂的欲望。人借助本性的力量守护住灵魂和心智的安宁和平静,这是本性的力量范围。在此范围内,人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调节,不断反省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身,达到心灵的宁静,即获得幸福。”[3]这既是奥勒留的幸福观,也是他追求本性生活的实践方法。他通过这种方法获得幸福,化解压力,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与祥和,使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螺旋式上升。

奥勒留认为此刻该做的是顺其自然本性,“对生者而言,死是必然的;对死者而言,生是必然的。所以不要悲伤于无法逃避的事。”我们活在当下,就应该好好地生活,而幸福就在于生活。[4](P35)按本性生活的方式是获得幸福的具体而明晰的途径。

二、庄子的“逍遥”人生

(一)有用与无用之辩

庄子认为事物有用与无用由角度造成。惠施因大葫芦既不能做成水瓢,也不能盛水,便断定其无用。而庄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6](P6)惠施又说大树枝干弯曲,无法修饰,既不能用来修缮器物,也不能作木柴,实在无用。庄子回应:你觉得在你家里无用为何不将它移植于郊外,这样既可以为路上行人提供荫蔽,又可以供来往的路人倚靠休息。庄子认为断定有用与无用如果只从一个固定的思路、角度得到的结论是片面的,这种“标准”不是绝对客观的。他不认同这种“标准”。

世人常言的“标准”在庄子看来不是真正的“标准”,它会因角度不同,主体不一,产生不同的判定。庄子认为宇宙间不存在绝对客观的“标准”。若定要有“标准”,那只能说“道”即标准。人作为万物的部分,无需刻意贴合,只需顺而行之,此便是“标准”言行相贴合。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合乎于道的,有用与无用不过是大小之境而已,大的境界之上依然有更大的境界,以小见大与以大观小都与“道”背离。万物自有其归处,且人亦在万物之中,因此不能用人的标准去判定物用。

(二)齐物

“物无非彼,……。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6](P11)“比较”产生不同,继而出现“标准”。继而,庄子提出了“道通为一”的思想:“物固有所然,……,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6](P11)他认为物或者人的价值从道的境界去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最初原始状态下,化去经验知识所赋予给世间的一切的价值的条件下,万物都没有性质与功能的界定。化去了人的主观判断之后,万物齐同。他认为,在道的境界没有高低、有用与无用之分,若硬要进行比较,会产生抬高自身贬低对方的结果,进而做出有用与无用的判断。所以,物用的“标准”本质是比较,是主观的,不必以世俗的“标准”去行动与判断。

可见,庄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合乎“道”的,万物不因主体、立场与角度而有高低之分。以道观之,抛去人所赋予万物的性质、功能与效用,万物即万物。因此,人由“心”所言所行都是符合“道”的,由“心”度过一生才真正符合“道”,才能达到“逍遥”境界。既然一切都在“道”的“标准”下进行,人应该选择由“心”生活,实现逍遥,不负生命。

三、按本性生活的践行方式比较

(一)相同之处

首先,二人均认为“标准”不应该由人来界定。对于物用,认为万物皆有归处,事与物的价值不应该由人的定义去评价。人是万物的组成部分,地位平等,不可一切评定都以人为主。奥勒留的宇宙理性与庄子的齐物在某方面亦有相同之处,即万物从宇宙来看其本源为一,本质亦相同。其次,二人均不主张强求获得“道”(宇宙理性)。“道”(宇宙理性)是存在着的,但它已然超出人可以掌握的范围。所以,他们都从立于己、立于人的角度去推断“齐物”的思想。相较于问“道”(宇宙理性),更加注重自身的修行。二人虽然互不相识,但在知识、内心与追求本真上实现了共鸣。最后,二人都能在复杂世界生活中以“不动心”面对一切变化,追求精神上绝对自由。[7]这是他们认同的人生追求。现实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但精神层面不存在限制。所以,追求“逍遥”与“德性生活”的实质是个体实现自由的过程,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

(二)不同之处

第一,宇宙理性与“道”既相似又有所不同。宇宙理性与逻各斯内涵重叠,即含有规律、秩序之意,同样“道”也有相同内涵;但相较于“道”的抽象,斯多亚学派的学者更认同宇宙理性是“纯火”(PURE FLAME),是物质的。如:虽然他们都强调不能过分追求欲望,但对于“欲望”与“知识”的看法截然不同。庄子认为混沌状态下无知、无识、无欲、无求,才是人最好的状态,人们开通七窍后,便会有知、有识、有欲、有求,混沌状态便消失了,本性也被知识心遮蔽。所以,庄子对学习知识怀着质疑,认为罪恶或者说人的不幸福,不快乐,不自由,根源就在于“知识”。奥勒留也强调不要过度追求知识,但他崇尚知识,认为知识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更不能因此而蒙蔽本性。他始终坚持知识才是世人该追求和信仰的。

对待知识的不同观点就如同对“道”和宇宙理性的曲解。斯多亚学派认为宇宙理性是物质的,它就是标准,是规律,是可以具体化的,人们追寻它是为了使自己可以更好的生活;庄子则秉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道”包含标准,包含规律,是形而上的,人的好的生活就是追寻“道”。因此,二人按本性生活的出发点不同,庄子是自下向上分析按本性生活的原因,而奥勒留则是自上而下。

第二, 二人对于生命的看法不同。庄子虽不在意生死,但强调人的自由与洒脱,主张人要逍遥过完此生。奥勒留认为本性高于一切,包括生命。他在《沉思录》中表露出把对自然规律的履行视作必须完成的责任和义务;把孝敬父母,敬重兄长,热爱人类,忠于祖国与对自然规律履行的义务联系起来。[8]他认为,倘若无法按本性生活,也绝不过违背本性的生活,自杀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第三, 对于个体看法的不同。庄子极力追求逍遥,认为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个体有自己的世界、小宇宙,自己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者,只要自己快乐便好,不需要在意大的背景与环境。奥勒留认为, “每个人都是国家组成的一块碎片,使自己的灵魂与融为一体的各个理性动物的灵魂区分开来。”[1](P53)人不可脱离整体而独立生活。所以,奥勒留的按本性生活不是脱离群体的随心所欲,而是在符合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再遵循本性去生活。

综上所述,奥勒留追求的本真侧重于客观环境,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注重人的社会生活,是在不影响社会生活条件下追求本真。庄子追求的本真侧重于主观感受,是理想化的、无暇的,更注重人的情感,追求情感安宁。二人的学说虽然有相通,但在践行上不同。纵观当下,社会各界都倡导追求本真、逍遥,但庄子的逍遥过于理想化,终究难以实现。尽管我们期望实现庄子的本真生活,但现实指明奥勒留对本真生活的践行更具有可行性。虽然受到限制,但各司其职,也能实现本真生活。

猜你喜欢
本性本真庄子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粽子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