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2-11-23 08:11姚元安
农技服务 2022年6期
关键词:铜仁市规模化辣椒

刘 洋,阮 军,刘 慧,姚元安

(1.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市农业产业招商服务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

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平均海拔600 m,面积1.8万km2,多数地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降雨量为1 100~1 300 mm[1],适宜辣椒种植。2019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实际,把辣椒作为12 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发展[2],省、市、县还成立了以主要领导领衔的辣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在贵州省辣椒产业发展规划中,铜仁属黔东北鲜红椒、干椒兼用型辣椒重要产业带[3]。“十三五”期间,铜仁市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得到快速发展[3]。辣椒产业作为铜仁市“十四五”规划蔬果百亿级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最大单品,通过突出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发展,已成为铜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对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和贵州全省辣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铜仁市辣椒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总结铜仁市辣椒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 铜仁市辣椒产业发展成效

1.1 种植规模发展迅速

全市辣椒生产规模从2015年的2.31 万hm2增至2020年的3.37 万hm2,增长46%;总产量由41.37 万t 增至73.84 万t,增长78.49%;产值由11.28 亿元增至24.36 亿元,增长115.96%。规模化面积2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等各类经营主体达950 余家,建成交通便捷、能排能灌的规模化、标准化辣椒基地1.33 余万hm2,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以点带面,以规范化基地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铜仁市辣椒种植面积3.7 万hm2(其中规模化种植1.4 万hm2)、总产量78 万t、总产值2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4%、14.3%。

1.2 产品初加工得到较好发展

近年来,铜仁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转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培育本土加工经营主体,有力推进辣椒加工转化,使其从原来的小作坊式生产升级为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引进和培育了贵州省石阡和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思南县铭晟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印江劲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沿河四季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省级、7家市级辣椒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021年,围绕鲜椒分拣包装、糟辣椒、泡椒、剁辣、红酸汤、豆瓣酱、酱辣椒、糍粑辣椒、油辣椒、干辣椒、辣椒油等发展加工,鲜椒加工量达22.77万t,加工产值达11.86亿元,打造了“净山红”“和记泡椒”“土家小椒妹”等为品名的“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系列品牌。

1.3 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提升

为确保辣椒生产高质高产、质量安全,全市重点就绿色生态化种植技术、覆膜栽培技术、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辣椒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了全面推广。2021年全市建设绿色防控辣椒种植基地省级示范点3 个、市级示范点10 个、县级示范点21 个,生态化栽培覆盖率达85%,覆膜率实现100%。在石阡县、德江县、印江县等地建设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点,在江口、碧江、万山等区县发展温室大棚、避雨棚、春提早、秋延后种植模式,在松桃、碧江、思南、德江等区县实施了大面积核桃-辣椒、花椒-辣椒、精品水果-辣椒、油茶-辣椒、辣椒-蔬菜等套种模式,引领全市辣椒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同时,督促指导辖区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严格遵守禁用(限用)农药规定。据统计,近年来,当地生产辣椒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1.4 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科学布局以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松桃等县为辣椒产业发展重点县,辐射带动周边区县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突出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的高质量特色辣椒。2019年全市已建设能排能灌、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规模化、标准化基地0.67 万hm2。2021年,全市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已达1.4 万hm2,全市辣椒特色产业正向现代化山地高效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方向迈进。

2 铜仁市辣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铜仁市辣椒生产基地大部分区域为坡地,如万山区、沿河县、松桃县等,水、电、路、棚、烘干冷链等基础设施设备并不完全配套,交通便捷、能排能灌的规模化、标准化辣椒种植基地仅占全市总规模的40%左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精深加工环节薄弱

目前铜仁市辣椒经营主体多为农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经济实力强、技术先进、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力有限,自主品牌少、没有形成主导特色品种,辣椒单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加工产品主要是辣椒干制品、泡椒、酸辣椒等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端薄弱,产业附加值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

2.3 科技水平不高

专业化科研技术团队少,技术指导力欠缺,专业技术指导不能及时实现辣椒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全覆盖,科技支撑力薄弱,导致椒农的现代化栽培、管理、采收技术水平较低,辣椒产业发展达不到高产、高质、高效。

2.4 利益联结不紧密

辣椒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铜仁大部分种植基地处于坡地,机械化程度低,人工需求大。目前,产业发展方式主要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农户主要以务工形式参与。因利益联结不够紧密,部分农户思想较为保守,只愿务工不愿转包创业,加之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长期留守的群体以老人为主,导致劳动效率低,“用工荒”问题凸显。辣椒不能及时采摘,产业未能实现理想效益。

2.5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

全市辣椒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仅9家,企业自身资金、技术和市场开拓实力有限,主要从事其中某个环节,未向全产业链方向推进,也不能掌控辣椒产业全局主动权,更无法有效带动周边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大户等。

2.6 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

受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椒农种植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辣椒产业风险防控能力较弱。特别是近2年铜仁地区受持续降雨和冰雹、大风、暴雨等极端不利天气影响辣椒移栽,增加了生产管理的成本与难度。

3 铜仁市辣椒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大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在辣椒种植规模3.67 万hm2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辣椒基地,提高椒农管理种植水平,突破技术瓶颈,优化品种布局,进而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缓坡丘陵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完善机耕道、生产便道、水利灌溉沟渠、电力、物联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集约化辣椒育苗大棚、山地农机具、冷藏保鲜、烘干设施设备、农资库房等,种植环节增加有机肥、低毒、低残留、高效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建设一批进出道路通畅,旱时能灌保湿,涝时能排防渍,有较强抗自然灾害能力的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辣椒产业基地,提高综合生产效益,特别是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松桃等辣椒重点生产区。

3.2 加大辣椒育苗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本土育苗,围绕市、县、乡三级育苗体系建设,根据当地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在各区县基地集中区域建立大型集约化标准化育苗基地,完善育苗大棚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展现代高效集约化育苗,保障全市种植基地用苗,以提高椒苗质量和降低椒苗成本。同时,高度重视辣椒种子资源保护收集,筛选保护好地方特色品种,不断培育壮大。

3.3 完善辣椒加工体系

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辣椒加工转化,不断延伸辣椒产业链,重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联结利益链,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完善辣椒产品产后分拣、包装、冷库冷链、保鲜储藏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基础设施,促进辣椒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不断优化发展糟辣椒、泡椒、剁辣、豆瓣酱、油辣椒、干辣椒等粗加工产品,大力发展辣椒精深加工,深度开发辣椒调味品、辣椒休闲食品、辣椒生化产品等产业链。同时,拓展拓宽销售渠道包括品牌营销、农贸市场、商超、餐饮企业、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及出口贸易等。

3.4 提升科技支撑力度

完善市、县、乡三级辣椒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辣椒生态化栽培示范点基地建设,推广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辣椒标准化种植技术,通过建设省级示范点、市级示范点、县级示范点,引领全市辣椒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推广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的套种模式和开展换种工程示范试验,加强新品种选育和关键技术攻关,广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设备和集成配套示范和地方品种资源的发掘利用,探索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辣椒种植主推品种、优势品种,促进辣椒品种更新换代。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及院校合作,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集中制(修)定一批生产标准,逐级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地毯式技术培训和推广,支持创办专业化辣椒产业科技服务公司,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和参股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4]。

3.5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贫困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积极性。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户主动参与辣椒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创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按照统一种子种苗、统一农资采购配送、统一技术指导标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订单回收,发展订单式生产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减少政府无偿投入,提升农户投入比例,使农户增加管理责任心,提升产量,树立多劳多得的生产经营观念。通过组建劳务服务中心等形式,进行公司化运营,缓解用工荒问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培养致富带头人,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大力度培育创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广特色山地高效农机技术,减少人工投入,提升生产效率。

3.6 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按照“走出去建渠道,请进来建基地;深加工强转化,补链条强保障”思路,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有资金、有技术、实力较强的辣椒“产加销”企业来当地投资。强化当地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本土村集体经济组织、辣椒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支持引导组建辣椒产业专业联合社等形式,壮大各类各级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协助辣椒全产业链各环节“产学研推”机构和经营主体建立互惠共赢的市级辣椒产业联盟利益共同体,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3.7 加强政策保险保障

相关部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推进辣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边建边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申请农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引导和扶持辣椒产业发展壮大[4]。示范推广“农银企产业共同体SPV”“贵椒贷”等融资模式,创新反担保措施,完善各级农业担保体系,自然灾害保险实现全覆盖,因地制宜不断推广价格指数险等。

猜你喜欢
铜仁市规模化辣椒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发现非遗之美
辣椒之争
拣辣椒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鉴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