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安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血液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一种小儿血液疾病,其表现主要集中于黏膜出血以及自发性皮肤出血[1]。主要体现为针尖大小皮下出血点、皮内出血点或呈现出紫癜以及瘀斑,很少表现出皮肤血肿以及血斑情况。血小板减少症属于重症,会导致患儿出现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肺出血以及死亡等。对此,针对血小板减少症采取有效方法实施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意义显著[2-5]。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以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以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较为常见,确定最佳用药疗法,以提高总体疗效,意义显著。本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1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 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1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 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参照组男70 例,女30 例;年龄11 个月~7 岁,平均年龄(3.45±0.55)岁;病程1~11 d,平均病程(5.33±0.45)d。研究组男68 例,女32 例;年龄12 个月~8 岁,平均年龄(3.49±0.57)岁;病程1~12 d,平均病程(5.36±0.47)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制订)[6]相关标准;②均属于原发性疾病;③未接受过免疫类药物以及激素治疗;④对患儿一般资料展开统计,均无任何漏缺,可顺利展开本研究;⑤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第1 天两组血小板均未恢复正常。
排除标准:①伴有急慢性感染、免疫功能障碍以及恶性肿瘤等系列疾病者;②合并心肝肾等系列严重脏器疾病者;③合并继发性癫痫以及过敏性疾病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参照组接受甲泼尼龙治疗。患儿在实施治疗前,抽取静脉血,针对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常规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展开对应检查。此外合理展开抑酸、止血以及胃黏膜保护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治疗,5~10 mg/(kg·d),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用药时间5 d。
研究组在参照组甲泼尼龙用药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在实施治疗前,抽取静脉血,针对PLT 以及血常规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展开对应检查。此外合理展开抑酸、原发病治疗、止血以及胃黏膜保护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治疗,5~10 mg/(kg·d),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此外采用丙种球蛋白利用静脉泵实施注射治疗,400 mg/(kg·d)。其中甲泼尼龙用药3 d,丙种球蛋白用药5 d。
①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总有效率,显效:治疗后,患儿血小板水平正常,PLT 水平>100×109/L,未表现出出血症状;有效:治疗后,患儿血小板有所提高,PLT 水平<30×109/L,未表现出出血症状,但未达到正常标准;无效:治疗后,PLT 水平<30×109/L,并且合并出血等症状,呈现出病情严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儿治疗5 d 后采血,比较两组患儿时间指标,包括血小板上升时间、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头痛)总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头痛)例数/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⑤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 d 后、治疗3 d 后、治疗5 d 后实施采血,比较两组PLT 水平。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用药总有效率比较 [n(%)]
研究组血小板上升时间、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时间指标比较 (,d)
表2 两组患儿时间指标比较 (,d)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治疗前,两组患儿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 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ng/L)
表4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n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P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 d、3 d、5 d 后PLT 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PLT 水平比较 (,×109/L)
表5 两组患儿PLT 水平比较 (,×109/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2 d 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3 d 后比较,&P<0.05。
近年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发病率显著增加,在病情轻微情形下,患儿症状较轻,又因为其症状表现不典型,较易发生误诊现象[7-11]。如治疗不当,则会表现出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颅内出血,导致病死率提高。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复杂,如疫苗接种、感染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等。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12-15]。在诊断败血症期间,血小板减少通常属于早期诊断指标,主要因为在感染初期,诸多患儿会表现出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在内毒素炎性作用下,会导致感染时凝血酶被激活,从而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活化,导致血栓素A2 被释放,使血小板破坏以及消耗有所增加,使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减少[16-17]。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上升时间、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 水平低于参照组。治疗前,两组患儿P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 d、3 d、5 d 后PLT 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李晓虹[18]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原因为,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增加PLT 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甲泼尼龙作为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生物半衰期12~36 h,同常规糖皮质激素药物比较,呈现出作用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体内残留时间短等优势。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后,血小板升高速度加快,且升高幅度较大,可获得较好疗效。最终二者结合,能够将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优势充分结合,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有效改善PLT 降低情况,治疗安全性显著,对病情控制可发挥明显促进作用,极大程度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预后水平的显著提升,进一步表明对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药物较甲泼尼龙药物的单用治疗效果更佳,可显著提升患儿 的用药治疗效果,缩短时间指标,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炎症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