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示范专业”建设背景下中职饭店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途径探究

2022-11-23 08:40张明俊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特色中职

■张明俊

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大力推进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帮扶具有潜力的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深化校企合作,改善办学条件,为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奠定基础。《通知》在“建设任务” 中重点指出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发展,以优化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模式为重点,全面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川省中职学校紧跟指导要求,全面开启中职学校“特色示范专业”建设工程。笔者在“特色示范专业”建设背景下,结合地域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探究出“优化、融合、新建开发”中职学校饭店专业特色发展路径,建设适应现代饭店及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核心素养,适应地域旅游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实现“五育并举”育人目标。

一、特色示范专业建设的意义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切入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激发各中职学校积极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强化职教办学特色。在国、省、市、县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各中职学校积极参与特色示范专业建设,通过专业申报评审、建设指导、考核验收等过程,促进各中职学校敢于剖析自我、准确定位,走进市场,探究产教融合机制,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和自身潜能,创新改革,构建独具一格的特色课程体系,塑造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专业吸引力。同时各学校通过1-2 个示范专业的建设,练就一批“专业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积极创新”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撬动学校整体改革效能的不断提升。

二、“特色示范专业”建设背景下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根据“文旅融合”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改革、建设、形成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德育为先、能力为本、复合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路径,凸显“产教结合、文旅融合”课程特色,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促进专业转型升级。

(一)组建队伍

为确保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成立了校长领衔、专家引领、课程开发组长负责+专业教师参与的课程改革团队,确保课程改革分工明确、有效推进、不走弯路。校企协作,着力于高品质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课程开发人员培训

参与课程改革及开发的全体人员均须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培训,确保课程开发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培训内容一般应包括:研读、理解课程开发各类基础依据;学习课程开发理论;实践课程开发工作,并不断修改完善。

(三)拟定课程开发计划

实施“4W4H”工作计划,即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怎么做、做多久、效果怎样、如何改进,确保课程建设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建立开发流程:与行业专家共同拟定课程开发基本流程,科学有序引导课程体系开发,为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基本思路和示范[1]。

图1 课程开发基本程序

(四)中职饭店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路径

1.校企双元,共建课程

在教育部标准指导下,根据地方教学指导意见,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及“特色示范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产业优势,着力培养和提升饭店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按校企合作的思路,学校和酒店共同对“岗位英语”“餐饮”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内容及结构优化创新。

2.对接产业,融合课程

为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复合能力,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依据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基础上,将专业课程建设与“全域旅游”高度融合,通过重组、融合、优化、新建等方式构建适应现代酒店发展及全域旅游经济需求的专业课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组、融合专业理论课;

(2)优化、开发、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形成适应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为学生职业能力赋能,更好地促进文旅结合;

(3)新建专业选修(群)特色课程包,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拓展学生职业能力,适应全域旅游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3.课证融通,提质课程

其一,研学结合、专业拓展。为丰富专业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满足全域旅游对高素质、复合型服务人才的需求,挖掘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探索“1+X”课证融通途径,创新开发地域文化特色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度了解家乡文化,践行工匠精神,积极服务地方经济[2]。

其二,社团课程、多元发展。丰富的社团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个人兴趣需求,实现一专多能、复合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4.课程衔接、发展未来

瞄准并对接中高职衔接发展需求,开设中高职衔接课程,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升学和未来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打破一张课表定三年的格局,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旅游新业态发展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为学生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特色示范专业”建设背景下中职饭店专业课程改革路径实践

根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将专业课定性为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四大类,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重要支撑,故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务必关注行业发展状态,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为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表1 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路径

(二)专业特色课程建设路径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传承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彰显专业特色。比如都江堰市职业中学根据都江堰独有的“大灌区、大青城、大熊猫”文化,创新开发相关特色课程,普及、加强地方文化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两者融合发展,为酒店服务工作赋能。具体路径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特色课程改革路径

(三)选修课程包建设路径

根据现代行业新业态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开发具有一定方向性、能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包,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赋予学生某一方向的专项知识及能力,拓展其复合能力,尤其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表3 专业选修模块课程改革路径

(四)拓展课程建设思路

充分运用第二课堂、校外研学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跨专业、跨学科选择性学习,拓展认知广度,提升综合素质及融合能力。

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课程改革及实施,全方位优化饭店专业课程结构,凸显专业特色,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综合职业能力,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落到实处。

表4 专业拓展课程改革路径

课程改革意味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将会面对无法预估的困难,还需要专业队伍参与、专家团队引领等相关保障措施,但为了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推进特色示范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是中职教育发展历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需要每一个参与者不畏艰难、积极学习、勇于创新,跟随时代变革脚步,与时俱进,坚持课程改革与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心竭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特色中职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