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 计慧姝 李劲 廖昆 余劲 泽仁拥忠 张璐
(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康定 626000;2.四川省康定市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工作站,四川康定 626000)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病在藏语中叫“沙”,炭疽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在活炭疽病畜体或死亡后未经解剖的尸体内,不形成芽孢,但炭疽杆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条件下能形成具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孢,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土壤、水源、草地可形成持久疫源地,造成本病常在一定的地区内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动物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四川省西部,面积15.3 万km2,占四川省面积的31.5%,辖18 个县(市),289 个乡(镇),其中纯牧业县5 个,半农半牧区县13 个,总人口110 万,以藏族大聚居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78.7%。甘孜州拥有天然草地1.42 亿亩,占全州面积的60.3%,广大牧民群众依赖草原生息,长期处于逐水草游牧,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草食家畜存栏量。境内海拔高低悬殊,地表平均海拔在3500m 以上,主要属大陆性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其特点是气温低、氧气稀薄、冬季长、日照足,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灾害性天气频发,年平均气温为0.6~16.3℃,雨旱分明,分布不均,60%集中在6—8月,年总降水量为417.8~935.8mm。
甘孜州1951—2018 年累计报告炭疽5207 例,死亡3145 例。其中1951 年死亡41 例;1975 年死亡13例;1976 年183 个疫点,发病1078 例,死亡738 例,致死率为68.46%;1977 年148 个疫点,发病1095例,死亡614 例,致死率为56.07%;1978 年110 个疫点,发病823 例,死亡353 例,致死率为42.89%;1979 年116 个疫点,发病882 例,死亡566 例,致死率为64.17%;1980 年106 个疫点,发病586 例,死亡431 例,致死率为73.55%;1981 年82 个疫点,发病549 例,死亡360 例,致死率为65.57%;1992 年、1994 年均因人误食病死牛导致数十人感染;2003 年发病24 例;2006 年发病4 例;2016 年发病91 例,死亡25 例,致死率为27.47%;2018 年发病21 例,死亡4 例,致死率为19.04%。根据历史资料,1953—2018 年甘孜州18 个县(市)均发生过动物炭疽疫情,畜疫过后发生人间炭疽疫情;年均发病为77.72 例,发病致死率较高,发病高峰在1976—1981 年,随后动物炭疽病的发生频率和疫情数逐步降低(图1);全州历史疫点较多,牲畜众多且分散,仍偶有零星散发可能性较大,畜间流行趋势一直处于高发状态。
图1 1951—2018 年甘孜藏族自治州炭疽病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布
1.3.1 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发病高峰为7-10 月,受到强降雨、洪涝灾害等影响,雨水容易把土壤深层或历史疫点炭疽芽孢冲刷出来,草食动物在采食中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伤口等途径接触炭疽芽孢后感染。
1.3.2 地域性
疫情地区分布广泛,全州18 县(市)均发生过动物炭疽疫情,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发病集中在除泸定县外17 个县(市)的高原牧区和半农半牧区[1],大部分疫情均在德格、新龙、甘孜、炉霍等偏北的县份重复发生,以散发伴局部地区暴发为主,流行多为自然环境中的病原引发。
1.3.3 易感动物
以马、牛、羊等草食家畜最易感。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家畜均有感染,幼年和较老龄家畜易感[2]。人可感染,但易感性较低,主要是私屠滥宰病死畜、或食用病死畜肉类,从事加工被污染畜产品(牛羊皮)而导致感染。
动物炭疽病多呈急性经过,短时间内死亡,又严禁对疑似炭疽病例进行解剖,所以诊断该病非常困难。其临诊要点:大多数易感动物从接触到炭疽芽孢到发病一般为3~7d,最短1d 即可发病,最长可达20d。常在夏季雨后不明原因发病,大多表现为突然死亡、天然孔(口、鼻、肛门、阴门)出血、血液呈酱油色且不易凝固、尸僵不全、左腹膨胀[3]。
2.1.1 最急型
常见于绵羊、山羊。这种类型的炭疽通常发病最快,发病后突然倒地、全身痉挛、呼吸困难、黏膜紫色或有出血点、天然孔流出带泡沫的暗色血液,常在0.5~2h 内死亡。
2.1.2 急性型
多见于牛、马。这种类型的炭疽通常起病急、病程短,发病后出现体温升高至42℃,食欲、反刍、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量减少或带血、尿液暗红、孕牛流产,一般1~2d 内死亡。
2.1.3 亚急型
多见于牛、马。这种类型的炭疽通常发病相对缓和,临诊症状与急性型相似,除急性热性病征外,常在颈部、咽部、胸部、腹下、肩甲、乳房等皮肤松软处发生局部水肿,初期坚硬有热痛,以后热痛消失,发生坏死或溃疡,病程可长达1 周。
2.1.4 慢性型
主要发生于猪,多不表现临诊症状,可能发生咽炭疽和肠炭疽。咽炭疽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砖红色,周围呈胶冻样浸润,病猪颈部活动不灵敏、吞咽及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蓝紫色,常窒息而亡。肠炭疽常伴有便秘或腹泻。动物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又叫“出血性败血症”,颈部肿胀症状与炭疽相似,但脾脏不肿大,血液凝固良好[4]。
2.2.1 病料采集
疑为感染炭疽的动物,除慢性型外,若患病动物还未死亡,采取患病动物末梢静脉血,病变部位取水肿液或渗出液等;若患病动物还已死亡,自消毒后的耳根部或四肢末端采取血液,或切下一小块耳朵,并用0.5%石炭酸溶液浸湿纱布填塞切口或切口处用烧红的烙铁烧灼止血;若已经错剖患病动物尸体,可取肝、脾、肾等脏器,病料必须放入密封的容器中由专人送检。
2.2.2 涂片镜检
取末梢血液制成涂片后,用瑞氏或姬姆萨(或碱性亚甲蓝)染色,镜检发现有多量单在成对或2~4个菌体相连的短链排列、竹节状有荚膜的粗大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即可初步做出诊断,确诊需做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猪体局部炭疽涂片的菌体形态常不典型。尸体不新鲜及腐败病料不适于镜检。
2.2.3 分离培养
新鲜病料可直接于普通琼脂或肉汤中培养,污染或陈旧的病料应先制成悬浮液,水浴15~30min,杀死非芽孢后再接种培养。强毒炭疽芽孢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h(温度为37℃)后,直接观察可见有扁平、灰白色不透明、边缘不整的粗糙型大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有花纹,呈现卷发状,中央暗褐色,边缘有菌丝射出。强毒炭疽芽孢杆菌在普通肉汤中培养18~24h(温度为37℃)后,观察可见肉汤中生长成菌丝或絮状的菌团,上液透明,管底有大絮状沉淀。经肉汤培养24h 后进行分离培养。
2.2.4 动物接种
分析60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中38例为发病后6 h内进行治疗,其血管再通率为89.47%,22例发病后6~12 h治疗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2.73%,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用培养物或病料悬液注射0.5mL 于小鼠腹腔,1~3d 后小鼠因败血症死亡,其血液或脾脏中可检出有荚膜的炭疽菌。
2.2.5 环状沉淀反应(Ascoli 氏反应)
该方法诊断炭疽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当培养失效时,仍可进行诊断,适宜于腐败病料及动物皮张或风干、腌浸过肉品的检验。先制备可溶性被检抗原液:采用热浸出法,取疑似病料(各种实质脏器、血液、渗出液)等1~3g 研碎后,加5~10 倍生理盐水,用移液管吸至试管内,水浴15~30min,冷却后用滤纸过滤或离心沉淀,透明滤液即为被检的抗原;采用冷浸出法,取怀疑为炭疽病畜的皮张或风干、腌浸过肉品等材料,高压灭菌30min,取被检材料1~3g,加入5~10 倍的0.5%石炭酸生理盐水,在室温下或4℃冰箱浸泡14~20h,滤纸过滤或离心沉淀,透明滤液即为被检的抗原。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炭疽沉淀素血清,沿管壁慢慢注入沉淀反应管内1/3 处,再取被检抗原液,沿管壁缓慢加入已装有炭疽血清管内2/3 处,静置5~10min 内,两液面交界处若出现清晰、整齐的白色沉淀环,则可判为阳性[5]。
全州坚持 “预防为主” 的炭疽病防控方针,1953-2017 年对经常发病或历史疫区及受威胁地区的牛、羊等易感动物,每年春季均免疫接种炭疽疫苗,并逐年扩大免疫范围。2018 年以来,全州对动物炭疽病实施强制免疫,每年均招标采购无荚膜炭疽芽孢苗和Ⅱ号炭疽芽孢疫苗共370 万mL,完成对牛、羊等易感动物的免疫接种。除疫苗经费外,无专项防治经费投入,每年只能开展少量血清学监测,对部分历史疫点(炭疽尸体无害化处理点)进行标示和密封加固,将部分历史疫点划为禁牧区。
全州曾多次暴发炭疽疫情,历史疫点(炭疽尸体无害化处理点)多,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中,引发炭疽疫情的因素客观存在,防控难度大。
炭疽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防控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但由于甘孜州财政困难,炭疽病的宣传培训、疫情应急处置、历史疫点的密封加固等防控经费严重不足。
全州牦牛、羊等家畜存栏量大,并且大多数是在野外放牧的,野性较大,疫苗皮下或皮内注射量为0.2~1mL,注射方式和剂量均难以把握,致使免疫质量无从保证。
全州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实验室设施设备陈旧,对疫苗免疫抗体缺乏有效监测。
农牧民群众对病死畜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加上经济欠发达,群众往往不愿舍弃而就地屠剖病死畜,造成新疫情的发生。
在炭疽病常发地区或威胁地区,每年定期对牛、羊等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疫苗(山羊忌用)和Ⅱ号炭疽芽孢疫苗,疫苗接种后14 天产生免疫力,大部分易感动物可获得一年的免疫力。
在疫源地设置警示标志,一类疫源地严禁放牧,二类疫源地避免放牧,三类疫源地在风险月份禁止放牧[6]。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兽医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制度完善、安全高效” 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提高动物疫病检测诊断能力。探索建立国家和民族地区人畜共患病应急储备金制度,落实炭疽为主的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疫情监测、历史疫点标识和密封加固等防控经费,保证畜间炭疽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引种运输检疫监管工作,严格打击私屠滥宰和屠宰、加工、销售病死或者死因不明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
在炭疽疫情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实行网格化管理日报制,规范炭疽病监测预警。对炭疽老疫区的牛羊养殖、交易、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场所开展全面排查,对死因不明或疑似炭疽病畜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广泛进行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对农牧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宣传家畜不要在炭疽疫点疫区、无害化处理场点、洪水侵袭过的草场牧地等炭疽芽孢污染的高风险区域放牧,不要饲喂洪水污染的饲草饲料;重点宣传“四不准一处理” 原则,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产品,对病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开展技术培训,对牲畜养殖、牲畜集散市场、畜产品屠宰加工等从业人员、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防治技术培训,使其熟悉炭疽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能够及时发现疫情并上报。
一旦发生动物炭疽疫情或疑似疫情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及时报告疫情。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要迅速做出反应,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病畜尸体严禁解剖,与患病动物做无血扑杀后一并无害化处理,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20d;禁止动物、动物产品和草料出入疫区,必要时应封锁疫区;对厩舍、产地、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病畜躺过的地面应把表土除去15~20cm,取下的土消毒后深埋,垫草及粪便应予烧毁;疫区、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最后1 头病畜死亡或病畜和同群畜扑杀处理后20d 内不再出现新的病例,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解除封锁。
综上所述,炭疽病在甘孜州流行多年,20 世纪70-80 年代动物炭疽疫情严重,90 年代疫情持续下降,21 世纪后零星散发。防控炭疽病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重视各类人才的培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炭疽病的传播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