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方圆 李洪林 隋丽英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犊牛支原体性肺炎和关节炎是危害国内、外肉牛养殖业的一类重要疾病[1],牛支原体是主要病原之一,主要侵害3 月龄至1 周岁的牛[2]。临床表现为慢性型和急性型,慢性病牛一般表现为采食正常,体温正常或略增高,呼吸频率加快,眼和鼻腔有轻度的黏液性分泌物等;急性病牛一般表现为个别牛发病,在24~48h 内,发病牛的数量增加,群体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咳嗽、关节肿大等。该病的发生与感染因子、环境、管理和动物自身都有关系[3]。内蒙古奶业和肉牛产业的迅猛发展,牛群调运日益频繁,该病传播扩散的风险也将增高,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高,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4],本文通过对发生的一例西门塔尔肉犊牛的支原体性肺炎和关节炎进行病理学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内蒙古某地一企业于2 月份从外省购进60 余头西门塔尔肉犊牛进行育肥,于购回后的第2 天开始,2 头犊牛出现疾病症状,随后在2 个月期间内陆续有10 余头犊牛发病。发病犊牛共性的主要症状为体温正常,发病初期有轻度流鼻液现象,逐渐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关节处出现程度不同的肿大,发病后期犊牛机体明显消瘦,病程1~2 月。发病后一直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没有确切效果。
剖检1 例发病严重的犊牛,临床表现为极度消瘦,腹式呼吸,不能站立;颈胸部和会阴部皮下出现淡黄色胶样浸润,黄色较污浊的腹水明显增多;两前肢腕关节周围出现较明显的坏死化脓灶,见图1A,四肢的关节液黏稠且量增多,见图1B;心衰,心肌质软,横径增宽,心内膜出血明显;肺脏病变最严重,主要表现大叶性肺炎,整个的心叶、尖叶和大部分膈叶发生实变,见图1C;肺脏体积增大,尖叶、心叶和部分膈叶明显病变,膈叶残存的相对正常的肺组织出现肺气肿,质硬,肺小叶内可见较多细小的化脓灶,见图1D;其他组织器官眼观无明显病变。
图1 病牛关节、肺脏剖检病变
分别采集病犊牛的肺组织、关节脓液和关节液进行制备触片,自然干燥,经瑞-姬氏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均看到大量的革兰阴性菌,见图2A、2D;不定型的瑞氏蓝染的支原体,见图2B、2C,没有观察到其他病原菌。
图2 触片检查(瑞-姬氏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肺脏: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腔中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及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内巨噬细胞增生可成为合胞体细胞并开始吞噬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间质性肺炎肺内见大小不等的化脓灶,化脓灶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由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构成的结缔组织包囊,见图3A、3B;
肾脏:肾间质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增生灶;肾小管上皮细胞普遍颗粒变性并且发生严重水泡变性;肾小球囊腔扩张并且有蛋白样物质渗出;肾小球轻度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心脏:心肌轻度颗粒变性,见图3C;
淋巴结:淋巴窦内巨噬细胞明显增生、增多;淋巴结小梁水肿;
肝脏:肝细胞普遍颗粒变性;肝细胞散在,坏死明显;肝水肿明显,狄氏腔显现,多见嗜酸性小体;
脾脏:脾白髓边缘区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脾红髓、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增多;
两前肢腕关节周围的化脓灶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由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构成的结缔组织包囊,见图3D;
图3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H.E 染色,100×;H.E 染色,400×)
本研究观察到犊牛支原体性肺炎和关节炎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临床症状主要有轻度流鼻液现象,呼吸症状明显,关节处出现程度不同的肿大;病理变化表现为典型的间质性化脓性肺炎,肺泡二型上皮细胞增生明显,肺泡腔内有大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生和浸润;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腔内和关节周围出现明显的大小不等的脓肿;其他组织器官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等变化。此例犊牛支原体性肺炎和关节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与2009 年4 月重庆等地发生的牛支原体性肺炎和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5],根据临床病史、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触片检查的结果综合诊断为犊牛支原体性肺炎和关节炎。
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优势支柱性产业,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牛群的调运日益频繁,动物疫病形势越来越复杂,增加了该病的传播风险,一旦发病,将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影响。因此,提高对该病的重视十分必要,目前尚无可用的商业化牛支原体弱毒疫苗,支原体传播途径多种多样[6],有效控制该病的基本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故应要求养殖场户从综合防疫的角度考虑,防范该病的发生流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案。首先要加强牛群饲养管理,如畜舍要保持卫生清洁、通风干燥,定期消毒,避免过度拥挤,适当补充精料和维生素,保证营养等,降低其他病原的感染机会;要尽量减少长途运输、极端天气、混群等应激因素或降低其造成的影响,特别是牛群引进后,应对引进牛进行隔离观察,同时进行血清学筛查,发现临床感染牛应立即隔离,对病牛严格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确保无病后与健康牛混群。该病发生后,可以在早期使用针对性药物如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辅以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治疗,或者对于养殖意义不大的病犊牛进行淘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