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梦珂
传统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舞蹈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推广,可以更灵活地体现民族、社会乃至国家的传统文化精髓。因此,传统舞蹈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在传统文化传播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需要不断刻苦训练才能够真正把传统文化融入并取得较高造诣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舞蹈是兼具包容性与延展性的中国传统舞蹈文化载体。
对于非遗的介绍,马盛德老师有以下几点总结。首先,非遗是“无形”的,不可触摸的;其次,非遗以“人”为主要载体,活态传承并世代相传;最后,关于对非遗“再创造”的正确认识,它的本质是社区群体为了适应周围生活环境,在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再创造的过程。
非遗的传承是有选择性的,可以用“代表性项目”来阐释,即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成为非遗保护对象,一定是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兼备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先驱们为非遗的保护呕心沥血,种下希望。文化是迈向世界的,非遗的保护工作不但在国内开展得很顺利,在世界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 年11月30 日,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果不仅加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也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次成功实践。对非遗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开放性的、长期性的、法治化的、可持续性的,以及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对非遗的保护要从方针、原则、制度等方面入手,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传统舞蹈的“非遗”保护,重点在于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对于传统舞蹈这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表演艺术领域,舞蹈动作与文本知识的等价均衡同样重要。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恰恰是从“文本”到“口传身授”的重要转变。谈及传统舞蹈的非遗传承及保护,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原生性,即避免“伪民俗”与“伪民俗舞蹈现象”的出现。那些打着民间传说的旗号,背地受商业利益驱使,进而去创造一些虚假的、趣味低级的民俗活动,是极其荒诞的。以青藏高原的“於菟舞”为例,其本身是土族在冬季表演的祭祀舞蹈。但部分人由于受商业利益驱使,穿着极其厚重的民族服饰在炎炎夏季表演一番,这简直是哗众取宠。
对于以非物质形式传承的传统舞蹈而言,“保护与创新”“传承与发展”极其重要。对此各路学者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传统舞蹈应保持其原有状态,以传统舞蹈的本源为依据,将其中舞蹈思想与内涵不做任何修饰与改动地进行完整传承,即固守传统模式;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传统舞蹈应在创新中继承,不断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紧贴时代背景进行创新型发展,不断丰富传统舞蹈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即创新发展模式。现实中,有些传统舞蹈被搬上舞台后,失去了其原始的真善美而且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还有大部分去采风的专家也仅仅只是提取到了其表面形式,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钻研。“非遗”舞蹈传承与创新的本质在于对其内在精神的传承。如果将非遗文化强行加入舞蹈中,恐怕会适得其反,导致传统舞蹈消亡。因此,对待传统非遗舞蹈应该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合理研发。只有这样,非遗舞蹈才能长足健康地发展。中华舞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谓做了不懈的努力,在对其传承保护与创新上经过慎重的思考后形成了“双轨并行”的保护模式。
不同于其他的古典舞种类,《踏歌》这个汉唐古典舞作品对编导的历史考究能力、艺术审美、自身素养等各个方面都十分注重。这主要是由于此种历史性较强的舞蹈需要编导注重文化、传统、艺术这几个层面的传承和体现,强调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艺术审美。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编导要提升汉唐舞蹈特有的文化魅力,将《踏歌》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俗艺术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古代并不像当今社会拥有高科技电子设备,能将那个时代流行的舞蹈完整地记录下来。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传统舞蹈动作以及《踏歌》舞蹈中提取出来的舞蹈形象都是从现存的古代建筑中发掘和提取的,如石窟壁画、雕塑、陶俑、各种绘有舞蹈形象的出土文物等,除此以外,还从戏曲舞蹈中提炼出一些动作元素作为舞蹈的基本元素。在元明清时期,舞蹈的发展处于衰落甚至濒临灭绝的阶段。这一阶段舞蹈更多的是融合于戏曲之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戏曲的蓬勃发展为新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舞蹈的迅猛发展也为戏曲艺术增添了不少色彩。而“踏歌”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是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一个舞蹈纹陶盆上发现的。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据史料记载,1973 年秋,青海省大通县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综观彩陶盆的整体构造,“其主题纹饰舞蹈纹,以五人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多有一斜道,似为发辫置于头间,摆向整齐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仿佛表现其两臂舞蹈动作较大且频繁之意。人下体为三道,接触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的一道似为饰物。”彩陶盆上所记录的舞蹈画面是在闲暇之余的先民们,同亲朋好友一起在树荫下、湖泊旁等开阔地带,以手拉手的方式在一起唱歌跳舞,用肢体语言来展现和表达内心的欢愉。这种看似简单的歌舞方式,就是“踏歌”的雏形。
汉代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碰撞、艺术交融的朝代。在经历了“礼崩乐坏”这一时期后,民间舞逐渐兴起。随着“雅乐”的没落,民间舞在汉代乐舞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此时的“踏歌”,被冠以“俗乐舞”的名号。它吸收了汉代最流行的百戏,所以在风格上继承了百戏自由活泼的特点。“踏歌”广泛流行于民间和宫廷,多在节日里进行表演。表演时,成群结队的人们手牵手,踏地为节,载歌载舞。据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在回忆宫中生活时就讲到,每年十月十五日,宫女们“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
唐代艺术若以时代划分,通常有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因此在分析唐代“踏歌”的艺术风格时,仍依照时代分类,分为初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初唐时期,“踏歌”多以饮宴歌舞的形式出现;中唐时期,“踏歌”常用于表达人们的情感;“踏歌”发展至晚唐,不仅用于抒情达意,还常作为虚构的意象,成为人们抒发内心真实情感的手段。唐代的许多乐舞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政治礼教的束缚,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们通过“踏歌”可以抒发忧思、表达情怀、寄托理想、表现洒脱。这一时期,“踏歌”不断发展,涌现了大量与“踏歌”相关的诗词,通过诗词就能够直观地分析“踏歌”的发展与演变。唐代诗人对“踏歌”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单纯地关注“踏歌”到既关注“踏歌”又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从单纯关注舞者到既关注舞者又关心民间疾苦。这不仅是诗人情感和观察角度的转变,也是“踏歌”艺术风格的流变,是“踏歌”在乐舞艺术领域和人们生活中地位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直至今日,我国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踏歌”的习俗。
此外,唐代的对外艺术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治领域。一方面,舞蹈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提升了唐代在世界上的地位,扩大了唐代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的交融碰撞,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各民族的艺术水平,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踏歌》源于中国民间的历史风俗性舞蹈,同时加入了中国汉族的民俗、民间舞蹈元素,是中国古典舞的经典作品。舞蹈中的舞蹈动作设计、服装设计,甚至是唱词创作,都和我们心中对中国古代“踏歌”的想象是吻合的。《踏歌》的舞蹈元素是从文字史料和出土文物形象资料中加工提取的。它的出现打破了以京剧、昆剧等戏曲身段为韵律基础的中国古典舞的风格模式,激发了无数人对“联袂踏歌行”的古代歌舞情志的想象。
舞蹈《踏歌》本身呈现的作品艺术成就远不如它的舞蹈历史价值、传承价值及美学价值。作为《踏歌》这一汉唐古典复原舞的编导——北京舞蹈学院的孙颖先生一直秉持着中国古典舞必定要遵循历史舞蹈盛世气象这一思想理念,进行了数百部汉唐古典舞以及舞剧的创作与编排,为古典舞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许多心血,提升了中国古典舞的身份价值。
孙颖先生在有意进行舞蹈创作之初,就已经开始注重吸取中国传统古代女子的性格特征、形象特征及气质特征,进而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与设计。例如,舞者肢体运动路线预向左的时候,突然转动右行,即动作抛出却立刻收拢,以一只手臂掩住半张脸,做“犹抱琵琶半遮面”状,在流转间,投出惊鸿一瞥,嫣然一笑。这可以使广大观众深刻地感受到舞中女子婉约温存的性格特点。
编导大量借鉴了汉代史料中所描述的舞容舞姿,令舞蹈演员的静态舞姿古朴别致。敛肩、含颚、掩后、松肤、倾跨的基本体态尽显中国古代女子的娇俏和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与女性美。同时,该舞蹈还承袭了“踏足”的步伐作为主体动作。对于舞蹈《踏歌》而言,脚步动作是整个舞蹈的核心。踏,即“踏地为节”,所有舞者脚一致的踏地节奏与舞蹈音乐节奏浑然一体。
踏歌这一舞蹈形式在承袭“踏足”作为它的步伐主体动作之余,还伴有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脚上动作,呈现了一段段短促瞬间的整齐流动,就如同顿点之中呈现出的一瞬间流动,在这顿点与流动之间形成了视觉效果上的明显对比。编导在舞蹈《踏歌》中融入了当今的审美观念及现代的音乐曲式,然后将中国汉唐古典舞的表演技法和行云流水的古典韵味藏于舞蹈动作中,使中国古典美人的形象跃然于舞台之上,形成了崭新的舞蹈作品。
《踏歌》里的韵味体现亦如所有的中国古典舞一样,欲扬而先抑、欲左而先右、欲上而先下,斜肩、倾头、顿立、呼吸相应,“虚与实”“动与静”“强与弱”的对比恰到好处,更凸显出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当代创作对于传统文化传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典舞作品通过对事物情节、内容、动作、服饰、音乐、舞美等设计能够直观地展示并透露出那个时代的特定的风俗民情及礼乐制度。而观众通过观看这些传统舞蹈,能够更形象地领悟作品所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深刻意蕴,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所以,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进行当代创作研究与构建,是挖掘、展现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这一举措势在必行。同时,我们要真正做到不丢弃文化根基,不违背传承初心,不背离原生轨道,即“不忘古典舞发展的初心”,让中国“传统舞蹈”反哺当代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