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的策略

2022-11-24 07:40朱双乾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语篇课外阅读

朱双乾

双减政策出台后,减负成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减负不但不能降低教学质量,而且要在减负的同时设法增效,这就对每一位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双减背景下,教师可通过课内外阅读整合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从课内走向课外,融合输出、厚积薄发,实现学科知识的迁移。[1]

一、课内阅读——掌握策略,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课内阅读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再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深层含义,实现读、思、用、想结合,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创新的能力,在提高阅读技能的同时,提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首先是读前阶段:预测文本,聚焦主题。“聚焦主题”是语篇教学探究的初始环节,这一阶段教学要求教师精准把握学生所具备的与该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引领,创设导入情境,让学生有内容可表达,有经验可分享,有兴致去参与。学生本身具备的生活经验和对话题的浓厚兴趣,将成为学生学习该主题文章持久的内在动力源泉。

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医护话题成为全球热点,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下称“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Seeing the doctor”一课由一段关于“the novel corona virus”的视频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医疗”这个话题,进而聚焦本节课的主题“Seeing the doctor”(看病),这是一个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可讨论度很高的话题。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再进行相关主题的讨论(free talk),可以快速激活已有知识,高效融入文本主题。笔者还将生活经验与书本内容结合起来,追问学生生病时喝温水还是冷水,是否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等问题,启发学生辩证思考生病时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并追问原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笔者简约而不简单的“free talk”活动,一下子将本节课的主题固定在“看病”这个话题上。

其次是读中阶段:精泛结合,深入主题。“深入主题”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一部分学习活动主要是围绕主题意义,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细节内容,捕捉相关信息线索,获取语篇内在含义,进而对该主题进行深层的认知研究。在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既不能对整篇课文阅读材料笼统地一带而过,同样也不能对每一句话进行精读分析,要做好两者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而高效的阅读方法。

如文本中的“Su Hai’s illness”显然是精读的部分,这部分文本也第一次出现了重点句型“How do you feel now? I feel... What should you do? You should....”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以精读为主,帮助学生读。第二部分是“Mike’s illness”,此时学生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已经对“Seeing the doctor”这个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初步理解询问病情和给出建议的重点句型,因此教学活动可以以泛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Medical Record(病历)主题学习。

最后是读后阶段:文本延伸,体悟主题。“体悟主题”是主题意义视域下语篇教学研究的深化部分,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是在语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延伸,鼓励学生联系个人实际进行自我表达,从而彰显出学生对语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的理解,实现主题意义视域下语篇教学研究的育人价值。

作为整节课的尾声,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输出活动的延伸,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单元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思考如何在主题意义视域下设计相匹配的输出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运用其中,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能力。

二、课外阅读——聚焦话题,体现内外深度融合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以单元主题内容或是单元内容的某一方面为依据,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在补充课外阅读内容时,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两相权衡选择最为恰当的阅读材料,以此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满足学生多种阅读需求,继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2]

其一是基于单元主题,补充教材内容。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往往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要适时拓展阅读,补充课外知识。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 “Dreams”一课时,笔者选择了绘本Teddy Bear’s Dreams作为补充。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后,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篇阅读能力,因此笔者就提供给学生一些额外的语篇材料,作为本单元的课外阅读拓展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寻找Teddy Bear的梦想,阅读完成后还组织学生通过表演展示Teddy Bear的梦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语言能力的实践和巩固机会。

其二是基于语法难点,突破课内知识。教学重难点能否成功突破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而要学生掌握好核心知识总是会不断遇到困难,机械的操练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降低学习兴趣,也难以达到灵活运用相关语言知识的目的,反之学生如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The King’s new clothes”一课最大的难点就是一般过去时,并且这个时态也将伴随学生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教学这一单元后进行了“《轻松英语名作欣赏》”的整本书阅读拓展,选择了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开展整本书阅读,当然笔者选择的是这本书的青少年读本,相比原著,青少年读本在保留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选择了更符合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语言。由于这本书是讲述一个故事,因此情节中有大量的一般过去时态,这正与我们本册教材的难点不谋而合。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不断地加深对一般过去时印象,对这一时态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对过去时态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

其三是基于单元文化主题,关注人文修养提升。每单元的Culture time板块围绕本单元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各国文化的介绍材料,较常见的是英美文化比较、中西方国家文化比较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人文修养,但往往在教材中这一板块的篇幅较短,很多教师会快速带过,然而这一板块的学习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化差异,提高语用能力。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实践,也就意味着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这也正好给教师进行文化板块专题阅读拓展的机会。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Chinese New Year”一课后,笔者就额外给学生提供了Lanter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也提供了如Thanksgiving Day,Halloween等西方传统节日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后自己设计、绘制思维导图,从“when、What、Why、How”等角度介绍这些节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完成任务,不仅实践运用了课内学习的语言知识,而且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进行课内外阅读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课内外阅读融合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也将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语篇课外阅读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Coursebook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