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育人模式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2022-11-23 12:19:02杜兰花路生文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垦区农垦北大荒

杜兰花 路生文(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在75年的开发建设中培育和锤炼出来的独特品质,70多年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紧紧依托垦区办学,积极为垦区培养落地型实用人才,北大荒精神已成为学院办学、育人之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立国之魂。深入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充分依托北大荒精神这一红色精神资源,紧紧抓住大学生“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当年创办学院是为了给垦区培养人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北大荒精神为动力办学育人,逐渐形成北大荒精神育人模式的格局,并以此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实施北大荒精神进课堂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思政课在线上线下教学中融入北大荒精神内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新载体。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将特色办学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实现爱国主义思想贯穿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学院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设立专题讲授北大荒精神,选拔优秀教师进行专题授课,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学院制定实施了“北大荒精神进课堂方案”,着力打造具有龙江特色、垦区特点的课程。

学院请垦区老模范、专家学者来校为学生讲授北大荒精神专题课,以鲜活生动的北大荒故事感染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北大荒精神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

二、创新北大荒精神特色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扎根北大荒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学院是北大荒集团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优势,在垦区各企业实施“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和有益尝试。“双基地”就是将专业实践基地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进行捆绑。

多年来学院实施“双基地”的主要做法:

一是将“双基地”建设明确写入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各专业开辟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来建设,构建专业实践与思政课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思政课“双基地”实践单独计算学分。

二是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管理“双基地”。学院思政部制定了《双基地实习手册》,负责思政课有关实践教学内容的修订落实,学院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是践行学院“以北大荒精神办学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社团等活动深度融合,在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龙江振兴、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战略征程中创新爱国奉献的内涵。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充分发挥北大荒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作用,使北大荒精神特色育人模式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北大荒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史教育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将北大荒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创建了北大荒版画工作室、北大荒歌唱团、北大荒文艺演出、北大荒精神校园文化墙等育人载体,通过特色理论社团等平台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宣讲,运用课堂实践、演讲比赛、参观校史馆、垦区实践等方式讲述北大荒人的爱国奋斗故事,将北大荒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学院牢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将德育元素与校史相融合,将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与学院发展史相融合,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不懈探索。在学院组织“爱国奋斗我为垦区作贡献”校史主题展,成为校园“网红”打卡点。组织参观校史馆、组织三代北大荒人的红色故事会等专项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四、融合教育模式的实施

2018年学院两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院充分利用线上课程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北大荒人在各时期的爱国情怀,给全国大学生进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学员为了提供多样的教学资源,录制了北大荒精神专题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还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北大荒精神贯穿“三全育人”的全过程,从学生开学第一课,直至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对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实施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开学特色第一课——打上垦区底色的北大荒精神教育。从学院的宣传手册到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新生便开始接受北大荒精神教育。入校后的校园文化,由校长、书记为入学新生上的第一课,使新生感受到浓浓的北大荒精神和爱国精神。

二是在校教育中全面实施思政教学,打造创新型人才。学院牢牢抓住学生在校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全课程实施思政教学,将北大荒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以实现北大荒精神融入每个农垦学子的血脉中。

三是用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筑梦爱国理想。在学生毕业时,学院充分利用“毕业典礼”“线上欢送会”“我对母校说句心里话”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以此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燃起学生勇于开拓的爱国情怀,助推实现人生美好理想。

通过实施北大荒精神育人模式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的实践,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提高,社会对学生的好评率明显提升,实现了社会、家长、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社会效益。在北大荒精神育人新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了知识、具备了技能,更打造了爱国主义品格,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垦区农垦北大荒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2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4
依托财务管理 促进农垦可持续发展
从北京到北大荒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52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
石河子垦区克瑞森无核葡萄适宜滴灌量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