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翠莲(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怡邻幼儿园)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也是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转折,幼小衔接对幼儿心理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真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慢慢适应并逐步融入小学生活。如何保障幼小衔接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已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热议的话题之一。因此,在规范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科学方式,突出课程游戏化的渗透和创新,营造优质的幼儿教育氛围,推动幼儿园教育特色的塑造。尤其是在幼儿科学领域的启蒙方面,更应当遵循课程游戏化的要求,竭力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场景,使科学活动通过游戏载体融入生活,实现寓教于乐的培育效果。
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及特点,应立足于质量的高度审视和分析,尤其要以幼儿获得完整经验的视角去分析。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即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于生活,通过生动、有趣、多样的游戏方式,推动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融入。众所周知,探索与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和培养幼儿建立联系的能力。幼儿园要积极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与体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各种玩具感知、了解,并加深对事物关系与现象的理解。课程游戏化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情境性。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程游戏化应当以幼儿的经验为导向,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丰富课程游戏环境和模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赋予其浓厚的情境性。第二,趣味性。游戏自身的特点适应了幼儿的天性,我们可以借助其优势促进预定目标的实现,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热情和趣味,营造轻松愉悦的课程氛围,让幼儿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第三,全人性。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个体均包含了语言、逻辑、空间、人际等诸多智能,因此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中,也应关注个体差异,以多种智能综合同步培育的方式,促进幼儿综合成长。第四,沉浸性。课程游戏作为一种认知启蒙方式,要求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情境之中,保持“沉浸”的良好状态,通过游戏载体的贯穿和引导,使幼儿能够获得优质的活动体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课程游戏化融入幼小衔接教育,符合幼儿成长特点和教育需求,有助于实现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尤其是课程游戏化的优势功能,可以为幼小衔接提供新鲜血液,为幼儿园教育拓展更大空间,改善传统的“小学化”倾向。由此可见,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应遵循幼小衔接的基本要求,这是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要通过课程游戏化丰富科学教学模式,打造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课程游戏化旨在强调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科学内容,使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启蒙和沉淀,构建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的路径。幼儿教师作为科学教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把握好游戏教学的出发点,将游戏活动贯穿于科学教学中,用游戏呈现新知、展示内容、培育思维,让源于生活的游戏成为开启幼儿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帮助幼儿在课程游戏中探寻更多的科学道理,建立科学思维的启蒙体系,并在科学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基于长期的教育实践可知,课程游戏化与幼小衔接均属于热点问题,而如何挖掘两者之间的协同价值,保持幼儿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值得幼教领域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通常会存在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上的差异,因此,实现幼小衔接成了融合二者的前提条件。幼儿思维活跃,其记忆能力、感知事物能力的高低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就得富有趣味性。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的教学内容趣味性减少,更多地偏向于富有逻辑性、直观性、抽象性的知识,这让幼儿对此难以适应,所以其主观能动性往往会变得很低。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关注氛围的营造,特别是受制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和缺乏学习的稳定性,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才能真正适应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小衔接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探索科学”的主题教学活动中,为创设良好的游戏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预先投入丰富的彩色小卡片,在卡片上印制动物、植物等丰富的图样,再配以相关的文字介绍内容,包括名称、类别等信息。随后,组织幼儿进入科学活动区域,设置“搜集卡片”的游戏活动,教师在其中扮演游戏的“指挥官”,让幼儿根据游戏活动指令搜索相应的卡片,如“看谁先找到可爱的兔子”,并为首先找到的幼儿颁发一颗小贴纸,从而构建具备竞争意识的游戏氛围。如果幼儿能够说出兔子的特点或者生活习惯,则可以再获得一颗。这种游戏氛围的创设,可以提升教学活动质量,并有效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
以往的学前教育,通常会过度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幼儿自身的培养需求,导致“小学化”倾向性的出现。这种理念不符合幼儿成长的客观要求,势必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为了更好地提升科学教学效率,掌握幼儿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幼儿教师应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丰富多元的科学活动取代传统的知识传导,帮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启发。
幼儿科学游戏可使幼儿在“动”中思考,从“动”中获取知识。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需保持对游戏的创新意识,创新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使之更具新颖性和丰富性。科学家迈克尔·谢尔曼曾指出:“让科学普及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就像玩游戏一样,一旦你学会了游戏规则,就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同乐。”事实上,幼儿本身就是天生的游戏家,他们尝试着在游戏中体验、发现及探究。以“沉浮”实验为例,教师不需直接向幼儿灌输理论,而可以以生活中的实物来探讨“它”会不会沉,如“铁的东西在水中会沉吗?”幼儿在探究中可以发现,铁船不会沉但铁块会沉,正向放的船不会沉但翻过来放会沉。由此,他们可以明白:改变物品的形状对浮力有直接的影响,而浮在水面的东西也可以受重量的影响下沉,等等。并且,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动手制作,利用思考、观察及动手等环节的衔接,可以全面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游戏中的“自身体验法”,能让幼儿感受到趣味性和启发性,充分享受学习的自由和快乐。
在幼儿园阶段,课程游戏化已经逐步深入幼儿游戏和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模式。在课程游戏化科学游戏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以让每个幼儿都能从不同角度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时,要注意对“特殊孩子”进行个别指导,用更多的耐心和方法关注他们,让他们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跟上同龄人,使其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慢慢“蹲下身来”,走进幼儿的内心。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向小学阶段过渡,需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法,从而缓解其突如其来的不适应感和陌生感。幼儿阶段的科学教学主要是以游戏方式呈现,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参与性。教师在游戏环境中完成知识的传达,让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教学实现有机融合,这也与新课改中强调的“寓教于乐”理念相一致。同时,要想全面彰显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不可或缺。教师尤其要关注每名幼儿的体验及感受,根据幼儿的个性需求设计游戏活动及开展评价。
以大班“摩擦起电”科学游戏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做好材料投入,包括塑料尺、碎纸屑、泡沫渣、小石头等。随后,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先让幼儿将塑料尺放在碎纸屑上,两者并没起反应;而将尺子与丝绸进行摩擦后,碎纸屑就被塑料尺轻松地吸起来。在评价中,教师要以幼儿自主思考为中心,让幼儿观察和思考科学游戏全过程,观察塑料尺摩擦的时间与吸取碎纸屑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了解幼儿能否掌握其中的规律。最后在讨论与引导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向幼儿阐述摩擦起电的原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幼儿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游戏的内涵,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幼儿的学习认知特点与其年龄密切相关,教师应据此“因人施教”。例如:对小班幼儿可着重加强其认识图形和感知音乐等具体思维的锻炼,对大班幼儿则可侧重于其逻辑性思维的建构与发展。幼小衔接亦是如此,也要遵从幼儿成长规律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课程游戏化适应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在幼小衔接方面,幼儿园应利用课程游戏化理念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科学启发幼儿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以解决幼儿园传统科学教学中的“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