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技术赋能数字档案文创发展研究

2022-11-23 00:56孙若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22年8期
关键词:藏品文创宇宙

孙若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支凤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省数字治理与协同治理研究基地

彭兆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元宇宙”(Metaverse)是当下社会关注度持续升高的热点话题。这一概念最初在游戏、电影行业中孕育和发展,并以Facebook公司宣布更名为“Meta”为触发点,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广泛讨论。目前Facebook、谷歌、腾讯、字节跳动等头部互联网公司持续投入元宇宙开发建设,全球产业链基本形成。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政府抢抓发展先机,将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业态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下一个风口,积极布局,引发国内元宇宙的发展热潮。2021年底,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起“元宇宙数字文创培育计划”,旨在发挥社会各机构的力量,共同引导、培育、孵化优质的元宇宙数字文创产品和服务。

当前,元宇宙为数字文创的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而新一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与相关政策落地催生文创新形态,为创新创意提供动力和坚实保障,激发档案价值的阐释与传播,也为数字档案文创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性。鉴于此,本文对博物馆、图书馆的数字文创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档案馆数字文创的发展现状,把握元宇宙技术为数字档案文创带来的发展机遇,探索构建元宇宙技术支撑下的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在理论上,本研究可以开拓档案学领域对元宇宙应用的研究,为档案文创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本研究有望为档案馆开展数字文创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建立清晰明确的层级架构,充分应用元宇宙技术体系开发档案资源,服务社会公众,优化文创体验,助力档案文创的品牌建设,提升社会的档案意识。

1 图档博数字文创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单位依托丰富的馆藏文化资源,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数字文创开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优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共享,发展成果显著。

1.1 博物馆先行探索

博物馆率先整合数字技术和馆藏丰富文物资源开发数字产品及服务。根据终端、技术和服务场景的不同,当前博物馆数字文创的开发形态分为两类。一类以场馆为载体,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文物展示[3],例如故宫博物院制作“清明上河图3.0”数字化互动体验展,其使用数字互动、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展览互动体验;另一类基于移动端开发H5、小程序、App应用、数字藏品出版、数字音画等数字应用[4],为观众提供路线导览、云观展等多种应用场景服务。

1.2 图书馆紧随其后

图书馆参考博物馆的成熟经验,转向探索数字创意,目前主要的创意开发类型包括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化展现、借助数字创意软件实现传统文化的立体感知、通过数字互动装置实现传统文化的虚拟互动、数字文化娱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数字创意出版,代表性产品有国家图书馆创制的创意AR书签、阅读树、全景展厅,西藏图书馆推出的“VR诵经典”虚拟现实软件等[5]。

1.3 档案馆发展滞后

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部分档案馆尝试将裸眼3D、互动滑轨等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档案展览,多个档案网站采用3D展览、VR全景展览等展陈形式。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推出“第七档案室”系列解谜类档案文创产品,在社会上取得不错反响[6]。但是,由于“刻板印象”的作用,档案馆在用户中的影响力低于其他文化机构。加之受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影响,档案文创工作陷入开发内容浅显、开发形式单一、面向用户群体固定等困境[7]。此外,档案馆专题档案数字化数据平台数量少、难共享、整体开发水平协同性不高,产业化的规模效应难以形成[8]。

再看今日的一些奇怪现象:一些人为什么会跑到贫困户家中和他合个影、拍照上传,就作为完成了入户走访的证据?那是因为上面严令要拍照上传,并且在考评中只凭照片、报表定生死,而没别的抓手或根本就不想多费心思来设法核实扶贫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再如,为什么有的单位会“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那是因为有的人在检查考评时只看相关单位有没有印发关于这项工作的文件、有没有召开关于这项工作的专题会议,据此来打分。

对比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数字文创开发情况,发现各机构均以科技、文化融合为手段开发信息资源,并在文创产品生产和服务中应用数字技术对呈现和交互形式进行改进,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依托数字技术盘活传统文化,激发数字文创的文化价值、体验价值、创意价值和传播价值,受到年轻用户群体的青睐。其中,博物馆和图书馆实现了新一代技术的融会贯通,对馆藏资源的挖掘利用更加充分,开发的文创主题新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同时孕育出新的消费场景。与之相比,档案馆的数字文创开发工作仍处于滞后状态,需要借鉴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先进经验继续探索。

2 元宇宙技术为数字档案文创发展带来机遇

元宇宙中应用场景落地实施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在技术角度上,元宇宙基于扩展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时空拓展性,基于AI和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生性,基于区块链、Web3.0、NFT等实现经济增值性[9],从而实现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在科技关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内容、服务、产品、应用等具化形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身份系统、经济系统、社交系统上密切融合,形成虚实融生的社会生态体系,将激发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信息交互模式、社会交往模式和空间构建方式发生变革[10],使档案文创的数字化生产、传播、交互和服务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2.1 催生全新数字文创形态

作为在数字世界里标记数字资产独特性的合约,NFT解决了元宇宙中身份认证和资产确权问题,是建构元宇宙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国内发行的数字藏品是NFT的一种应用形式,其技术原理与NFT基本一致,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的艺术作品生成唯一的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在发行和流通上对数字藏品进行严格限制,弱化其金融属性,重点集中在明确产品的权益归属,激发信息价值的释放与自由传播[11]。目前,数字藏品已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文创的典型代表,为数字文创的开发、确权、流转全流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多地文化单位正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合作发行数字藏品,探索文创新形态。

2.2 重构公共文化空间

在元宇宙的数字空间构想中,数据是支撑其运行的核心。档案作为与五位一体社会活动相伴而生的原始记录,为元宇宙中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基础[12]。其中,数字孪生技术基于自然环境数据和人造环境数据实现了对物理世界的镜像,通过人工智能对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开发,创造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构建元宇宙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开发数字档案文创将满足用户在元宇宙公共文化空间中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和情感追求,实现档案价值的多维度释放和档案文化的去中心化传播。通过技术接口,用户以数字身份进入空间,突破时空限制,在多个文创场景中自由穿梭,获得从意识沉浸到知觉沉浸的深度文创体验。

3 元宇宙技术赋能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

在元宇宙底层技术支撑下,基于数字藏品打造数字档案文创新形态,借鉴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创作发行模式,可构建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内容创作、应用场景、产品平台等层级,其以联盟链为底层技术支撑,在内容创作层建立档案资源开发新秩序,在应用场景层丰富用户的文创体验,依托产品平台层整合全部文创内容向用户统一呈现,并进行市场流通。接下来,本文对各层级的功能进行介绍。

3.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的底层技术支撑。该层主要引入P2P网络、共识算法、虚拟机、智能合约、密码学、数据存储等技术搭建联盟链,为数字藏品的确权与流通提供相对安全和稳定的底层技术生态环境。联盟链构建承载能力强,效率和成本相较于以太坊等公有链得到优化,数字藏品在联盟链上发行能够真正地去掉货币属性,可以通过流通限制有效避免金融化现象,降低炒作风险。同时链中的数字藏品一般由比较强有力的发行方背书,其收藏及现实价值属性大大提升[13]。

3.2 内容创作层

内容创作层在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中面向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创意开发。该层基于多模态信息组织,重构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体系,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数字档案文创的表现形式,实现从数据到叙事、从平面文本到立体的知识表达,丰富数字藏品的文化内涵,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档案文化需求。

3.2.1 重构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体系

档案馆在充分发挥馆藏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区域资源共享、馆际资源共享,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汇交互。利用统一元数据标准对文本、图像、视频、空间等多模态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结构化描述,基于本体技术对数字资源中不同层次的概念、实体、关系等进行进一步抽取[14],通过文本分析、内容分析、时序分析和空间分析建立数据资源之间新的语义关联,构建知识图谱,为文创内容开发和场景搭建提供丰富的语料基础。利用知识图谱进行知识发现,以意义传达为导向进行知识重组,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重新整合档案资源,建立新的内容线索和逻辑,打造核心档案文创IP并开发周边文创产品。

3.2.2 丰富数字档案文创的表现形式

数字藏品种类丰富,目前已开发出艺术画作、音乐、视频、3D模型等多种形式。依托数字藏品开发档案文创,拓宽了产品的设计思路,为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释放与传播提供多种媒介选择。数字藏品的创作包括衍生创建模式和原始创建模式两种[15]。衍生创建模式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通过数字技术和加密技术进行采集处理,生成所对应的NFT艺术品,既能够加大档案资源的开放力度,也有效保护了原始档案的安全完整。原始创建模式则是在没有实体参考的情况下,基于本体模型和知识图谱创作数字艺术品,同时直接附带所对应的NFT,提高了产品的艺术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档案文化。

3.3 应用场景层

应用场景层在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中面向用户体验,搭建与数字藏品相配套的文创场景。该层将数字藏品嵌入特定的历史情境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为用户提供数字藏品的收藏、展示、研究、分享等多重服务[16],实现产品价值的持续释放。元宇宙中的文创场景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表现出去中心化、具身感知、实时交互等特点,以虚实结合的方式使文创体验跨越行为与感知,趋向与用户意识对接,实现用户与数字藏品的深度互动。

3.3.1 叙事性文创场景

围绕核心文创IP开发互动游戏、沉浸式展览等叙事性文创场景,重现真实的历史情境,刺激档案情感价值释放。数字孪生技术将档案信息资源在事理层面的关联进行立体可视化呈现,搭建虚拟文创空间。虚拟空间解放了部分现实世界中的时空规定,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上多重叠加场景,重现历史故事,迁移现实场景,为形成完整的档案故事情节关联提供更高的自由度,生动展现复杂的故事脉络。用户与文创场景中的故事人物进行交谈互动,以直接参与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获得沉浸式文创体验,深刻理解档案的文化内涵。

3.3.2 社交性文创场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可追溯性,每一份数字藏品都有完整、可信的收藏记录,具备身份象征和群体认同的意义。拥有产品的用户基于此建立社交式联结,可以有效摆脱陌生交往的尴尬,彼此交流文创体验,深化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相同数字藏品连接起来的社交群体有着相似的社会记忆、知识需求和不同的社会背景,建立起格拉诺维特定义的形同陌生人之间的“弱连接”。这种连接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信息茧房,扩大数字档案文创的社会影响力。

3.4 产品平台层

产品平台层在数字档案文创生态体系中面向市场需求,整合数字藏品与文创场景向用户统一呈现。该层在智能合约上添加能够与用户交互的前台界面,叠加虚拟凭证信息服务、区块链技术服务、交易服务和支付服务,进行去中心化的文创发行、推广与交易,实现数字藏品的版权认证和信息精准投送,保障交易合规,维护良好的市场流通秩序。

3.4.1 产品发行

在数字藏品发行过程中,创作者和发行方遵循智能合约中的标准协议进行产品铸造,生成元数据和唯一数字凭证ID,以标准化、分布式数据存储路径和超级账本模型对其进行链上登记、存储,实现产品的确权认证。以私钥对应的数据生成数字签名交易,并将公钥信息公开作为发行授权的背书,对产品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保护。产品信息在链上形成共识,打包上链,完成发行[17]。

3.4.2 产品推广

发行后,数字藏品在一级市场流通。发行平台与社交媒体平台互联互通,拓展数字藏品的传播范围。用户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后进入发行平台,平台结合其历史浏览与购买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偏好,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匹配,筛选出合适的产品信息进行推送。

3.4.3 产品交易

交易时,发行方通过私钥发起交易将数字藏品的所有权转移给购买者,交易在链上广播达成共识,购买方获得产品的数字凭证并打包上链。二级市场流通和一次流通逻辑原理相同,但为预防二次流通中的炒作乱象,一般仅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向他人转赠数字藏品,在区块链上对产品资产所有权进行转移和认证。

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产品保存在去中心化平台上,不随数字凭证的转移而移动。交易平台借助时间戳和共识机制,对流通全程实现去中心化的共同监督。数字藏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将被完整地记录在区块链上,能够全链广播、全链可视,为数字资源版权流转查询和追踪维权提供了保障,实现对创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18]。

4 研究总结与展望

在元宇宙的理想化社会形态下,数字档案文创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在底层技术支撑下,可建构起层级间密切配合的数字文创生态体系。展望数字文创的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正逐步制定及完善相关政策,助力数字藏品行业规范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发布《中国数字藏品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部门提出《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对于防止数字藏品金融化,发挥数字藏品行业本身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部分档案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不到位,开发数字藏品存在技术门槛。原生资产无法确权这一技术漏洞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数字藏品的版权保护尚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一些交易平台仍存在数字藏品炒作、二次售卖等行为。

目前,我国对元宇宙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需要各界通力合作、接续探索。本研究也只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相对缺乏实证证据的支持,说服力也有待加强。未来研究有必要继续关注数字档案文创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探究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解决发展难题、促进档案开发利用。档案与五位一体的社会活动相伴而生,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均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支持,因此业界也要顺应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元宇宙中档案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宇宙时代科学数据共享模式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BJS2022027)和河北省档案科技项目“元宇宙赋能智慧档案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X-09)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藏品文创宇宙
陶溪川文创街区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宇宙第一群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