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孙少宁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 烟台 26467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农业院校的教师,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造“大国三农”特色品牌、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力求形成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的思政教学体系。
《生物统计学》课程是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共3学分,48学时,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因此,结合“课程思政”理念,有必要反思《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发挥课程隐性思政教育功能。
《生物统计学》课程主要介绍了获取、处理、分析生物试验数据,系统阐述生物试验设计方法,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包括抽样推断法、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法等。《生物统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够用,重在方法应用”原则,突出统计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统计学》的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传授《生物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时,注重德育元素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逻辑思维能力,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行业标准,让学生在学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明白如何做人做事。
目前,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生物统计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并不多见。有专家对统计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能够解释和批判性评价统计信息、基于数据的观点或随机现象;第二是能够讨论或交流对统计信息的认知,例如对信息内容的理解、解读信息形成的观点或对结果可接受性的关注[1]。2006年,李金昌[2]提出统计素养是人们掌握统计基本知识的程度、统计理论方法的水平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所具有的统计世界观。综合前人观点,课程思政应该结合统计素养进行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使《生物统计学》课程更加具有实用性。
《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完成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等教学目标前提下,发挥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紧紧围绕课程各个环节,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很多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成长。
《生物统计学》课堂不仅要讲授收集数据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收集数据的严谨务实态度。收集数据要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生物统计学》的生命,如果收集的数据有问题,就好比污源之水、朽本之木,导致后续一系列分析出现偏差,严重时将酿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生物统计学》课堂需要引导学生具有处理数据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处理数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各处理细节都臻于至善。如用图表展示数据时,不仅仅能使用图表描述数据信息,还能够运用一些数据可视化技巧,使得数据呈现更具艺术性,更加清晰、灵活、有效[3]。
《生物统计学》课堂要引导学生具备分析数据的唯物辩证思维。分析数据的唯物辩证思维贯穿于各种统计方法运用过程中。如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的描述中融入了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既要关注数据水平的高低,还要关心数据波动程度,对应的唯物辩证思维为既要看到事情现有的优势条件,也要关注事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又如,加权平均计算中呈现出的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思维,时间序列分析中融入了坚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的思政思维等。
《生物统计学》课堂还要引导学生具备解释数据理性实证的精神[4]。统计分析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统计方法无法完全消除风险,只能做到减少风险、控制风险,这些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如统计估计,需要思考估计的误差有多大,对应多大的置信水平;对于统计检验,需要考虑出错的可能性以及对应的显著性水平。
《生物统计学》课程在重点课程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学结合了课程特点,充分发掘思政因素,有机地渗透思政内容,对水产养殖专业以及设施农业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科研精神教育,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和科研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发展自身科研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通过融入“课程思政”思想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科研精神等[5],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将来社会具备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