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
(重庆市秀山县妙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重庆 409904)
为了提高肉羊的养殖技术水平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由传统的放牧饲养转变为舍饲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肉羊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充分发挥肉羊的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概率,降低饲养和用药成本,增加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羊肉品质,是我国现阶段养羊业主要饲养方式。本文从舍饲肉羊的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其他养殖户有所借鉴和帮助,为舍饲肉羊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因为肉羊饲养方式不同,舍饲肉羊采食的饲草饲料必须按照营养需求进行人工配制,如此才能让肉羊摄入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均衡,保障生长发育及体质健康,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缩短育肥时间。
肉羊舍饲时,首先要按照品种、性别、日龄进行分群。山羊和绵羊所喂日粮饲料配制不同,并且差异很大。山羊喜食灌木嫩枝叶,包括植物的叶、茎和嫩枝,采食高度在20cm 以上;而绵羊喜食非禾本科草、阔叶草和草本植物,采食高度为5~18cm。所以,舍饲肉羊时要根据羊的品种、性别和日龄进行科学合理地配制,才能满足肉羊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保证肉羊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增加肉羊的养殖效益。
肉羊是复胃动物,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瘤胃最大,体积占复胃的80%左右。肉羊消化系统很长很发达,其中小肠和大肠平均长度分别为25m 左右和8.5m 左右,同时瘤胃和盲肠内可产生多种消化酶,所以肉羊采食的饲草饲料可以在此进行分解发酵。
由于肉羊消化系统特殊的生理结构和消化特点,能够有效分解、消化、吸收利用玉米秸秆、豆秸等饲料中的粗纤维,因此,在肉羊饲料配制时应坚持以粗饲料为主,尤其是在肉羊育肥前期,粗饲料饲喂量可以占到基础日粮的60%左右,育肥后期也可以添加40%左右的粗饲料,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秸秆,降低肉羊饲养成本,增加养羊经济效益,为肉羊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舍饲肉羊饲料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在配制肉羊日粮时应充分考虑饲料原料的品种、价格、品质,选用物美价廉、营养成分含量高且全面的饲料原料来配制肉羊饲料,尤其是选择农作物的秸秆及其他副产品作为肉羊的饲料原料,不仅价格低廉,减少因处理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还可以避免肉羊饲喂单一饲料带来的不良影响。
舍饲肉羊饲料配制时,应充分了解掌握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各种饲料原料的特性,根据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据肉羊各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肉羊日粮配方,根据各种饲料原料的特性设计肉羊饲料加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既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质优价廉的肉羊日粮,又能提高饲料加工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肉羊饲料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肉羊养殖成本,提高肉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饲料形态可以将饲料分为粉料和颗粒料,不同形态的饲料在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上有很大区别,例如在粉料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粉尘问题,做好降尘工作,不仅可以减少饲料生产中的损耗,还能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颗粒料应考虑维生素的热损耗,应适当增加预混料的添加量,还要考虑颗粒料的粒度和硬度,以适合肉羊采食,避免采食减少和拒绝采食现象的发生[1]。
除基础日粮饲料原料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中草药以及其他保健剂等饲料添加剂,以满足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用途肉羊的营养需要。
舍饲肉羊羔羊各阶段营养标准见表1。
表1 舍饲肉羊各阶段营养标准 [3]
粗饲料在舍饲肉羊养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具有饱腹感,促进羊只消化系统蠕动,防止舍养肉羊发生便秘,促进饲草饲料消化、吸收、利用,保障肉羊生产性能充分发挥,提高饲料报酬,增加舍饲肉羊的养殖效益,还能有效改善舍饲羊肉的产品品质。
粗饲料种类多、来源广、价格低,肉羊养殖场可以根据不同粗饲料的营养含量和原料特性,科学合理地利用饲草、人工种植牧草、树叶、农作物秸秆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等,为舍饲肉羊提供多种粗饲料。由于谷物的秕壳和荚壳类等粗饲料的适口性较差,舍饲肉羊对它们的饲料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所以这些低质粗饲料在舍饲肉羊日粮中的占比不能太高,以免影响羊只采食量,降低饲料报酬和羊只生长发育速度。
农作物秸秆是舍饲肉羊冬季日粮的主要饲料来源,在舍饲肉羊养殖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采用切短或者粉碎后直接投喂,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适量添加大豆糖蜜或者甘蔗糖蜜、维生素、矿物质搅拌均匀后投喂,还可以将成熟期的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发酵后饲喂舍饲肉羊,玉米秸秆经过科学处理后,能够提高适口性,利于消化、吸收、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保障舍饲肉羊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2]。
首先舍饲肉羊养殖场应建设产房、羔羊舍、怀孕母羊舍、公羊舍、育肥羊舍、病羊隔离舍等不同功能的圈舍,严格按照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年龄、不同用途、不同体重和不同体质进行分群饲养。同时要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羊和育成公羊的饲养密度分别为0.8~1.0 只/m2和0.7~0.9只/m2,合理的饲养密度才能保证舍饲肉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仅可以避免因为饲养密度太大发生拥挤而导致争夺饲槽、料位的践踏现象,还可以给舍饲肉羊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利于羊只健康状况和抗逆能力的提升,降低羊群发生传染病的风险[3]。
3.2.1 加强免疫接种和卫生消毒
舍饲肉羊场应根据本地区羊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养羊场多年养殖经验,制定出符合生产实际的免疫程序,按照所制定的免疫接种程序从正规厂家购买疫苗,疫苗在运输、储存、稀释、配制应符合要求,同时严格按照不同疫苗要求的接种方法在有效浓度、有效期内去免疫接种,以保证免疫接种效果。
空置羊舍可采用火焰或者2%火碱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每周带羊及其羊舍周围用来苏尔消杀一次。消毒液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严格按照要求去存放、稀释、配制,并在有效浓度和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消毒效果,另外,消毒液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养羊场建设要合理,能够满足卫生防疫要求,根据本地常年主导风向设置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生产区内产房、羔羊舍、怀孕母羊舍、育肥羊舍以及病羊舍等功能圈舍,并铺设净道和脏道,生产区购买专用运输车辆,以便生产区内运输饲草饲料、设施设备等,外来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
另外,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生产区时必须洗澡消毒、更换工作服和鞋帽,进入生产区的饲草饲料、设施设备等经过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有条件的舍饲肉羊养殖场应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外来人员通过监控来参观学习、指导工作,还便于养羊场管理人员通过监控及时了解掌握肉羊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人员具体工作情况,以便及时正确安排工作、指导生产[4]。
3.2.2 保证饲料饮水安全
饲喂的全价配合饲料应营养全面、足量且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平衡,符合舍饲肉羊营养需求,饲料原料多样,没有发霉变质甚至有毒有害物质存在;饲喂的饲草干净卫生、没有发霉变质现象。饮用水符合人用水标准,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饮用水中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饲草饲料及饮水不仅决定着舍饲肉羊生产性能,还关系着舍饲肉羊的健康状况,决定养羊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肉羊的饮食必须引起养殖场的高度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5]。
3.2.3 消灭疾病传播媒介
舍饲肉羊养殖场应做好驱鸟、灭鼠、杀蚊蝇工作,避免通过上述动物引起肉羊发生传染性疾病。可以购买驱鸟器放置在生产区,利用驱鸟器发出的声音驱赶鸟群;将夹鼠板、粘鼠板等灭鼠器具放到肉羊不能接触的地方,一般情况下,生产区尽量不用药物灭鼠,以免肉羊误食,引发中毒事件;羊舍内安装电子灭蝇器或者光源诱引来诱杀蚊蝇。
舍饲肉羊养殖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每天应监督、指导生产一线饲喂人员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去工作,饲喂工作应定时定量,舍饲肉羊的日龄、体重以及羊舍内的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着饲草饲料的饲喂量,通常精料供给量是羊只体重的2%~2.3%,体重小于40kg 的肉羊精粗饲料比为4:6,体重大于40kg 的肉羊精粗饲料比为6:4,育肥羊出栏前30d 可以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精粗比例可达7:3,以加快生长、快速催肥的目的。另外肉羊在换料时应有5~7d 过渡期,以免发生较大换料应激给其带来巨大影响[6]。
综上所述,供给舍饲肉羊的饲料主要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在日常饲喂中要根据肉羊品种、年龄、性别、体重、育肥阶段的差异合理配制饲草饲料,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舍饲肉羊的营养需要,促使其生产性能得以更好发挥,进而获得更大养殖效益。同时,在舍饲肉羊饲养管理中,通过分群饲养、合适的饲养密度、重视生物安全工作、加强饲养管理、饲喂符合肉羊营养需求的饲草饲料、提供清洁卫生足量的饮水,每天定期观察羊群,仔细观察肉羊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利于病羊尽早恢复健康,降低用药成本和饲养成本,增加舍饲肉羊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