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恺健 彭国强,2
(1.南京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 210014;2.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发展之源,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做好优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对实现竞技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建设工程,推动体校特色运动队、俱乐部运动队、大中小学运动队及俱乐部建设,进一步发挥体校和社会俱乐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优势”,对新阶段我国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国作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近几年来在奥运会赛场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冬奥会赛场上也常年稳居奖牌榜前三名的位置。此外,第29届夏季奥运会获得了16枚金牌和41枚奖牌、第30届奥运会获得了11枚金牌和44枚奖牌、第31届奥运会获得了17枚金牌和42枚奖牌、第32届东京奥运获得了10枚金牌和37枚奖牌。德国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体教融合培养、社会俱乐部培养等多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在当前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现实问题,如何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现实课题。通过对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总结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特征和经验,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逐渐形成了从学校到各级俱乐部、精英体育学校再到顶级俱乐部或奥林匹克训练基地的三级竞技体育培养模式[2]。在德国的培养模式中,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起始点就是中小学时期的体育课,德国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之后进入俱乐部。在俱乐部中参加各种比赛,有天赋的学生会在这些比赛中脱颖而出,经单项协会审核后这些学生可以进入更专业的精英体育学校,少量优秀运动员可以从精英体育学校直接选入国家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成绩优秀的运动员会进入更高级别的俱乐部或是被各个项目的单项协会选拔进入国家级训练基地。在经过更加残酷的竞争之后,更优秀者会被选入奥林匹克训练基地。最终进入国家队或通过顶级俱乐部成为职业运动员[3]。
图1 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流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德国的中小学中体育课程每周开展三次,而且绝不允许被占用,其中广泛地使用了科学的理论体系,重视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课程内容体现了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主要以正式的奥运会项目如游泳、足球、篮球等为主[4],中小学生在学习这些项目时基本上不改变原有项目的规则和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竞技运动传承体育文化,在不改变规则的前提下,又降低运动的难度和负荷以此来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5]。在课程目标上,德国中小学体育课逐步淡化了项目的技术动作和比赛成绩,只为了让中小学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培养中小学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为中小学生加强身体素质和养成长久的运动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国中小学与各俱乐部之间的联系紧密。早在1955年德国体育联合会(DSB)就与德国文化部长会议(KMK)联合签署了“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6],从此在德国俱乐部开始与学校进行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在中小学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为目的的合作。俱乐部通过派遣教练员进入学校[7],对学生开展课外的体育训练指导和协助学校举办比赛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也通过举办校级比赛,筛选出具有运动潜力的学生为俱乐部提供人才,通过这样的模式为德国竞技体育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部分多项目的俱乐部建立也依托于学校的场馆。这一做法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的种类,也提升了学校体育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促进了德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体育人才的培养。
体育俱乐部制度是德国体育的基本组成形式,对于德国体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德国第一家体育俱乐部是“汉堡1816体操俱乐部”,创建于181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德国最大的体育俱乐部之一。经过这20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已有相当可观的规模。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官方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就已加入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州体育联合会、顶级体育协会和有特殊任务的俱乐部组织就有超过90000家,拥有会员超过2700万名,占德国总人口的34%,除了部分依赖于学校开设的俱乐部(约占总数的29%)以外,德国大部分的体育俱乐部只提供单一的运动项目进行服务(约占总数的64.2%),这使得德国体育俱乐部对于单一运动项目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体育俱乐部中有800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日常的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德国开展各级活动和比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学校体育方面,有部分俱乐部直接依托于学校建立,这些俱乐部直接参与到了中学学生的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在课余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家长更是会将孩子送入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据统计,加入体育俱乐部的青少年占同龄人的60%,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俱乐部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学校体育课。不仅是学校体育,在德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也都离不开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与中国不同,几乎没有专门的市队、省队和国家队,运动员都来自相应的体育俱乐部,只有在大赛前才会集中进行训练。可以说体育俱乐部巨大的受众,为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了德国竞技体育常年的处于世界的前列。在群众体育方面,在德国体育俱乐部呈现出对外开放状态,甚至职业俱乐部也只需要缴纳会费就可以成为会员进行日常的锻炼,并且可以代表俱乐部参加比赛。这很大程度提高了群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几乎参与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流程来看,早在中小学阶段,体育俱乐部就开始与中小学进行合作,热爱体育的学生都会加入体育俱乐部进行更加系统的训练,通过日常的训练与竞赛的选拔,更具有天赋的学生通过多种的选材计划或者单项协会的选拔并审核加入更高级别的俱乐部或者进入精英体育学校,资质平平但热爱体育的学生则继续留在俱乐部中进行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使得几乎德国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经历过俱乐部培养的阶段。
德国俱乐部体制未与学校教育相分离。在俱乐部训练阶段,参与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并没有与学校完全隔离。在俱乐部中训练安排并不是全天职业化训练,青少年在训练的同时也要参与学校正常的文化课程学习,在训练中若出现受伤等问题无法继续进行训练,则可以返回学校继续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一阶段训练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和俱乐部承担,这一点减少了参与体育训练的青少年生活上的压力,使其可以专心的参与到俱乐部的体育训练中来。
俱乐部体制下坚实的群众体育基础为德国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生命力。德国较为健全的俱乐部体制使得德国民众的体育运动开展得十分的普及,近33%的德国普通群众加入了俱乐部进行日常的各个项目的锻炼。还有超过30%的群众经常进行体育锻炼[7]。体育俱乐部为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场地、器材和更专业的指导,通过俱乐部举办的赛事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这样的社会氛围,使得群众体育促进竞技体育,大量的竞技体育人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被选拔出来,不断地为竞技体育注入新鲜血液。
发达的俱乐部体制有效地缓解了德国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压力。得益于俱乐部的特殊性,除了赛车、足球、篮球等少量项目。大多数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有自己正常的工作,这些运动员只是在空闲时间完成训练。而且因为大量俱乐部的存在,俱乐部中的管理人员、教练等岗位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以足球为例,在德国大约有2500个足球俱乐部,若一个俱乐部需要2-3名教练员就可以创造出5-7万个就业岗位[9]。不仅如此,因为俱乐部之间举办的各级别比赛众多,提供了许多如赛事服务人员、场馆管理人员等职位,这些岗位也由退役运动员和体育学校的毕业生承担。
在俱乐部体制下,德国的各个体育项目都得到了均衡发展,但是依然出现了如弱势项目提高困难,项目发展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与各个州教育部门合作于2003年开办了精英体育学校。精英体育学校是为了拓宽运动员选拔路径而产生的。精英体育学校将学习、训练、住宿融为一体。经过近20年的发展,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统计,现有精英体育学校43所,西德22个,东德18个,柏林3个。其中29所精英学校专注于夏季运动,7所专注于冬季运动,另有7所专注于优先发展的体育项目。
图2 德国精英体育学校地域分布及功能分类
德国精英体育学校的建立快速地影响了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自2003年德国精英体育学校建立以来,短短19年间精英体育学校为德国输送了大量的竞技体育人才。就奥运会而言,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公布的数据来看,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153名德国奥运代表队中有82名来自精英体育学校,占总人数的35.6%,在获得的43枚奖牌中有36枚来自已毕业或在校的精英体育学校的学生,占总奖牌数的83.7%。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德国奥运代表队的392名成员中,有104名队员是已毕业或在校的精英体育学校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26.6%,在获得奖牌的86人中有30人是通过精英体育学校输送,占总人数的34.9%。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德国奥运代表队的154名运动员中有80名是已毕业或在校的精英体育学校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2%。在获得的31枚奖牌中的26枚奖牌来自已毕业或在校的精英体育学校,占总奖牌数的84%。德国精英体育学校的建立对竞技体育的推动是极有成效的。
表1 德国奥运会精英体育学校贡献表
德国精英体育学校注重运动训练和学生文化课程学习。精英体育学校将学习与训练结合到一起,建立学校的指导原则就是“成为世界冠军并完成学业”。精英体育学校虽然是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和各个州教育部门合作的产物,但是只归属于教育部门管理。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与普通的学校没有区别,只是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培养方案。精英体育学校的生源来源于小学,学校学期分为5—13个学期,学习时间为8年,相当于整个中学阶段。在8-10年级之间以体育成绩为依据进行两次淘汰考试。第一次考核淘汰率为5%,第二次淘汰率为15%。而到10年级中期,体校将举行一次文化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将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从而保证学生的质量。经过体育与文化的淘汰分流,留下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训练学习,毕业后95%以上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对于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到单项协会国家级奥林匹克训练基地接受更高级别的专业训练[10]。
建国初期,我国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极度缺乏的国情下采取了集中国家力量发展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战略,在这一战略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一元化”的培养模式。大体是从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中小学运动队)到体育中专、体育运动学校(业余运动体校)最后到省、市、自治区、专业队、国家集训队的“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体系。
图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三级训练网”模式[11]
近些年来,我国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主要有清华大学“体教结合”的一条龙模式、在“体教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体教融合”模式、家庭培养的丁俊晖模式、市场主导的温州模式、职业体育的青训模式。等。但是仍有许多不足[12]。纵观我国在近年来国际赛场上取得的成绩,不难发现“举国体制”下的金字塔形的三级培养模式是我国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上展现风采的重要基石,这样的模式为我国竞技体育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是同时这一培养模式在当前我国全力建设体育强国的大环境下出现了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三级训练网”模式是在国家“举国体制”的制度下强制建立的,其主要的功能与目标是为国家高效率地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文化学习任务和训练竞赛任务出现了矛盾,运动成绩差的体校无法长久地生存,但是在“三从一大”思想影响下的繁重的训练由会压缩运动员本就有限的学习时间。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在时间、精力分配、教师资源分配、物资配置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失衡。总体表现为在各个方面都更加倾向于运动训练,而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青少年时期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为人生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而激烈竞争导致高淘汰率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之一。在这种激烈竞争下,大部分的青年人还是要承担非运动员的角色,但是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失衡导致的文化素养不足导致了社会角色转换的障碍,使得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
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应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去针对性地完成训练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但是在现在这种三级培养模式中,基层的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往往以将队员输送到省队或者市队为目标,给教练员过重的比赛任务,从而导致教练员为了快速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在运动员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大负荷的高度专项化的训练。在高强度的运动负荷和身体自然发育的作用下,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大幅度提升。但是这种训练方式无疑压榨了运动员的潜力,导致了部分伤病的积累,使得运动成绩的上升空间不足,阻碍了运动员向更高层次冲击的步伐,让运动员难以达到本身应该达到的竞技水平的高峰。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来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着动力,但是因为其内部结构繁杂,各个机构之间并没有良好的相互协作,导致其培养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的情况,内耗严重[13]。而且体育系统相较于社会大环境而言又较为独立且自成体系,资金来源基本通过国家拨款,晋升通道也较为封闭,不能与时俱进。这些原因导致近年来体育运动学校的培养能力逐步减弱[14]。随着社会的发展,“金牌战略”“奥运战略”的价值观的传导,导致体育运动学校重视体育忽视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违背了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图4 1990-2019中国体校数量变化趋势
在数量上公办体育运动学校也在逐年减少。1990年我国有体校3687所,到2000年只有2679所[15],据《中国体育年鉴2020》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各级体育运动学校仅剩2037所。在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体育运动学校的国情下,体育运动学校惊人的减少速度严重影响到了竞技体育人才的稳定输送。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我国代表队以金牌38枚总奖牌数88枚的好成绩位居奥运奖牌榜的第二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主要金牌集中在射击、羽毛球、体操、乒乓球、举重、跳水这些传统优势项目上,传统优势项目占金牌总数的73.7%,这些项目无一例外是在这种“三级训练网”培养体系下取得的成绩。但是在三大球等国外高职业化的项目上,我国的成绩却不那么尽如人意。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现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不能使各个项目均衡发展。虽然近年来提出了“体教融合”模式,但是可以看到学训矛盾仍然难以缓解。一些年轻有潜力的运动员选择进入大学深造,但是大学很难为培养运动员提供良好的条件,让优秀运动员难以更上一层楼。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是低水平的体教融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质量的运动员,不仅拥有高水平的竞技能力,而是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在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中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输送主要是依赖于上级单位的选拔和教练员的推荐。这二者在对运动员输送的过程中往往对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和比赛成绩十分地关注,而对文化水平不太重视。这种“重体育,轻文化”的现状显然很难做到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运动员。在德国的运动员培养模式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俱乐部中还是在精英体育学校中,运动员的培养都始终伴随着文化课程的学习,而且文化课学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精英体育学校中,运动员甚至会因为文化成绩的不达标而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且有95%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可以直接进入大学,这点证明了在德国运动员文化课程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而是非常严格的[16]。
德国运动员的早期培养是从中小学中的体育课开始的,不同于中国运动员以冠军为目的过分的早期专项化的训练,德国更加重视的是在中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相比于中国的培养与训练方式,德国的方法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运动训练的阶段性需求。我国在体育人才早期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各项素质的基础训练,为以后的专项化训练打下基础。通过对青少年开展各项比赛中检验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时,应淡化比赛的名次意识,不能简单地以比赛成绩的好坏对运动员进行评价,而是应当将评价重点转向比赛过程,结合运动员的年龄、比赛项目的性质、赛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避免为单纯的追逐名次导致的过早的专项化训练。体育人才的培养应当是一个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减少运动员早期伤病的积累,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效率。竞技体育本身具有高淘汰率的特点,运动员因伤病等原因退役后,由于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且缺乏核心竞争力,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各行业都有大量的待就业人口,使得在我国在运动员退役安置困难这一问题上雪上加霜。关于运动员退役后做门卫、搓澡工甚至乞讨的报道层出不穷,这导致不少家庭在选择让孩子参加竞技体育训练时有所顾虑,担心孩子未来的发展,甚至原本是专业运动员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子女继续从事体育训练。所以应该做好运动员的保障工作,为运动员再就业拓宽人才出路,如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保险政策、畅通教育体系的升学机制等。
在现阶段我国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能力减弱,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三级训练网”模式的一元化培养的弊端逐渐显现。参加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力量的不足导致了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极不完善,没有形成自己的运动员晋升体系,如游泳等项目在俱乐部的训练中发现了有天赋的小运动员之后仍然是推荐给当地的体校和市队。这样的方式只是拓宽了发现人才的广度,但是仍然没有走出“三级训练网模式”的框架。在对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德国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时,社会力量的参与比重很大,俱乐部中有属于自己的晋升机制,特别是在足球等项目中这样的特点格外的突出,在对拜仁慕尼黑等俱乐部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这些俱乐部中往往拥有自己的青训队伍,为德国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这样的模式值得我国借鉴。所以我国应当在保证各个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稳定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应当逐渐建立以体校培养为主体,同时鼓励学校、俱乐部、企业等各个社会集体加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并逐步转变为学校、体校、社会多种渠道的共同培养模式,并且为参与的社会组织开辟自己的人才晋升通道,大力开展社会性比赛,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注入新鲜血液。
从德国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在德国,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离,三者通过俱乐部体制连接在一起,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体育场馆的共同使用,也极大地节约了体育场馆的资源。现阶段我国可供群众使用的体育活动场所十分缺乏,用于国家队等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场馆有很多,但是并不对普通群众开放,这对于场馆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所以如何合理地运用好体育场馆等资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只有让竞技体育最大程度地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才能让群众体育反哺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提供沃土,形成良性的循环。
项目发展不均衡一直都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优势项目如乒乓球、跳水、举重等在世界舞台上优势明显,但是在一些如足球、篮球等等项目中,我国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甚至连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都十分的困难。在巴黎奥运会的新增项目中可以看到,霹雳舞等年轻化的项目加入了奥运会的比赛,举重等传统项目的比重正在减少,奥运项目年轻化是奥运会比赛的大势所趋。但是这些年轻化的新项目往往因文化差异和培养模式等因素导致在我国发展得十分缓慢。应鼓励各地区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寻找和发展有地区特色的体育项目。在发展奥运项目的同时也要重视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改善部分项目发展落后的局面,使得竞技体育各个项目全面均衡的发展[17]。
在运动员选拔上,我国早期对于运动员的训练、选拔、伤病防护等方面主要依赖于教练员经验之谈,这种主要依靠经验的主观判断的培养方法是极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在训练设备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血乳酸仪、生命体征仪、加压带等训练设备在省队、国家队中已经十分的常见,但是在基层的训练队中却依旧十分缺乏。教练员只是单一地依照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员训练的负荷强度。在训练方法上大部分的教练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式的训练方式,这样陈旧的训练方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了教练员自身继续学习的机会不足,不能了解到更多先进的训练方式。新时代是一个属于科学技术的时代,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训练理念,按照各项目制胜规律与特点,科学的选拔和培养,才能更加高效地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
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规模与质量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发展质量。德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种从中小学到俱乐部、体育学校再到更高级俱乐部或奥林匹克训练基地的三级体育培养模式,高度的体教融合和多元化培养机制保障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德国各个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深化体教融合和加快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立足国情,也要积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从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保障不足等问题入手,不断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结构,培养具有文化素质和运动技能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为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