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韵明
潘鹤先生于1925 年11 月出生于广东南海,是中国著名雕塑家、书画家。在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大型户外雕塑作品一百多座,分布于国内68 个城市的广场,多座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潘鹤的雕塑作品呈现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外在形象,也表现出一定的精神世界。他创作的彭湃烈士铜像于1986 年10 月18 日被安放在海丰红场中心,并于10 月22 日彭湃诞辰九十周年时揭幕。铜像坐北朝南面向红场大门,通高5.5 米,垫座由花岗岩石雕制而成,高2.3 米,长2 米,宽1.7 米,整座雕像重2 吨。彭湃身着西装,两腿分立,两手叉腰,上身右侧稍向后倾斜,面部神情坚定自若,彰显了彭湃同志的高大革命形象。潘鹤先生为了创作这件作品,深入海丰县实地考察彭湃出生的地方,向彭湃之子了解彭湃生前的故事,从而对作品原型进行准确的艺术定位。他重视形态与精神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极富艺术性和感染力的红色优秀雕塑作品。
美术家李正天曾评价潘鹤说:“潘老师不但是一个艺术家,而且是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潘鹤先生创作的彭湃雕像是具象雕塑。具象雕塑是创作者在对创作对象具体形象的表现中,加入个人化的理解以突出创作者情感表达的雕塑形式,借由具体的形象进行个人主观化处理,即由“应物象形”到“借物抒情”的转变。作为三维立体实物表现的视觉效应,形体与结构所展现的特殊点,可以强化雕塑本体的视觉效果,营造妙像般的艺术氛围。单体在空间、体量、容积、线条质感和运动这些要素中,产生容积、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潘鹤使雕塑本身的实际空间转化为精神空间,在场域的实际环境之外联想到精神环境,凸显出农民运动的革命气魄。
深入挖掘当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培育新的民族精神,能使大众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从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强烈的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从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回归到对雕塑本体价值的探索,开始由过去对英雄人物“真实塑造”的再现转向对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艺术家以个人化的视角将英雄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观照,力求表现出革命英雄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内在精神。英雄雕塑的呈现方式强调对空间的体验和场域氛围的营造,通过雕塑作品和展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空间,利用场域渲染烘托气氛,使观者即使没有直面作品,也能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氛围力量。这种以创造情境为主的呈现方式,将作者情感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是艺术雕塑呈现方式在现代艺术中被重视的实践结果。
具象雕塑既有主观性、假定性,又有真实性的审美幻象,能给观者带来幻想的体验,仿佛参与空间景象的创造。它丰富了精神空间的想象力,也因此超越了时间的局限性。在静止的状态下,雕塑脸部神态栩栩如生。在衣纹处理上,衣褶紧贴身躯,雕塑本身的材质已经逐年老化,但还能清晰地观察到衣纹以线条的形式分布在饱满的形体之上,雕刻细致,注重细节。在艺术形式及神态刻画上,精神性的艺术塑造使彭湃雕像有血有肉,发挥艺术的宣扬性,使观者在空间有限的场域内能够有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一个全新的视觉空间里,雕塑的语言和形式,不再停留于固态本身及僵化的叙事表达上,而是从社会学、哲学等多角度探索对雕塑语言的多维时空的思维诉求,让解读者回归到作品本身的自由表达,触摸雕塑艺术美学的本原问题。在一系列设计元素与设计手法的支撑下,雕塑家对作品的创作实际是营造出空间的“场”,将雕塑作品及其占据的空间环境一起构成一个传达艺术创作理念并触动观众心灵的媒介。
公共纪念性雕塑是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一个重要类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我国当代雕塑的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时期的各个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征。新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独具当代价值和革命精神内涵。这一纪念性的雕像体现的是辉煌的革命历史,海丰县以“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的红色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影响力、吸引力,这一雕像成为海丰县的红色灵魂。为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后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县委、县政府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使这一红色的广场具有更深远的红色教育意义。在展示过程中,诱发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色彩、体积、空间的视觉效果等都能诱发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变化。观众的视觉收到信息而产生心理变化是由于连续的空间变化被这种动态打破,随之对运动着的客观世界有所体验和感受。
人物雕塑是自古便有的艺术主题,它并没有因为岁月流逝或者文明的发展而褪色,在当下的雕塑艺术中,具象人物雕塑仍然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对具象艺术的追求似乎是人们的一种情怀,其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造就了永不过时的雕塑艺术。彭湃艺术雕像在对作品的思想和人物性格的把握方面做得非常精到,在形体造型语言、思想内容方面都有一种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力。艺术雕塑在特定环境中的创作及与其所在环境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形体与材料,还要与所在环境有所联系,与特定的环境空间互动,产生或和谐或突出的效果,强化原本特定的空间环境,依据雕塑创作的目的和效果,与特定环境进行相互作用。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说过,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城市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多种文化的集合,实际上是与城市内在本质相关联、决定城市发展的显性或隐性的要素,是一个城市在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印迹。在城市文脉的显性形态中,艺术雕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其不仅是城市文脉的物化表现形式,还具有鲜明的精神文化内涵。现代雕塑逐渐走进个人空间,成为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展示和陈设元素。所有雕塑艺术展示的内容都是依据环境的体量与尺寸而定,展示氛围营造的方法可采用物理法和心理营造法。不同时期的艺术雕像都被深深地烙上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民间习俗及个人观念的印记。作为城市影响的表征点,雕塑艺术保存和延续城市的文脉,发挥其命脉的作用。
革命前辈彭湃同志早期曾写过一首七绝诗:磊落奇才唱大同,龙津水浅借潜龙。愿消天下苍生苦,尽入尧云舜日中。意思是勉励自己要发奋图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技能,报效祖国,消灭当时一切不平等、不公正,让人民都进入“尧云舜日”的理想社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并且相信这个愿望一定可以实现。雕像目光炯炯有神,遥望远方,正好体现了彭湃先烈所要宣扬的革命精神。
革命前辈彭湃在海丰中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在海丰发起并成立社会主义研究社。之后参与农民运动和组织农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彭湃领导海陆丰农民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先后建立了海丰县和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些政权被敌人攻破后,彭湃到上海参与党中央的工作,直至1929 年8 月被捕牺牲。雕塑腰杆挺直,双手叉腰,体现了彭湃先烈不畏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海陆丰农民为了追求光明,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于1927 年4 月、9 月、10月先后进行三次武装起义,最后成功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夺得了政权。起义胜利后,彭湃受中共广东省委的委派,筹建中国工农兵苏维埃政权。雕塑大步向前的姿势正代表了彭湃先烈带领海陆丰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历程。
红色历史遗存作为信息载体,是研究红色革命时期红色文化产生背景、文化表象和文化内涵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它客观而真实地记载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历史背景、发生条件、相互关系、相关内容和结局意义等信息,反映了战争发生的原因、发展全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中的策略、方法、人物与事件,以物质实体展示着红色人物的起居和工作习惯,进而映射出他们的精神、品德、智慧和作用。这对我们了解、认知这段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红色历史遗存所体现的红色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传统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这些红色历史遗存有着直观、具象、原真的特征,是进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良好实物教材。
如今在海丰县,人们常常在彭湃雕像前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誓词中的每一句都是彭湃曾信守的誓言。海陆丰是革命时期的红土地,惟妙惟肖的艺术雕像传承着红色基因。海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声名远扬,激励着每个海丰人以彭湃先烈敢为人先的精神,高昂的斗志为信仰,奋力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亮丽明珠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