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源(江苏: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溧水分校)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对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说到创新教育,有两个问题不可回避——合作与竞争。从大处说,这两个是人生在世的亘古命题;从实际教学过程来说,合作与竞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相伴相随而又互相碰撞。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鼓励学生注重分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又不断地激励学生互相竞争,在竞争中互相超越,提升自己。但是当合作和竞争在学习过程中碰撞得过于激烈,甚至影响学习气氛和班级团结的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耐心处理,巧妙化解。
因此,在科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是一个非智力因素、非知识性教学内容,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个科学教学和德育共同面对的话题。
在二年级科学课中,科学教师在教学《车轮》一课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后组织了一次小车滑行大赛。不固定材料种类,分小组设计、制作小车,用以参加比赛,制作好的小车从固定好的斜坡上滑行下来,以滑行距离的长短决定冠军的归属。为了避免比赛出现不公平现象,对小车的重量做出了限制,并一再说明,不得使用成品小车或玩具车。学生一致同意,并约定下周比赛时间。
第二周的比赛日中,大家分组拿出自己的小车参加比赛。小车五花八门。除了大多数瓶盖车轮小车外还出现了硬纸壳车轮、橡胶球车轮、胶带车轮等等。经过一轮激烈的小车滑行大赛,一辆叫“大脚怪”的小车脱颖而出,以超过别的小车一倍距离的成绩稳获冠军,滑行距离达到16米。
这辆小车的主人是罗同学小队。细看这辆小车,四个巨大的车轮着实吸引大家的眼球,那是四个废弃的光盘制作而成。车轮不仅尺寸巨大,而且非常薄,在体育场的地面上滑行起来阻力很小,搭配牙膏盒制作的轻质车身,因此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罗同学小队手捧小车拍照纪念,并接受了全班的掌声。
不过面对失败还是有很多小队心有不甘,有些小队甚至悻悻地将自己的小车扔进了垃圾箱。
这样可不行啊,教师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就此结束,可能会伤害更多学生的创造热情。于是教师宣布:大家可以继续改进自己的小车,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一周之后继续第二轮小车滑行大赛。一阵欢呼声中,大家抱着自己的小车又高高兴兴地回去准备了。
到了比赛日,大家抱着自己的小车,来到比赛场地,看来这次大家准备得很充分,不仅车轮五花八门,连车身也各式各样,不仅有牙膏盒制作的立方体车身,还有奶粉罐制作的柱形车身、硬纸板做成的锥形车身……
比赛过程激烈异常,大家的成绩都有明显提升,但是都没有突破罗同学的16 米大关,直到吴同学的小车登场。吴同学是一名女生,她的小队拿上来一辆同样是光盘做车轮的小车,不同的是,她们用塑料可乐瓶做了车身。这辆黑马车一鸣惊人,凭借光盘车轮和流线型的可乐瓶车身创下了18米的新纪录。
顿时,有欢呼的、有抗议的,一下子体育馆里炸开了锅。大家自动分成两个阵营:一派强烈“抗议”,因为吴同学“盗版”了前冠军的光盘车轮创意,胜之不武;一派力挺吴同学,认为赢了就是赢了,实至名归。
虽然比赛结束了,但争论却愈演愈烈。发展到班上学生互相站队、互相孤立,严重影响到班级团结和学习氛围。看来,是时候该教师出马了。
为此,我们专门举办了一次班队活动,就此事进行了辩论。首先我们肯定了,罗同学第一次使用光盘车轮的创意,同时也肯定了吴同学小队做出的改进。分析了为什么罗同学在第二次比赛中没有改进自己的赛车(罗同学承认因为第一次比赛领先太多,他觉得不会有人超越,因此第二次比赛并没有改进赛车),认识到自身的不思进取是丢掉冠军的主要原因,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同时请吴同学介绍她们的改进过程,她们介绍,她们不仅借鉴了罗同学的光盘车轮,还尝试了各种车身,经过多次尝试,才选择了流线型的可乐瓶车身,最后一举获胜。吴同学感谢了罗同学的创意,并建议将她们的车取名叫大脚怪2号,致敬罗同学的大脚怪1号。
教师带领大家分享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其实在爱迪生之前已经有电灯了,只是寿命很短,爱迪生不断实验、改进,才最终发明了实用电灯。最后经过辩论和开导,罗同学和吴同学冰释前嫌,班上也恢复了平静。
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我觉得教育并没有结束。我们又组织了第三次小车大赛,不仅设置最远距离的滑行冠军,还设置了外形创意冠军、色彩搭配冠军……建议各小组找各自欣赏的小组合作,集中更多爱好相同的同学的力量,改进各自的小车。罗同学小组和吴同学小组竟然合作了,果然是不打不相识啊。
第三次比赛就更热闹了,场地上欢声笑语,还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呼和惊叫声。一辆辆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小车纷纷登场。
最后,罗同学和吴同学小组强强联手,不仅改进了车身还改进了车轴和车身配重,创下了21 米多的新纪录。其他奖项也通过投票决出了冠、亚、季军,学生的创意小车也和它们的创造者一起合影纪念,最后收藏在了实验室展示柜里。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合作,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互相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的快乐,互相借鉴的有效学习方法。
竞争,则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一种积极上进、不断完善自我的氛围。如何巧妙处理合作与竞争,这只靠理论说教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了,尤其是1~2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合作意识的萌动,往往就是从一个个游戏开始的,就如同草原上小狮子一起打闹,就是它们日后合作围猎的基本训练。因此,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可合作性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平台、更加宽松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如本案例,小车大赛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游戏活动,学生不需要考虑条条框框,不需要担心成绩,就可以更加大胆地去思考、去动手、去交流、去争论,最后综合大家的长处和意见,来发展自己。因此,积极有趣的合作活动是让学生保持合作兴趣的最好措施。
学生的个性差异大,有些学生天生表现欲望很强,善于自己表现而不乐于同别人交流,合作意识弱,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旁提供经常性的指导甚至是开导,让他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合作氛围。
在本案例中,罗同学在第一次获得冠军后,不再继续深入合作,吸取别人的长处来提升自己,而是将失败归咎于对手的超越,觉得是自己被“盗版”了,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提供方法指导,打开他的心结,指导他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综合、归纳同学的建议和优点,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参与竞争,加强合作。
学生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碰撞,甚至是摩擦。我们不应回避这些问题,相反,应该珍惜这些碰撞和摩擦。有碰撞才有火花,有摩擦才有热情,我们应该把握这些学习时机,运用教育智慧,在碰撞和摩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本案例中,罗同学和吴同学的大脚怪之争,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在这次摩擦中,我们让学生了解到模仿不等于创新,但是创新从来都不排斥模仿。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从模仿到改进,再到创新,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手的长处,甚至与对手合作,也是提高自己。所谓不打不相识,竞争的更高境界就是合作。
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失去了良性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也将难以有效落实。本案例中第一次小车大赛应该是一次失败的比赛,因为教师只是单纯地以滑行距离为标准,全班只能诞生一个冠军。更多的参赛者无法获得应有的肯定和评价,因此在比赛后,他们感觉自己是失败的,顿生挫败感,甚至将自己辛苦制作的作品扔进垃圾桶。
评价不能只是沿用“一把尺子”“统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模式,而是要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
在教师组织的第三次小车大赛中,就关注到了这一问题,除了设置滑行冠军外,还根据前两次的情况,结合更多学生的优点,设置了适合他们兴趣的外形创意冠军、色彩搭配冠军……让更多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肯定的评价。
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合作中也可以竞争,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一个人的独行或许能更快,但是更多人同行,一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