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君臣观与忠德观

2022-11-24 05:11桑东辉
关键词:君臣诸子中华书局

桑东辉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国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在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上,君臣观与忠德观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道德观念。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君臣观就会催生什么样的忠德观。围绕君臣观和忠德观的讨论,在由姬周分封制向秦汉郡县制进行社会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并成为理论热点。为了迎合这种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需要,诸子百家纷纷就君臣关系和忠君道德发表自己的观点。《管子》一书围绕君臣观和忠德观也进行了深入系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对于《管子》的君臣观,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裴传永、孙希国在《〈管子〉的君臣观初探》(《管子学刊》1998年第1期)中主要从关系论、素养论、分工论等三个方面阐析了《管子》的君臣观。杨玲的《〈管子〉和〈韩非子〉君臣观比较》(《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以君臣观为基点,从对比的角度对《管子》与《韩非子》的思想进行了异同辨析。王屾的《〈管子〉中的君臣“定位”与政治心理根据》(《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5期)则立足君臣定位,对《管子》的君臣关系及背后的政治心理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柴永昌的《〈管子〉“君臣篇”的领导思想探索》(《管子学刊》2015年第2期)、陈星辰的《管子关于君臣的管理智慧》(《第十一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分别从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的角度深入挖掘《管子》君臣观的深刻内涵及当代价值。

至于《管子》的忠德观,在王子今、孔祥安、欧阳辉纯等学者出版的忠德研究专著①参见王子今:《“忠”观念研究—一种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演变》,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孔祥安、何雪芹:《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2018年;欧阳辉纯:《传统儒家忠德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中都很少论及。日本学者佐藤将之在《中国古代的“忠”论研究》(中国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0年)中,虽然数次提到《管子》论“忠”,但散见在相关部分,并没有专门系统论述《管子》之忠。山东大学的王成教授是研究忠德的学者中对《管子》忠德较为重视的一位学者。在其《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一书中,专门列有“杂家忠思想”部分,并将《管子》作为杂家学派的代表作而系统梳理了《管子》中的34处“忠”,辨析《管子》“忠”的内涵。①王成:《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87-92页。王成教授还在《〈管子〉忠思想研究》一文中,深入分析了《管子》忠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正是战国时期呼唤“大一统”的社会背景和忠德在春秋战国时期嬗变的学术基础,使得《管子》承担了“将忠思想向着更加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向推进一步”②王成、裴植:《〈管子〉忠思想研究》,《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第16页。的理论论证任务。

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讲,忠德观受制于君臣观,反过来,君臣观影响着忠德观。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管子》君臣观和忠德观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加深对《管子》思想的理解。

一、君臣观及等级秩序的构建

在中国历史上,社会观念的活跃和学术思想的争鸣始于春秋、大躁于战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关注社会秩序,对君臣、父子、上下、长幼、尊卑等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如卫国的石碏提出了“六顺说”和“六逆说”,即:“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③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3页。构建什么样的社会秩序特别是政治秩序,始终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和思想家等社会精英思考和辩论的焦点。以《管子》为代表的齐文化圈也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极大地深化了关于君臣关系和秩序构建的理论探讨。

(一)君臣名分的顺逆与等级秩序的构建

在对社会秩序的界定上,《管子》深受春秋时期石碏“六顺”、“六逆”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经”说。“所谓八经者何?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④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进而,对“八经”这种社会秩序的成败利弊进行了辩证分析,所谓“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⑤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在《管子》的语境中,所谓“经”就是靠“礼”来维系的一种秩序,因此要实现“八经”就得整饬“八礼”。“是故圣王饬此八礼,以导其民”,以使“八者各得其义”,即:“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下不倍上,臣不杀君,贱不踰贵,少不陵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的稳固社会秩序。概言之,“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踰越,少长贵贱不相踰越,故乱不生而患不作,故曰礼不可不谨也。”⑦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

如果说“八经”是涵盖君、臣、民的整个社会秩序和具有普遍性的礼制约束,那么,“七臣七主”则勾勒出君臣关系中的不同样态,并以“贬六扬一”的形式,⑧在《管子·七臣七主》中,高扬的是申主,贬抑的是惠主、侵主、芒主、劳主、振主、亡主。于臣,则高扬的是法臣,贬抑的是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奸臣、乱臣。其核心是告诫君王如何“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致力于君臣关系的名分之界定和秩序之构建。在《管子》看来,“君臣者,天地之位也”⑨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所谓“治道”就是“上令而下应,主行而臣从”⑩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君臣之道强调的是彼此和合,所谓“君臣道合”。这种“合”表现为“君以利和,臣以节信”,这样才能“上下无邪”。⑪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第48页,第48页,第48-49页,第258页,第258页,第177页。反之,如果违背了君臣道合,就会造成政治秩序的大乱,导致国家的覆败。即:“为人君者,倍道弃法,而好行私,谓之乱。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官以谄上,谓之腾。乱至则虐,腾至则北,四者有一至败,敌人谋之。”①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

(二)食禄利益的交换与君臣关系的本质

对于君臣之间关系的本质,《管子》也进行了冷静客观的理性分析,而不是一味地美化。某种程度上而言,《管子》继承了春秋时期普遍流行的君臣委质的食禄与服务关系。《左传》、《国语》多有关于“委质策名,有死无贰”的君臣关系表述,这种“委质策名”的君臣关系就是君赐予臣以食禄,臣报答君以忠勤的利益交换关系。这种思想观念在《管子》一书中也随处可见,如在《法法篇》中,提出“明君不以禄爵私所爱,忠臣不诬能以干爵禄”的主张;在《小匡篇》中,更是借鲍叔之口说出了“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做臣子的唯有以忠来回报君主的恩养。也就是说,君与臣之间实际上是一种赐予与被赐予、恩养与回报的关系,所谓“为人君者,廕德于人者也。为人臣者,仰生于上者也。为人上者,量功而食之以足;为人臣者,受任而处之以教。”②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③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这种关系在本质上而言,实际是一种利益计较关系,亦是一种契约交换关系。委质之质就是一种具体的契约形式。

在这种利益交换关系下的君臣关系必然给君和臣的心理带来一种利益权衡和利害计较心理。正如马克思无情地揭开了笼罩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上的温情脉脉面纱,揭露了赤裸裸金钱关系的社会本性一样,《管子》也无情地剥下了披在君臣关系上“天经地义”、“常道”、“常则”等神秘天道外衣,而暴露出赤裸裸的私心算计之本质。这种本质使得君主一方面以爵禄来吸引臣民为自己卖命,另一方面,当爵禄不足以使人们效忠的时候,又祭起了刑罚的大棒。用“胡萝卜+大棒”的赏罚二柄来软硬兼施,促使臣民乖乖就范,入其彀中。在《明法解》中,《管子》就毫不客气地指出君王以赏罚二柄来治民御下之术,毫不留情地剥去了明君忠臣的华丽外衣,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臣子对君主的忠和顺,并非出于爱而是出于畏的真实心理。其曰:“明主之治也,县爵禄以劝其民;民有利于上,故主有以使之;立刑罚以威其下,下有畏于上,故主有以牧之;故无爵禄则主无以劝民,无刑罚则主无以威众;故人臣之行理奉命者,非以爱主也,且以就利而避害也。百官之奉法无奸者,非以爱主也,欲以受爵禄而避罚也。”

(三)君臣之道的双向与事君有义的限度

既然君臣关系的本质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那么,臣对君的服从与效忠就必然是一种双向度的关系,所谓“为主而惠,……为臣下而忠”④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君德臣忠”⑤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反之,如果主不惠,君无德,则臣子就不必恪守忠君道德而愚忠效忠。这种双向度的君臣关系,在管仲的语境中就是“事君有义”。据《四称篇》记载,管仲在与齐桓公的对话中提出了“事君有义”的臣道。在管仲看来,所谓“有道之臣,委质为臣,不宾事左右,君知则仕,不知则已”。也就是说,“事君有义”不仅要“尽力于君”、“事君无二心”,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而且要知进退荣辱,秉承“君知则仕,不知则已”⑦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的底线。在管仲看来,君要坚守君道,臣也要坚守臣道。所谓“有道之君”就是要“敬其山川宗庙社稷,及至先故之大臣。收聚以忠而大富之,固其武臣,宣用其力”;⑧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而“有道之臣”则要“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居处则思义,语言则谋谟。动作则事,居国则富。处军则克,临难据事,虽死不悔。近君为拂,远君为辅。义以与交,廉以与处。临官则治,酒食则慈。不谤其君,不毁其辞。君若有过,进谏不疑。君若有忧,则臣服之”。⑨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当然,这个“事君有义”的臣道是服从于“君知则仕,不知则已”这个双向度前提的。

“事君有义”的“义”既体现等级制下的“礼义”之“宜”,所谓“君臣之际也,礼义者”,也包含了忠和义的意蕴,所谓“国虽强,令必忠以义”。⑩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君臣之间的“义”就是君守君道,臣尽臣职,是一种基于权利与义务的双向性基础上的君臣关系。如果君主破坏了这种规则,也就无所谓臣子之道。“为人君而不明君臣之义以正其臣,则臣不知于为臣之理以事其主矣,故曰:‘君不君,则臣不臣’。”⑪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75页,第163页,第323页,第328页,第342页,第102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02页,第330页。正是基于君臣之间双向度的“君惠臣忠”关系,《管子》极其重视君德,提出君王要善于任官分职,所谓“主画之,相守之”,要能够在管理国家时,“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这才是“上之道也”。反之,如果君王破坏了这种君道,哪怕是积极有为,也最终破坏了君臣之道,即“为人君者,下及官中之事,则有司不任”①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也就是说,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则天下治。反之,如果君不君,则臣不臣,也必然导致秩序大乱,所谓“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②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总之,《管子》强调的是“君善用其臣,臣善纳其忠也”③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这里的“善”字点明了君臣之道的根本,要求君臣各自谨守本分,不可越俎代庖,破坏君臣之间的规则。

二、忠德观及臣子之道的界定

自从春秋时期出现了作为道德德目的忠之后,忠德观就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重点,特别是随着君主权力的不断强化,忠德往往向忠君靠拢,成为政治伦理的核心。当然,在先秦时期,忠德还没有完全成为狭隘的忠君,仍包含了最高统治集团对社稷和人民的忠,包含了平等主体之间的忠,这些在《管子》一书中也有所体现。但作为战国中后期出现的思想巨著,无疑要顺应时代发展、回答时代对“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呼唤,因此,其忠德观也表现为向臣子忠君之臣德的转向。

(一)忠德践行主体的辨析

在忠德产生的春秋时期,作为“一种积极的对他人、对事业的态度”④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的忠并非如后世那样被狭隘地理解为忠君,而是一种无论是践行主体还是对象都是全含性的道德。也就是说,一切人都可以成为忠德的对象,同样其践行主体也是包括在下者、在上者和一切平等主体的。这种具有原初精神的忠德观在《管子》一书中仍有所体现。简言之,“《管子》所谓忠,也是竭诚之意。其忠德可用于上下左右一切社会关系,并非仅仅用于忠君。”⑤张锡勤等:《中国伦理思想通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45页。

如同《左传·桓公六年》所谓的“上思利民,忠也”、“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一样,《管子》也强调即便是最高统治者也要践行爱民利民之忠德。比如在《管子》看来,“有道之君”不仅要“敬其山川宗庙社稷”和善用大臣、武臣,更要“收聚以忠而大富之”。《管子》还将对大臣施行的这种“收聚以忠”且“富之”策略推扩到治理人民的层面,强调“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薄税敛,毋苟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君王对民的这种“忠爱”,实际上就是春秋时期所谓的“上思利民”的“忠于民”之忠,集中体现在“爱之利之,益之安之”⑦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上,集中体现在“质信极忠,严以有礼”上。君王忠爱于民,则民卷而怀之,所谓“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⑧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在《管子》看来,忠、信与仁、义一样,是王道的根本,是一种君王之德,即《管子·幼官》所谓的“身行仁义,服忠用信,则王”。佐藤将之从中观察到“作为‘取天下’的君德之‘忠信’与‘仁义’互补的情形”⑨佐藤将之:《中国古代的“忠”论研究》,中国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0年,第98页。。换言之,作为君主必须践行“上思利民”的忠德。君王不仅要牧民,更要养民、恤民,施行德政和忠义,所谓“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归其德而惠其义”⑩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管子》的君王对人民之忠还特别体现在君主要有智德上。在《管子》看来,君要有做君主的智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君王智慧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一种仁善,也就是说,这个为政治国的政治智慧必须是仁善、符合道德要求的,所谓“知善,人君也”⑪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具体而言,“为人上者,量功而食之以足”,“有道之君,正其德以莅民,而不言智能聪明;智能聪明者,下之职也,所以用智能聪明者,上之道也。”⑫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4页,第126页,第167页,第49页,第64页,第275页,第303页,第164页,第164页。这种将君王智慧定位在仁善上的君德实际就是一种智德。这种将人民作为子民来爱护的“上思利民”的政治智慧,换来的必然是人民的拥戴,统治的长治久安。所谓“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①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这也是双向度君臣关系之基础,唯有这样,才能使得臣民与君主同心同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管子》将这种君德归结为“先王之道”,即:“先王善与民为一体。与民为一体,则是以国守国,以民守民也,然则民不便为非矣。”②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

《管子》一书不仅传承了春秋时期的“上思利民”之忠,而且还弘扬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忠。据《小匡篇》记载,“桓公知天下小国诸侯之多与己也,于是又大施忠焉。可为忧者为之忧,可为谋者为之谋,可为动者为之动,伐谭莱而不有也,诸侯称仁焉。”这里虽然说的是诸侯霸主齐桓公,但他这种“施忠”行为无疑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忠德。尽管齐桓公是各诸侯盟国的霸主,但他与其他诸侯一样都是周天子治下的诸侯国君。他以“尊王攘夷”为己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无论是在齐国国内治国理政,还是在诸侯争霸中折冲樽俎,齐桓公都坚持“忠”的原则,对各诸侯国不断“施忠”。这种“施忠”体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提倡的“忠分则均”的公忠精神。即《国语·周语上》所谓的“忠所以分也”、“忠分则均”。《管子》继承了这种公忠精神,提出“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③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具体而言,就是“可为忧者为之忧,可为谋者为之谋,可为动者为之动”,这也类似于儒家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儒家的忠恕之道就是仁,《管子》的“施忠”之道也是仁。齐桓公不仅打败戎狄,迁邢、存卫,帮助被狄人灭亡的诸侯复国,而且还“伐谭莱而不有”,“诸侯称仁焉”。忠者,近乎仁者也。所谓“仁从中出,义从外作。”④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国语·周语下》曰:“忠自中。”韦昭注有言:“忠自中出。”同时,《管子》中的平等主体之忠不仅体现在忠恕之道上,还体现在忠信待人上。所谓“忠信者,交之庆也。”⑤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应把忠信等道德挂在嘴边,这样才能与他者建立和谐的关系。“言而语道德忠信孝弟者,此言无弃者。”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

作为西周封建制几于瓦解、君主专制的秦帝国即将创立的前夜,战国时期是君主不断集权、专制不断强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忠德也更多地集中在臣子忠君的臣德上。《管子》一书提到忠德的时候,大多都是围绕臣子如何忠君来谈的。围绕臣子忠君问题的讨论,《管子》一书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概言之,《管子》认为忠是臣子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所谓“忠者,臣之高行也”⑦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管子》认为臣子之忠体现在忠于职守,勤勉尽职;勇于谏诤,建言献策;尽忠死节,百折不回等方面上。如在尽职方面,《管子》强调的是“尽力事上”⑧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强调“臣任力,同其忠而无争其利,不失其事而无有其名”⑨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基于此,《管子》坚决反对那种不尽职尽责的懒政怠政,并将这种行为视为不忠行径,主张加以严厉制裁。其曰:“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进而,“事主而不尽力,则有刑”。⑩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在谏诤方面,肯定“谏者,所以安主也”⑪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弘扬“正谏死节,臣下之则也”⑫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犯君颜色,进谏必忠”⑬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的臣德。在死节方面,《管子》不仅要求臣子要“谨于法令”、“竭能尽力”,而且要在国家危难、君王危急之时,敢于“犯难离患,而不辞死”。⑭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7页,第167页,第59页,第156页,第156页,第329页,第323页,第324页,第59页,第330页,第329页,第324页,第129页,第81页。关于臣子忠君的道德内容下面我们还将讨论,兹不展开。

(二)对臣子的分类和界定

《管子》一书关注于现实政治,关注于君臣关系特别是臣德,因此,其对臣子的讨论也最多,但由于其成书于多人之手,在对臣子的分类和界定上也是比较复杂,名目繁多的。如在《七臣七主》中,将臣子分为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奸臣、乱臣等七类,除了肯定“法臣”外,其他都是贬抑之列。而在《重令篇》中,又提出了“经臣”的概念,所谓“朝有经臣,国有经俗,民有经产。何谓朝之经臣?察身能而受官,不诬于上;谨于法令以治,不阿党;竭能尽力,而不尚得;犯难离患,而不辞死;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不以毋实虚受者,朝之经臣也。”此外,还提出过“良臣”、“劳臣”、“材臣”、“谋臣”、“谏臣”等概念,如“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①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谋臣死而谄臣尊”②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谏臣死而谀臣尊”③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等。当然,《管子》对臣德正面弘扬时使用最多的类名词还是“忠臣”,所谓“凡所谓忠臣者,务明法术,日夜佐主,明于度数之理以治天下者也”,指出忠臣作为国家的栋梁和社稷的根基,如果得不到重用,甚至被排挤迫害,则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稳定必然要受到威胁。所谓“忠正无罪而有罚”、“忠臣无罪而困死”、“忠臣死于非罪”④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等,都是国家昏乱和衰败的表征。

那么,何谓忠臣?在《管子》看来,“能上尽言于主,下致力于民,而足以修义从令者,忠臣也。”⑤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能据法而不阿,上以匡主之过,下以振民之病者,忠臣之行也。”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管子》对臣子的分类尽管纷繁复杂,但却也泾渭分明。其中,忠臣无疑是“有道之臣”的代表,而与奸臣、邪臣、谄臣、谀臣等“奸邪之臣”、“无道之臣”针锋相对。从导向上,《管子》弘扬的是“日夜佐主”⑦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犯难离患,而不辞死”的忠臣,抨击的是“谄谗饰过”⑧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的谄臣、谀臣和“一人两心”⑨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的奸邪之臣,以及“假宠鬻贵”的“无道之臣”,⑩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揭示了“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⑪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和“忠臣已死,故政可夺”⑫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的道理,充分肯定了“为臣下而忠”的“高行”,彻底否定了“为臣下而不忠”的“大失”⑬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

(三)公忠的取向与愚忠的辨析

尽管战国时期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加强,绝对化忠君倾向日益严重,但难能可贵的是,《管子》在君臣关系和忠德观方面仍坚守着忠于社稷重于忠于君主个人的理念,而激励弘扬忠于社稷的公忠,反对狭隘的愚忠。

在《管子》看来,隰朋的“居其家不忘公门,居公门不忘其家,事君不二其心”⑭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固然是臣子之忠,但如果面对国君与社稷的冲突时,如何处理忠的这种对象之间的冲突则更是忠臣所应该抉择的。一般来说,诸侯国君是社稷的代表,二者本不存在冲突,但在非常时期则会出现社稷与君主相脱节的情况,使臣子陷入选择的困境。如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公子小白取得了胜利,那么,效忠公子纠的管仲、召忽就面临一个人生重大选择,即:是选择为主子死节还是选择为社稷而臣事故主之仇雠。在这一问题上,召忽选择的是死节,其理由是:“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济,是吾义也”⑮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而管仲选择是效忠社稷,加入齐桓公一边,其理由是:“夷吾之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岂死一纠哉?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⑯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对于管仲不殉葬故主而改事新主的忠于社稷之“活忠”,其友鲍叔是了解其内心衷曲的。当齐桓公提出管仲是否会投向鲁国时,鲍叔回答是否定的,其曰:“夫夷吾之不死纠也,为欲定齐国之社稷也。今受鲁之政,是弱齐也。夷吾之事君无二心,虽知死,必不受也。”齐桓公又追问道:“其于我也,曾若是乎?”鲍叔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其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也,其于君不如亲纠也,纠之不死,而况君乎?君若欲定齐之社稷,则亟迎之。”⑰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第339页,第77页,第347页,第162页,第177页,第347页,第339页,第293页,第183页,第9页,第293页,第327页,第158页,第102页,第102页,第104页。由此可见,管仲是以社稷为重,忠的是社稷,是齐国先君的这份基业,而不是某个君主个人。从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尊王攘夷”的霸业来看,管仲的忠不仅超越了狭隘的忠君,而且超越了忠于齐国社稷,上升到忠于华夏命运共同体利益的高度。“在君臣之义方面,管仲的行为或许是对忠君的违背,但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维护了华夏族的利益,这又是对民族的忠。”⑱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中国传统臣民文化论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0页。

需要注意的是,管仲忠于社稷固然是一种大忠,体现了公忠爱国的价值取向,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召忽为主子殉死的“死忠”价值,也没有将召忽之为公子纠殉节归之于愚忠之列。在《管子》语境中是批判愚忠的,但其愚忠指的不是召忽这样的死节,而是那种不体察民间疾苦而通过苛捐杂税、严刑苛法来为君主效力的谄上虐下行为,《管子》认为这种行为出发点是“为上”的一片忠心,但其结果却造成“身见憎而主受其谤”的悖谬,是一种目的与效果背道而驰的愚蠢行为,故而斥之为“愚忠”。即所谓的“愚臣深罪厚罚以为行,重赋敛,多兑道以为上,使身见憎而主受其谤。故记称之曰愚忠谗贼,此之谓也”①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相反,《管子》还是高扬那种“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以事其主,终而复始”②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的臣道,反对的是“一人两心”和“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乱俗败世,以偷安怀乐”③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的行径。显然,召忽既不属于《管子》所说的“愚忠谗贼”,也不属于“为臣不忠而邪”,其恰恰代表了一种忠君道德典型。在召忽看来,“杀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死者成行,生者成名。名不两立,行不虚至,子其勉之,死生有分矣。”对于召忽“死忠”和管仲“活忠”,《管子》都是予以肯定的。所谓“召忽之死也,贤其生也,管仲之生也,贤其死也。”④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

结语

《管子》的君臣观与忠德观是有机联系的,其所谓的“为君之道”与“为臣之道”也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在《管子》的政治理想中,“君是明君,臣是忠臣,‘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复合为一体’,分工明确、关系协调”。这就为我们“绘出了一幅‘象其道于国家’的理想图景”。⑤胡家聪:《管子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由于《管子》非成书于一人、一时,因此,其君臣观和忠德观也表现出一种驳杂的特点,其中包含儒、墨、道、法等诸家思想。《管子》关于君臣观和忠德观的有些思想明显受到这些学派早期学者思想的影响,而有些思想又反过来影响着这些学派的后辈、后学。这种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主要在于其相关内容的成书时间节点。这就涉及到文献学的诸多问题,非本文讨论重点,兹不展开。在这里,本文仅举要说明一下《管子》与含儒、墨、道、法诸家在君臣观和忠德观方面的一些相似或相近主张。

以儒家为例,《管子》强调“人主能安其民,则事其主如事其父母”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有孔子博施济众爱民思想的影子;其“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⑦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父不父,则子不子”⑧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的观点又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何其相似乃尔;其“人主能安其民,则事其主如事其父母,故主有忧则忧之,有难则死之。主视民如土,则民不为用,主有忧则不忧,有难则不死”⑨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又与孟子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⑩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22页。如出一辙⑪只不过《管子》探讨的对象是君民关系,而《孟子》则为君臣关系,但从广义上讲,相对于君而言,民也是臣。因此,《管子》与《孟子》在双向度忠君问题上思想是相通的。;其关于“犯君颜色,进谏必忠”和“近君为拂,远君为辅”的谏诤思想又与荀子的谏诤辅拂观点相类似。

以墨家为例,《管子》的“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是以臣有杀其君,子有杀其父者矣。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⑫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思想有《墨子》“尚节”思想的痕迹;其主张“为主而惠,……为臣下而忠”⑬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88页,第324页,第61页,第104页,第331页,第126页,第330页,第331页,第7页,第328页。不仅与儒家的君仁臣忠相类,更直通墨子的“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⑭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80页。;其“薄税敛,毋苟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的“明王之务”又有《墨子·节用中》“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的精神基因。

以道家为例,《管子》的“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①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36页,第345页,第349页,第164页,第163页,第292页。的思想颇受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页,第16页。和“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③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页,第16页。的守雌谦卑思想影响;《管子·君臣上》中所谓“主画之,相守之”,反对君王越俎代庖,“下及官中之事”,又颇得老子无为之治的思想精髓。

以法家为例,《管子·七法》所谓“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与《商君书·修权》“法者,国之权衡也”、“先王悬权衡,立尺寸,而至今法之,其分明也”,在对法的认识上是一脉相通的;其“人主之所以制臣下者,威势也。故威势在下,则主制于臣。威势在上,则臣制于主”④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36页,第345页,第349页,第164页,第163页,第292页。的观点与慎子、韩非子所谓“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⑤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97页,第26页。相互发明;其“明主之道,立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立民所恶,以禁其邪,故为刑罚以畏之。故案其功而行赏,案其罪而行罚”⑥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36页,第345页,第349页,第164页,第163页,第292页。的畜臣御民之术对韩非子“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⑦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97页,第26页。的赏罚二柄思想具有启发性。

以上仅就《管子》的君臣观、忠德观这“冰山一角”,与儒、墨、道、法等进行了初步比较。如果深入研究,则《管子》与每一学派的比较研究又成一大题目,故此处不予展开。综上所述,《管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以君臣观和忠德观为主的,不仅吸纳、杂糅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等诸家思想,而且对其后的政治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君臣观和忠德观问题上,《管子》“强调用法律来‘尊君’,用法律和道德约束人民,规范人民,使其安于统治阶级所规定的等级制度。”⑧罗国杰:《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27页。总的来说,《管子》宣扬的是一种“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事业程于官,百姓之力也,胥令而动者也”⑨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36页,第345页,第349页,第164页,第163页,第292页。的“上明下审,上下同德,代相序也。君不失其威,下不旷其产,而莫相德也”⑩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36页,第345页,第349页,第164页,第163页,第292页。的君臣关系和统治秩序,追求的是“春仁夏忠,秋急冬闭,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⑪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36页,第345页,第349页,第164页,第163页,第292页。的理想忠德境界。

猜你喜欢
君臣诸子中华书局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王静著《激变时代的思考者:郭沫若与其诸子观》出版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出尔反尔的誓言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从《氓》看女子的抱怨和依恋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与诸子湘西游
学渣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