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钟燕,董金权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通过微信、微博进行网络社交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生活和工作的常态化方式。截至2020年6月,10~39岁网民占整体网民的55.1%,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19.9%,高于其他年龄组。微社群体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都表明了微社群体青少年化的特征。在虚拟化、情绪化、轻便性、迅速性等天然属性的主导下,微信、微博等微应用的使用,为青少年群体情感表达和思想沟通创造了有别于面对面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微语言”应运而生,并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方式不断更新“微社群”的内容,但不论哪一种语言,涉略诉求表达、维权发声、情绪宣泄,抑或打发时间的无聊转发、哗众取宠,其在“微社群”最终呈现的都是话语,因此,我们对青少年微社群的分析必须着眼于对“微语言”的分析。而在诸多热点中,抗争性话语因微媒体、微应用的诞生,在青少年微社群中普遍出现并介入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层面,受到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抗争性话语中夹杂着对官方和主流文化的对抗,夹杂着大量谣言、误解、暴力、情绪化的信息。随着抗争性话语在网络社交的延伸,隐匿性和便捷性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频繁地在“微社群”中使用抗争性话语。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公众在网络平台不约而同地聚集,采用“隐藏式文本”,依据言论自由和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向权威发出挑战。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凸显,致使社交网络抗争行动充斥在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在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阶段,对突发事件如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公众将抗争情绪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这样的现状使得抗争性话语的研究迫在眉睫,梳理微社群抗争性话语的建构,对指导抗争冲突事件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1.青少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则规定共青团团员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规定青年为15至24岁的年龄组。学者莫晓春[1]提到可将“青少年”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其中狭义的“青少年”概念指12~17岁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个体定为青少年;广义的“青少年”概念指18~40岁之间的成年人,并将其划分为青少年前期(18~28岁)和青少年后期(29~40岁)。学者董金权、朱蕾[2]把14~28周岁年龄段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将年龄在14~28岁的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
2.微社群
“社群”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原意为密切的盟友关系。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群”概念化,他指出:“社群”是人类学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在一定疆域内所紧密结合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1世纪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社群”迅速成长。原欣伟等[3]将“网络社群”定义为“一群具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最终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的群体关系”。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微社群”应时而出。“微社群”是指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共同的临时事务,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微媒体平台而搭建的,具有共同目标的,成员兴趣爱好、思想倾向同质性高的网络社群,具有小众、封闭的特性,有明显的“圈子文化”,成员认同感和排他性较一般的网络社群更强。它一部分是直接集群结社的;还有一部分是从一般的网络社群层层“筑圈”形成的。前者如微博“微话题”圈、“饭圈”等;后者的典型代表如从“B站”筑圈出来的19个社区和7 000余个垂直兴趣社群。微社群呈现出“壁垒”和“部落化”的现象,存在唯我独尊、排斥异见、审美固化、党同伐异等问题和“群体盲思”之短板,其集群行为更可能“极化”和“恶化”;微社群蕴含着重要的结构性因素,把同一代的青年区隔在不同的“圈层”和“折叠空间”里。
3.抗争性话语
话语属于语言学范畴,一般指个体在沟通交流中或某次言语行为中所要传达的文本信息[4]。在社会运动中,话语是社会成员权利的表达,话语的建构过程实际上是运动者为了成功鼓动成员参加而采取的策略性框架,抗争性话语实则是社会运动。周裕琼、齐发鹏[5]提到,抗争性话语是社会运动发起者通过受众的渠道建构符号并通过人际网络传播的符号总和。黄鸿业[6]指出抗争性话语,即社会运动发起者经由各种媒介指出政府或管理者在治理过程中与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通过深层次的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思考,以更好地表达自身抗争性言论。蒋小艳[7]认为,抗争性话语是包括建议书、宣讲、横幅标语、公开信、帖子、博客、微博等通过各种符号或文本形式所进行的策略性框架。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抗争性话语定义为:公众采取表情、神态、肢体语言等为主的现实抗争手段,依赖网络文字、影像、音频等一系列策略文本为辅与对立方抗争的语言体系。
本文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将年龄在14~28岁的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0~39岁网民占整体网民的55.1%,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19.9%,高于其他年龄组,因此,青少年较其他年龄组而言,较多使用微社群抗争性话语。
通过梳理近十年来的青少年微社群抗争性话语的文本、视频等资料,发现其主要有戏谑、悲情、愤怒、谩骂四种抗争性话语类型,每种抗争性话语类型的构建方式具体如下:
戏谑是指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在微社群中,现实和非现实事件往往被人们以一种娱乐化的形式进行戏谑,青少年在微社群中通过文字、符号进行交流、编码和戏谑化表达更容易强化人们的记忆,并在短时间内引起围观,造成集群,达到抗争性话语传播的目的。公共事件发生后,青少年会通过话题凝练、娱乐化编码、焦点戏弄等策略来构建“戏谑式”抗争话语。
1.重点词凝练
在公共突发安全、卫生等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将事关案件的重要词句或人物的话语凝练作为整件事情的缩影。这种有意而为的符号,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微社群关注的焦点。反诘戏谑表达将人物对话或者事件发生过程中的重点词凝练出来并将其作为事件的符号。在“李刚门”事件中,青少年微社群体发起了“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构建“戏谑式”抗争话语表达对权力阶层的不满。2012年8月10日晚,在“江苏靖江公安局官员之子砍人”事件中,青少年微社群将事件的重点词凝练成符号在微社群中传播,颇具戏谑意味的重点词凝练使得事件很快受到大众的关注。
2.娱乐化“编码”
在青少年微社群热点舆情事件中,作者汇入自己的心血和才智,将重大微社群舆情事件进行娱乐化编码,形成一种符号,符号再经过意义转换、排列组合和模仿捏合,实现对事件或人物的暗喻暗讽,从而使传播变得简单有效,也更容易表达青少年微群体的抗争诉求。“楼脆脆”“天价烟”“范跑跑”便是对事件进行的娱乐化编码。2009年6月27日,上海一栋大楼竣工没几天就轰然倒塌,碎成渣的钢筋混凝土遭到网友戏谑“楼脆脆”。2011年,河南郑州再现“楼脆脆”工程,青少年微社群又再一次炒热“楼脆脆”这一编码,表达对开发商忽视生命的不满。“天价烟”变相代表着奢侈消费,其存在挤压了本应加强的民生投入,并且奢侈消费背后牵连着腐败,青少年微社群体戏谑地构建“天价烟”编码,表达对庞大公务支出的不满和抗争。再如在汶川大地震中,留下学生独自跑到操场的范美忠老师,他的行为通过戏谑作者的精心编码,娱乐化构建“范跑跑”来暗讽其不负责任,抛弃学生而保全自身的丑陋行径。
3.焦点反讽
焦点戏弄是指青少年微社群体通过对焦点(大众熟悉的)人物或事物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大胆、夸张的讽刺,并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构建“戏谑式”的抗争话语。比如在“表哥杨达才”事件中,青少年微社群体将图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现场站着一位微笑的领导)不断评论转发,一时间这位领导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青少年聚焦“表哥”,采用反讽、戏谑式的表达吸引大众和官方的关注来达到抗争的目的。
“悲情式”抗争话语往往是青少年微社群体通过“哭诉”地位反差和悲情角色“拼图”向强势方施加舆论压力、道德压力或政治压力,进而表达青少年微社群体的抗争情绪。
1.“哭诉”地位反差
“哭诉”地位反差是指在重大公共舆情事件中,青少年微社群体通过塑造当事人地位、身份、阶层的悬殊“哭诉”其境遇的悲惨,将大众向悲情情绪引导,继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表达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在构建抗争话语时,青少年微社群体的意见领袖会通过图片和音频的转发来唤醒人们的“共意”,包括善良、同情和悲悯的良知,把“脱域”的人们代入同一场域,大大增加传播效果。
2.悲情角色“拼图”
悲情角色“拼图”是指青少年微社群体通过事件与事件串联,或者人物与人物对比,将他们之间的悲情共点拼在一起,构建“悲情式”抗争话语。其重点不在于完整地展示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而在于形塑事件相关的社会事实之间的勾连,这种构建方式将更有利于个体的悲剧在集体层面引起共鸣,进而从深层次拷问社会和时代背景。在“单身女性夜坐网约车遇害”的事件中,转发者更多地为悲情词语动容。而在梳理青少年微社群的抗争性话语时,我们发现青少年微社群体会将很多单身女性夜坐网约车遇害的案件勾连在一起,在微社群中用“拼图九宫格”将受害者的图片摆出来,让一个个遇害女性的悲剧在集体层面引起共鸣,继而拷问网约车安全出行制度。
愤怒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体验,会在其受到挫折或侵害时出于自我防护目的而表达,它会引发人们心底的愤慨和身体的狂躁。这种极端的情绪,有一定的诱发情境:一是当某些事情存在明显的违背规范现象,青少年微社群体会将其用质疑的口吻发问出来;二是当自尊和价值观被践踏,产生相对剥夺感时,青少年微社群体会聚焦人物和事物的细节,构建标签,引起群情激奋;三是当事件触怒至极,青少年微社群体更会用谣言来表达愤怒。
1.质疑发问
挑起公众对某些重大公共事件的愤慨不单单是因为触碰了他们的利益,更原始的动力是因为这些事件违背了公众心中的信仰。人们的认知秩序会因为心中信仰或意识被冲击而受到扰乱,紧随而来的愤怒和怀有敌意的情感喷薄而出。质疑是愤怒情感表达的常用手段,也是青少年微社群体构建“愤怒式”抗争话语的方式之一。在“微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打破了官方媒介制造的“世界和平”表象,公众的心理总会对官方或者强权方保持着过度怀疑或过度防御。人们质疑的聚焦点往往放在阶层反差、权力滥用和司法公正上。如,药家鑫案件被爆出后,网友纷纷质疑药家鑫作案动机,质疑司法审判的公正,以此构建他们“愤怒式”抗争性话语。
2.标签聚焦
重大事件或人物进行标签聚焦呈现,是构建“愤怒式”抗争性话语的重要方式之一。引发公众愤怒情绪的关键是通过聚焦泯灭人性的行为或有失分寸的言论,并刺激他们通过微社群扩大传播“愤怒式”抗争话语。尤其是情绪发展不稳定的青少年,便会用微社群聚焦标签“攻击人身”来表达愤怒情绪。
“谩骂式”抗争话语指青少年微社群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网络用词,表达对人或事的义愤、不满等心境的话语。
1.直抒胸臆
青少年群体在微社群“5G冲浪”时,发现令人不齿的新闻事件,触碰心底的基本信念、价值底线而毫不犹豫变身“网络喷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或去官方微博谩骂,其话语内容丝毫不隐晦,而是直抒胸臆。在有违人伦道德、触碰心底信念的事件发生时,就出现了青少年“直抒胸臆”的谩骂抗争性话语。
2.符号隐喻
即“符号隐喻式”谩骂,按照认知语言学观点,隐喻意味着不同意义系统在相似性基础上的转义关系,也就是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语境置换与意义借用。青少年微社群“符号隐喻式”谩骂包括英文代替首拼、人物图片漫画化、符号表情包等方式。通过分析青少年微社群谩骂式抗争性话语,发现“符号隐喻式”谩骂传播更广,因为在国家净化网络空间的要求下,相较于直抒胸臆式谩骂,微社群空间中对“符号隐喻式”的包容性更强,所以要注意分析那些“符号隐喻式”谩骂的背后含义,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微社群抗争性话语的构建。
社会转型矛盾的凸显、青少年生长速度的加快以及微信、微博等微型社交工具的出现和迅速应用等等因素,使得近年来微社群抗争性事件以几何式的增长速度在微社群上演。纵观近年来的青少年微社群抗争性事件,特别是涉及到就业、社会交往、利益受损、资源分配不公等等青少年群体事件时,青少年在微社群的话语表达基本都会蕴含着同样一种内核,那就是抗争。本文在对近几年的青少年抗争性话语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得出以下结论:青少年微社群有戏谑、悲情、愤怒、谩骂这四种抗争性话语类型,其每种类型的构建方式具体如下:青少年群体通过重大事件中人物或事物的重点词凝练、娱乐化“编码”、焦点反讽来构建“戏谑式”抗争话语;通过塑造当事人地位、身份、阶层的悬殊“哭诉”其境遇的悲惨以及人物对比,将他们之间的悲情共点拼在一起来构建“悲情式”抗争性话语;通过质疑身份、权利行使、司法公正和放大、聚焦“官”“富”标签来构建“愤怒式”抗争性话语;通过直接谩骂和符号隐喻的方式来构建“谩骂式”抗争性话语。
1.被抗争者要以接受的心态思考抗争话语
青少年微社群抗争性话语的表达是青少年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在社会事务决策科学化、客观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从深远的社会影响方面来看,对促进社会民主进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此类事件的抗争性话语的表达,被抗争对象要以一种接受的心态进行思考,如组建调查小组,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并及时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这样才能在青少年微社群抗争性话语的帮助下,完善自身疏漏之处,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2.提高青少年抗争者的媒介素养
由于青少年自身媒介素养的缺失,如非理性、非职业化等,往往容易成为“网络暴民”或者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这样就偏离了抗争性话语的积极发展轨迹。所以引导青少年微社群体的正向发展,还需要政府、传统媒体和青少年教育者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该出台青少年微社群抗争性话语表达内容的相关规定并定期视具体情况而修改,让青少年心中高悬一把“政策之剑”,规范自身在微社群中的抗争性话语表达;其次,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应当注意时事的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党建、市容、娱乐、妇联、青年团等官微应当尽快将时事新闻的最新动态和情报公之于众,要让真相在“网络暴民”出现之前出现,引导青少年微社群合理表达抗争性话语;最后,青少年教育者包括学校、家长以及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学者,要铭记自身职责,言传身教,著书立说,使青少年微社群耳濡目染地提升自身素养,由内而外地组织和传播正面的微社群抗争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