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旨、困局与纾解: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系统反思

2022-11-22 23:18陈芳芳李英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品格思政

陈芳芳,李英奎,高 亮

(1.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3.南京体育学院期刊社,江苏 南京 21001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其提升至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地位和高度,明确要求其他各门课程与之同向同行,致力打造“全课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2021 年7月,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对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各学段思政课程安排作出明确规划部署,为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指引和新参照。

“课程思政”的提出标划了新时代我国各学段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起点。 其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衔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贯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其入教材、入课堂、入头脑,打牢思想基础。 其二,“课程思政”要义在于充分彰显各类、各门课程育人价值,将价值引领的实现、知识教育的传授、能力培养的达成统一于“大思政”育人理念与要求。 其三,在“课程思政”新理念、新要求下,各类、各门课程内容供给势必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和实践突破,充分使各类、各门课程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中找准定位。

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开足开齐体育课”,并赋予体育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新使命。 中学教育作为大学、小学之间重要的衔接阶段,肩负着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形塑学生健康身心的职责,也是进一步磨练意志品质、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阶段。 同时,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学段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也各有侧重。 如在思政目标方面,中学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和提升政治素养,小学和大学阶段则分别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和增强使命担当;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学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小学和大学阶段分别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和理论性学习[1]。 由此,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如何更好地在思想铸魂、强身健体中发挥特有作用与价值,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值得关注的议题。

1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要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以此为统领,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育人为本、协同育人、全程育人,并致力找准、打造、开拓其新定位、新格局、新路径。

1.1 育人为本,多向度找准体育课程思政新定位

中国自先秦时期的孔子即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并以此树立起鲜明的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之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及至今日,育人为本依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指针。 体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与环节,其教育改革与发展亦然。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中国教育传统的本旨与核心,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指向。如何高质高效落实“育人”“树人”“养德”“修德”,需要对体育课程思政进行“深化认识+精神养成+形塑三观”的新定位。 其一,不断深化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育人价值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强健体格,在成长、学习、生活中养成科学运动习惯,塑造“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主体意识。 其二,不断突显在精神养成中的实效,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运动中逐渐养成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遵守规则的意识。 其三,不断增强形塑学生正确“三观”的能力,即体育教育给予学生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指引,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由内而外所展现的阳光、阳刚与自信。 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建设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才能进一步切实巩固、突显体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

1.2 协同育人,多维度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新格局

协同育人是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旨所在,目的是在不同课程之间探寻内在贯通机制,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主体作用,以求最大化教育工作效能,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在传统认知中,体育课程更多表现为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因其与所谓“主课”知识体系关联不强而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被忽视。 由此,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着重融通其他课程门类的不同知识属性,以及通过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带动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素养的发展[4],打造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 一方面,在保障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亦需在相应教学环节适当关联、融入其他课程门类知识中所蕴含的科学属性、人文属性、社会属性、思政属性,实现体育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另一方面,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 体育作为“五育”之一,应该在此过程中提炼和渗透体育之德、体育之智、体育之美、体育之劳,使之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发挥贯穿衔接和互补支撑的作用。 坚持协同育人即是要求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能够与其他课程思政建设保有共生性,以共同育人目标为基准,打造“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1.3 全程育人,多层次开拓体育课程思政新路径

全程育人旨在将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和目标的育人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在中学体育课程思政中,主要表现在育人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和育人空间维度上的延展性两个方面。

就育人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学体育课程思政要以学生入学至毕业的学制时长为整体规划,以中学生身心成长特征为依据,以各学期具体体育教学内容为单元,精心设计、合理衔接、循序渐进地将体育育人作用价值进行充分发挥和渗透,其最终目的即着力在中学阶段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方法。 在中学阶段奠定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是学生在下一阶段学历教育中延续良好体育习惯的重要保障。 就育人空间的延展性而言,中学体育课程思政要营造多层次、多渠道的育人环境,既要使学生通过“课上学、课下练、经常赛、多展演”等日常化的多元形式,掌握和巩固体育技能、锻炼方法,增强身体素质,又要通过组建体育社团、开设兴趣小组、建立体育俱乐部等途径,打造以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推进体育思政元素的符号化、日常化传播,力争在用好课堂主渠道的同时,藉由上述举措多元打通体育育人路径。

2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局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肩负着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双重使命。 体育知识技能的高质高效传授在于对学生体育认知的科学引导。 体育价值引领的核心则在于体育德育,即体育品德的养成。 关于体育品德,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其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并将其细分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5]。 由此关照现实,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存在诸多困局。

2.1 体育科学认知不全面,缺乏精准引导

目前,中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对体育的认知尚显浅薄,不少学生仍认为体育是单纯的身体锻炼,在整体上暴露出体育认知能力欠缺、缺乏科学精准引导的短板,从而影响了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效果与认知水平。 其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并不局限于体育锻炼,还包含运动认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运动乐趣等一系列核心素养[6],但在教学中缺乏深度引导,存在只见形式、不见内容的弊端,忽视了学习内容与自然环境、社会实践、生活实际的联系[7]。 体育科学认知是学生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影响因素。 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如果接受更多体育和健康知识,形成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可能更多[8],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育人价值。 其二,体育具有良好的教化功能,体育行为主体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可建立起关于公平、友善、和平等的理性与感性认知[9]。 这是中国自古讲求的育人观念,即在“全体”中成就“个体”,强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中修为自我、完成自我。 其三,体育不仅关乎个人体质,更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 党和国家致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教学应贯通体育发展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昌盛、民族复兴之间的逻辑关联,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但目前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尚缺乏相关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事例的融入。

综上,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科学认知引导方面存在不足,如体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促进作用,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体育在人类互往中的教化价值,以及由此延伸的诸多方面,均未逾越体育是一项身体运动的认知局限。

2.2 体育精神培育不健全,缺乏人文支撑

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对于中学生健康心理、健全性格的培育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而我国中学体育课程在体育精神培育方面较为缺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支撑。

体育精神所蕴含的各项品质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与价值观念下具有显著差异。 目前,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较高,受其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长期渗透与影响,中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向外征服”的单一倾向,即以赶超求胜、标榜个人以示己之强大,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国文化一贯“向内求索”的人文精神。中国人自古极重人文精神,将自然万物生生不已的运行规律内化为人之所以自强不息的终极依据和精神动力,其重点则在对人“心”的关照,即人的精神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由此而观,体育精神的表现虽然是“外在”的,却是“内发”的,可以不全然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征服来彰显超越、进取的精神品质,也非常需要以“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心态来修励、安顿己心,并着力在两者之间寻得一个“中”点。 仅以“求胜”为目标的精神培育,在健全学生心理和性格方面存在一定偏陷,类似为满足个人利益而不惜违背体育精神、丧失诚信信誉[10]的实际案例,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时有发生。 对此,有学者指出:“国人对体育的主流价值取向仍然没有关注体育精神的缺失,仍然偏向于实用利益的索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11]因此亟待健全体育精神培育,强化人文支撑。

中国女排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体育的象征,即在于其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命脉。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专门强调,“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12]。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着力培育学生体育精神的同时,亦应加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

2.3 体育道德培植不深入,缺乏柔性融入

体育道德包括诚信自律、规则意识、公平正义等。 从中华优秀传统儒家文化来看,诚信、守规、正义等是成己为人所要恪守的道德德目,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健康运转的关键因素。 目前来看,中学体育课程在体育道德培植中缺乏柔性融入。

体育道德的讲授对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显然是抽象乏味甚至晦涩难懂的,且由教师进行单向度的理论性灌输或政治性说教,更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育人效果。 道德培植是一项长期的、渗透式的工程,既需要刚性嵌入,又需要柔性融入。 就刚性嵌入而言,校规校纪、课堂秩序、竞赛章程、教师权威等若干硬性要求,确实能够促进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但往往柔性融入更能深入人心[13]。 其要点即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体育文化现象内在同构性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以此提升教育对象内化与外化的能动性[14]。 如从教学实践出发,教师通常会在体育教学中行使一定的、合乎情理的惩戒权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但规则意识本身并非在于通过简单的惩戒行为形成肉体体验与规训,而在于使学生认可惩戒所立基的价值,通过惩戒行为加深对规则的认知体验和价值认可[15],并将之与日常生活、长远发展、社会实践等相关联。 如此,在学生对体育道德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付诸长期渗透性道德培植才能在班级内、课堂中形成道德示范力量。

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道德主体意识的不断激发与深化。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其道德的培植需要在刚性要求的框定下进行富有柔性的深度启发。

2.4 体育品格培养不完善,缺乏靶向设计

体育品格包括正确胜负观、尊重对手、团队观念等主要内容。 在目标定位上,品格培养旨在通过培养良好品格来“诊治”当今时代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转变青少年的不良品行,诸如自我中心、社会责任感缺失等[16]。 体育作为培育协作意识、担当精神、大局观念的有效载体,通过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培养体育品格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来看在此方面尚缺乏靶向设计,偏于形式和说教。

中学生在发育成长过程中自尊心较强。 有研究指出,因体育的竞技属性和开放属性,在参与后所表现出的结果又是公开的,这对于自尊心较强但体育运动成绩表现又不突出的学生来说,是自我否定心理形成的主要诱因[17]。 这不仅是体育品格培养不完善的现实写照,也集中体现了正确胜负观养成的重要性。 中学体育课程鲜有针对性、专门性的胜负观教育,更多是来自教师、家长“胜负乃兵家常事”的话语安慰,完全没有发挥体育课培育正确体育胜负观的重要价值。 长期以来,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各门课程,一直存在“重能力、轻品格”的短板,在教学实践中常表现为品格教育内容的传统性与时代性融合不足、品格教育形式多说教少体验、品格教育践行出现知行脱节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品格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成效[18]。 在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教育主旋律的今天,品格养成教育有效回归课堂是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

曾有新闻记者以“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采访奥委会官员,其回答道:“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同时也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19]这也是体育课程思政所要致力达成的育人效果,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性、针对性、日常性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塑造良好品格,以更好地突显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3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纾解之策

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统领,以坚持育人为本、协同育人、全程育人为实践要旨,以兼顾知识技能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统一为重点,结合前述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现实困局的系统反思,现从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以情感人等方面阐述其纾解之策。

3.1 以体育人,融入体育科学教育,锻炼身心品质

伴随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在生产生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显现和确认。 在此进程中,体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等得到不断丰富、完善与革新,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体育科学教育教学内容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历程及其性质来看,其既不属于教育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不属于自然科学、人体科学,其研究内容和领域、研究广度和深度已远远超出教育科学、人体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20],而呈现出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互融的明朗趋势。 其一,整合教师资源,加强融通力度,帮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提升身体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大量多领域关联性知识进行有益支撑,因此需要充分挖掘体育与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卫生、科技等科目的关联性内容,提升体育教学知识负载能力,也为其自身科学性提供多元保障。其二,引入国内外时事热点,帮助学生搭建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关联。 比如,以我国政府开展全球抗疫合作为切入点,合理融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时事政治内容,引导学生在世界大同的格局与视野中重视体育锻炼,学习健康常识,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效对接。 其三,架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过程,兼顾活力释放和规则立德,对接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全民健身”“体教融合”等的重要论述,使体育科学内容和思想政治元素的整体性输出和精细化解读并重,帮助学生知其言更知其义。 总之,精心设计、适时适量融入体育科学教育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构建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格局,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对体育进行认知,从而更全面锻炼身心品质。

3.2 以文化人,融入传统人文教育,锤炼体育精神

在我国体育领域,舶来的现代体育形式已经占据主导地位,90%以上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统领了我国学校体育领域[21],其教学理念、内容、形式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但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聚力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极为有必要融入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成分,以锤炼符合并体现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的体育精神。

其一,增强教师人文陶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中国教育传统,较诸以“向外征服”为核心的西方体育精神,中学体育教师更应着重考察学生内在精神的自我磨砺,从课堂内充分延伸至课堂外的体育相关活动中,引导学生自我超越。 有研究表明,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的青少年可以与同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22]。 其二,深入挖掘提炼中学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以其所承载的为国争光等思政因子来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23],通过案例教学、分组学习、游戏驱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有目的的对象化实践,彰显教学内容对中华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和引导力。 其三,定期开展体育科目与其他科目教师共享共研的课程思政主题教研活动。 利用不同项目的内容特点和文化特征,与其他科目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提炼与融合。 如将语文科目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解读,以及历史科目中能够表现此等精神的人物、事件,与现阶段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相对接,以充分展现体育精神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承袭和再生,从而增强学生的精神熏陶和文化感受,实现知识技能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3.3 以德树人,融入德性认知教育,淬炼体育道德

体育之道德范畴在于通过体育实践反思,追问人格生态修养,洞察生存体验,感悟伦理教化[24]。当下,面对隐蔽性较强的外来文化渗透,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缺乏理性分析能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蔓延,动摇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认知。 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包含着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人、发展人、完成人。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德性认知教育,关键在于方法的认识与择取。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深入剖析以德性教育为价值引领的教学过程,讲解传授与实践引导之间相互补给的内在逻辑,系统提炼逻辑自洽的外显式教学方法和内隐式教学手段[25]。 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优化的情景教学环境还原现实生活场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常见常闻的案例拓展延伸思政内容[26],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进行角色体验。 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防身术”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角色设定,指导学生进行两两结对攻防,讲授点到为止、以礼相待的传统武德内容,促进学生深化体育道德认知和认同。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运用“故事模式”创设情境,将体育道德内容融入故事要素和情节,启发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深度思考,自觉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27]。 显然,这并不是片面强调知识灌输的德性认知教育,而是在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去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德性认知的教育活动中完成的自由、自主的自我开掘[28]。

3.4 以情感人,融入情感情怀教育,铸炼体育品格

重视学生品格教育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如“仁者爱人”“先忧后乐”“先群后己”“自强不息”等观念,至今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支撑。 整个教育领域都在努力寻求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实、落细,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用好这些重要的思想政治资源。

在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相应教学设计要融入情感情怀教育,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思维介入、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自悟亲证其理应成为具有何种品格的人。 遵循教学设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所提出的“注重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29]为遵循。其一,遵循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确定体育品格主要的、直观的范畴,如尊重对手、团队精神、集体荣誉、爱国情怀等,通过易于理解、便于接受的阐释,引导学生在体育项目实践中有意识地将自我范畴化,并关注他者眼中的“我”,对对手眼中的“我”、团队眼中的“我”形成“在意”[30],以深化体育品格的养成。 其二,在中学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教学内容中,在《论语》《大学》等文化经典中,精选与体育品格范畴内涵相匹配的教学元素,通过转化使两者在供需匹配关系上保持合理尺度与基因融合,以对学生体育品格塑造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三,搜索国内外具体案例,将之与前两项范畴、元素进行精准结合,配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文案加工,形成“体育品格范畴—传统文化资源—体育具体案例”三位一体的体育品格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实际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体育课程长期存在的重技术学习而轻品格养成的弊端,为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

4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的重点议题。 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研究立足中学阶段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从体育科学认知、体育精神培育、体育道德培植、体育品格培养等维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说,对其实践要旨、现实困局、纾解之策进行系统反思,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纵深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也为未来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品格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