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霄,李广艳
(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构建五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努力促进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先进,让学生充分领略劳动的魅力,引导并启发学生重视劳动,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价值观,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讲话体现了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方针,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核。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具体规划。显然,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对于指引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全方位多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恩格斯看来,只有将自然界与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财富。自然界就相当于原材料,人类通过劳动将它转化成为有价值的东西。当然,劳动的价值不止于此,它是人类生存的技能,甚至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1]。劳动被赋予了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化性内涵,人的劳动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其意志自由性和对劳动产品的创造性,这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的标志。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变着对象,同时在改造、发展并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力量。[2]马克思曾经指出,要想推动人能够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就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合在一起。人类世界、人类历史都是由人类劳动创建起来的,而劳动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劳动与教育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劳动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同时教育也在改造着劳动的主体——人。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形成贡献了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围绕着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系列关于劳动的论述,这些内容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也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思想,其中涵盖了劳动价值观、实践观和教育观等等,弘扬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积极理念,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将劳动教育重视起来,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由于西方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同时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上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温室环境”,久而久之易形成一些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不良现象。在家庭,个别家长过度宠溺孩子,家务活基本不需孩子亲自动手,家庭劳动教育随之沦为一种边缘化存在。在学校,一些劳动教育课程,比如通用技术课等,经常被所谓的“主课”所侵占。有时因为缺乏经费、师资等因素,也会导致学校所举办的劳动活动形式化,甚至取消劳动课程。这些不重视教育学生劳动思想和行为的现象屡见不鲜,最终致使劳动教育在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在社会,一些学生存在虚荣心理,渴望物质满足,追求物质享受,幻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种错误思想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严重扰乱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3]我们必须承认,国际竞争拼的就是科学技术以及高端人才,这取决于每个国家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如知识素养和创新本领等。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劳动人才队伍不仅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更是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经历一场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大变革,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的劳动人才。只有致力于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才能确保中国可持续发展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支持。
劳动教育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全新的建构,彰显了新时代“五育并举”、全方位多方面育人的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既是对劳动教育本身的有效加强,亦是对德智体美四育的有力支撑。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验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效避免纸上谈兵,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逐步树立高尚品德,发掘脑力潜能,强化体格素质,提升审美品味,锻炼创新能力,进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效果。
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原则就是要培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引导学生正确做人。以劳树德是我国劳动教育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要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和社会的变化发展进程中劳动所发挥的重要意义,自觉将个体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实践,认识到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以劳树德的目的。通过培养劳动情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精神上的富足,感受劳动人际关系所给予的关心与帮助,对劳动怀有感恩之心,在劳模教育中深感劳动的不易,对劳动者心存敬意;通过磨炼劳动意志,明白人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就必须付诸劳动和实践,经历了苦难的洗礼,才能令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劳动中,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能够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只有通过不断奋斗,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辛勤的劳动,才能有信心攻坚克难,劈波斩浪,化解前进路上的风险与挑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方法。要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锻炼,体会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强化劳动精神认同感,提升劳作动手能力,从而达到以劳增智的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产业形态呈现多样化发展,依靠人类大脑智慧进行社会改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种影响将从体力劳动者逐步向脑力劳动者扩散,为此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启发显得格外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国家,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当被尊重;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创造,也都应当被鼓励。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亲身认真观察、了解各种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能力,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劳动过程中,使其掌握在劳动中检验知识的本领。同时,劳动教育还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机遇,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身不足,依据需求主动合理规划时间,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劳动教育知识的有效吸收。
劳动是一种具有目的的生产性活动,人的身体为劳动提供了物质载体,在劳动进程中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劳动有助于运动形体、流畅气血、调节精神,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以劳强体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5]这一论断也说明劳动有助于增强体魄,突出了以劳强体的特殊功能。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等,采用多种学生可参加的劳动形式,例如学校值日、家务、社会志愿服务等,从而为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创造机会。这些对于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极有好处。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6]。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不仅会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也会使自身的主观世界不断重塑。是劳动,让人类在精神层次得到满足,完善自身的发展;是劳动,让社会变得丰富多彩,形成了美的风气。劳动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隐藏在劳动中的美——奉献之美、创造之美和奋斗之美,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扬自身优秀品格,提升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不断满足自身的审美要求,使其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投入到社会发展中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保护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加强培养创新型、技能型、知识型人才,形成追求卓越的敬业风气和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课程和劳动实操中持续激发劳动潜能,逐步拓宽创新思维与提升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以劳创新的目的。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型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依赖创新。这就要求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学会创造性地劳动。劳动教育在为创新发展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解决创新发展于现实中所遇的困境。另外,劳动教育主体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训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研发创新创业训练,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撑。
尽管劳动教育在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其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升华,但就现阶段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劳动教育工作在实际贯彻落实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劳动教育在高校、家庭、社会中均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知识、轻劳动,重理论、轻实践,对劳动教育的定位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安排敷衍了事,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机会屈指可数。家长们忽略了劳动观念的培养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现象,以及一些奢靡的消费观所造成的炫富和攀比现象等,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也阻碍了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第二,高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匮乏,缺少高水准的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合理性不足,教育内容较为陈旧乏味,缺少灵活性和吸引力,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致使劳动教育在高校发展中寸步难行。第三,高校劳动教育在资金、考核、规划等方面的机制还未完善。部分高校劳动教育投资渠道单一,经费时常落实不到位,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使用率低;劳动实践场所数量短缺,功能简单,难以维持劳动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仅需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训、观看劳动教育慕课视频便可完成相应课程学习,这完全与劳动教育的初衷相悖。针对以上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新时代高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既要把握好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也要深刻剖析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让劳动造福社会,让劳动者实现理想,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创造良好的价值氛围,充分发挥环境潜移默化、陶冶熏陶的正向功能。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中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7]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三方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教育应有的价值。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氛围的好坏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产生直接影响。高校一方面要大力发挥其主体优势,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开展主题鲜明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感悟与理解劳动所蕴含的多重意义;另一方面,可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设立多样的校内工作岗位,如校办院办助理、图书管理员、寝室楼助管等,让学生直接加入到校园日常运行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劳动情感的认同度。
家长的劳动素质是家庭劳动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家长的劳动品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8]家长应从陈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要在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能力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平时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小事细节中把握住劳动的机遇,引导孩子自觉动手劳动,使其从思想、技能、习惯等方面都实实在在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明白只有养成不怕苦、愿吃苦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劳动,经过不懈奋斗和付出,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劳动精神,营造弘扬劳动精神的时代风尚。政府应充分重视宣传平台建设,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线上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群等,线下通过报纸、宣传栏、广告大屏等,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包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在内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动教育主题内容。另外,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利用政策优势,对与高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福利,鼓励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推进。同时,企业也要依据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为高校的创新创业发展提供大量机遇,不断满足高校劳动教育在物资、实训等方面的需求。
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延伸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劳动教育的教化作用,最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高校通过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写进教材、引进课堂,逐步建构起立足行业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格局。
当前我国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注重提升学校教师的劳动素养,建设一批高水平劳动素养的教师队伍来引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研究、学生成才培养、文化传承等使命。高校应定期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尤其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劳动者、师德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同时,通过开展劳动教育理论主题研讨会、劳动教育报告会等形式,让教师领悟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教育的实质和内在意义,使劳动教育不仅成为教师心灵上的诉求,也能够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当前我国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注重对劳动教育理论基础的探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二者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起来,使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思修课程中,从择业和就业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劳动意识。在近代史纲要课程中,尤其是近代史部分,可以从革命先烈的著名事迹入手,教导学生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艰苦奋斗中不断焕发光彩。
当前我国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出一支社会兼职型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创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学习环境,最终培育出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好青年,不断彰显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高校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关注时事热点新闻,与相关机构紧密联系,联合聘请各个领域的劳动模范、手艺传承人、草根英雄等进校做演讲,与学生们近距离交流,为高校劳动教育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其亲身讲述劳动经历,展示卓越的劳动成果,更具感染力地深刻解读劳动魅力,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劳动,强化劳模精神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为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渲染氛围,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在理念上不断弘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在实践上不断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高校任何教育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保障机制所发挥的支撑作用。同样,劳动教育的日常运行也需得到保障机制的有力支持。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甚至有些高校直接忽略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时代高校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以维系劳动教育的有效运行。
第一,要保障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资金支持。高校每年需要适当增加对劳动教育的资金投入,在确保资金来源稳定的同时,还应注重拓宽资金来源途径。政府要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统筹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助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薪酬,以及劳动实践场地的租赁等所涉及的经费要保证充足,确保劳动教育的相关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另外,要定期检查和补充为劳动教育所提供的物资支持,如图书、报纸和影像等各种文化用品。
第二,要建立起稳固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具有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的作用,因此要设计好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高校劳动教育相关负责人要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评估,评估过程要公开透明,依据各项评估指标结果,最终制定出符合高校劳动教育实际发展情况的培养计划。同时,要制定劳动教育考核激励机制,可将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设定为36学时,划定70分为及格线。若不及格,学生必须参加补考或重修,并且劳动教育课程的考核成绩要与综合测评成绩、奖学金、毕业证等相挂钩。
第三,要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建设。一支专门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需要一批对劳动专业理论精通的教师,特别要以与劳动交叉学科的教师为重点培养对象,如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社会保障等学科,引导他们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过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其次,要将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转移到培养劳动教育教师上来,制定关于劳动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方案,从而为劳动教育提供大量优秀师资,促进高校劳动教育进一步发展。
第四,要多渠道拓宽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最大限度利用物质环境的各种资源,重视社会实践,努力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顺利踏入社会。高校应当积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等通力合作,多渠道开拓社会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劳动实践条件,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断提升劳动技能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勇于担当、乐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时代新人,他们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