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茶业危机

2022-11-23 03:33
茶业通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二十世纪茶业茶叶

何 歆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茶业危机

何 歆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长期在茶业贸易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中国,此时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国内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茶业的危机,但收效甚微,有些措施甚至起到了反向作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近代茶业落后的面貌。中国茶业的发展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茶业的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中。研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茶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对近代茶业发展史进行深刻的了解,对当今茶业发展给予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中国茶业;危机;贸易

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茶业危机的表现

十八世纪以来,中国茶业贸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茶叶出口甚至超过了生丝,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此外,国内“以茶制夷”观的发展[1]P8-12以及国外饮茶风气的盛行,都推动了茶业贸易的发展,一时间,茶业成为了清政府幻想制约外国侵略者的杀手锏,即便是这样,当时也很少有人重视茶业的作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茶业的发展前景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出口贸易的危机

从茶叶输出数量来看,1886年茶叶出口数量达到顶峰1341020万担,之后逐年递减。到1892年,茶叶输出量为981398万担,1911年左右的茶叶出口数量仅为884703万担,茶叶出口数量的波动变化,可以看出数值始终都未超过1886年的茶叶出口量,且总体趋势还是下降的。从华茶出口货值与各货物出口总值占比来看,1886年从43.37 %到1887年跌落至34.98%,之后继续下降,虽然也有小幅度的增长,但整体趋势是华茶出口货值的占比越来越小,到1910年仅为9.43%。由此可见,茶叶出口贸易的衰落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2]P156-165。

1.2 内销市场的危机

战乱、自然灾害、国家政策等一系列原因使得茶叶的生产和销售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大量茶农破产,放弃经营茶业,尽量不种茶或者少种茶。内销市场的不景气,严重阻碍了中国茶业贸易的发展。例如“以前种茶者,100斤茶售卖至外县茶行,可得银20余元,至少亦有20元。1880年代前半以降,百斤袋茶之卖价仅值七八元。而所需费用并未减少,因此种茶者计算其所得不足雇佣劳动者的伙食,以致废弃之”[3]P57-58。茶叶的价格跌宕起伏,种茶的人非但不能从中获利,反而亏损,于是茶农弃之,种茶的人少了,茶叶产量减少,茶业贸易也受到一定影响。

2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茶业出现危机的原因

2.1 社会内部因素的影响

2.1.1产品质量的低劣

一直以来中国茶叶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方面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在技术上也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再加上为谋利益,不法商人在茶叶里面混杂着劣茶、泥土,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的质量以及口感。国际对中国茶叶的评价越来越低,针对中国伪茶泛滥,1883年美国通过《禁止伪劣茶进口法》法律来应对中国茶叶参假问题[4]P204-205。为此许多国家拒绝进口中国茶,转而将视线放在印度、日本茶上,这一做法致使很多茶农破产,从事其他行业。

2.1.2频繁战乱的发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战乱频繁,无休止的战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频繁的战争,使得茶农生活变得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茶叶产量上得不到保证,传统的茶业贸易的路线被打破。对于一些固定的茶叶贸易地区,由于茶叶的产量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贸易地区茶业的发展。由此看来,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茶业的发展注定是困难且崎岖的。

2.1.3经济政策的影响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为赔偿条约中大量的赔款,清政府对茶厘加收三成。沉重的茶税成为了茶农的负担,成为了茶业出口贸易的一个绊脚石。19 世纪末,西方人布雷顿写道:“中国茶叶所付的税款,包括厘金在内,据估计 4. 1 两至 5. 4 两,为茶叶价值的 35. 5% ,或每 2至 3 便士。”[5]P1213布雷顿此番话,可以看出当时的茶税占茶叶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还不算上销售环节中茶农受到的剥削。茶税的增加,茶叶售价也随之提高,而此时日本和印度大量发展茶业,他们以低廉的价格很快占据了国外市场,中国茶业发展步履维艰。

2.1.4市场营销的局限

市场营销即通过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一种途径。这里主要从包装和广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茶叶包装方面来看,中国出口茶叶大多不注重包装,运输到国外途中,麻袋、纸箱破损,或是茶叶受潮影响口感。而此时的印度和日本,开始注重包装的重要性,还实行小袋分量的精致包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流失了很多客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广告也迅速席卷国外市场。在英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日本茶叶的宣传广告,而此时的国人还没有这个意识,对中国茶叶的宣传不到位,错失良机。

2.2 社会外部因素的制约

2.2.1外国资本的制约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加快了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步伐。虽然在短时间内,中国茶业出口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出口总值也逐年上升,但在这兴盛发展的背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外商偷税漏税的现象数不胜数,中国官员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大多处于被动。再加上贸易主权的逐渐丧失,外国人一再压低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这些都反映出中国茶业贸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下的艰辛发展。

2.2.2其他国家的竞争

印度、日本作为最早引入华茶的国家,对本国的茶业技术进行改良。光绪十四年(1889)曾国荃在奏疏里说:“近年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具详,光绪十一、十二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将近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6]P128从曾国荃的奏疏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日本茶已经对中国茶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也影响了不少茶区的发展。印度茶主要是由英商经营,为的就是打破中国茶业的垄断地位。技术上的创新加上印度茶叶独特的口感,在十九世纪末成为英国输入茶的第一位。日本则不断改良茶叶生产技术,虽然茶品质量不如中国,但是价格低廉,很快在市场上取得的优势。此外,日本为了使得日本茶能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感,在售卖茶叶的时候,将日本茶和中国茶混合。逐渐改变消费者的口感。而此时,华茶口碑的下降,国内的茶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 针对近代茶业困境采取的措施

茶业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一环,茶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引起了上层人士的注意,他们希望通过一些措施来挽救中国茶业的发展。虽然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业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受限于列强,这些措施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

3.1 提高生产技术

政府方面,1911年上海茶商协会呼吁停止对茶叶的着色, 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在茶叶产地设立茶叶研究所, 改良茶叶的生产,提高生产技术,以此增加茶叶的质量以及产量,但是由于受到时代背景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种成果还是收效甚微的[7]P152。社会上,为了挽救不断衰落的茶业的发展,人们普及茶叶知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农学报》创刊,主要是翻译国外的近代农学专著,包括了大量的茶叶的相关知识,在中国茶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3.2 茶业考察活动

随着茶业发展态势的衰落,清政府逐渐意识到茶业贸易的重要性,于是派遣官员去考察茶业的相关工序,从而提高国内茶业的质量。如1905(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朝政府派郑世璜去印度、锡兰考察茶业。回国之后,考察印度、锡兰的考察报告在《农学报》上发表,清政府还加以翻印[8]P918-927。此外,政府还有设立专门的茶务学堂,为华茶的发展提供人才。

3.3 茶叶改良运动

近代茶叶改良运动主要是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挽救中国茶业衰落的运动,主要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领域。种植方面,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翻译国外的农学著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茶叶的质量;在加工方面,学习西方的技术,引进国外的机器,但是不少地区出现了引进机器却放置机器而不管的情况,从中也看到了当时茶业改良运动的局限;在销售方面提倡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剥削。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再加上茶业改良运动本身的局限性,茶叶改良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挽救中国茶业的发展。

4 总结

茶业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产业之一。茶业的发展,有利于华茶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国际间的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国内饮茶文化以及茶行业的发展。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市场的侵略,中国茶业的发展遭受到了打击。这种打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茶的出口比值日益下降,另一方面,国内茶业的市场受限于外国资本以及国际市场,缺乏自主性。尽管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茶业面临危机,但在近代中国历史长河中还是占据着重要的篇章。

[1] 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吴觉农.中国茶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石涛.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5]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M].上海:中华书局,1962.

[6]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三联书店,2017.

[7] 李长莉.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 朱自振,沈冬梅.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S571.1

A

1006-5768(2022)01-042-003

2021-10-16

何歆(1998-),女,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史。Email:1121667428@qq.com。

(责任编辑:蒋文倩)

猜你喜欢
二十世纪茶业茶叶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史》工程的一些信息和思路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陕西省茶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