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华 刘书明
(1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双循环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先导,构建的社会新发展格局,其主体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十四五”期间的政策取向,也是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向标。在此视角下,乡村产业具有极大的内外需潜力。因此,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既关系到后小康时代的脱贫政策向乡村振兴的转型,更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双循环视角下,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须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对“体量和速度优势”的聚焦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势”的追求。社会主要矛盾业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取代落后的社会生产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我国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促进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其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向,是乡村产业转变发展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必经之路。同时,乡村产业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自十八大以来,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乡村产业增值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乡村繁荣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更是对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创新创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制定了总体目标[1],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受设施的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农村物流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乡村产业仅在作物种植和初级农产品粗加工等产业链条的底端获取有限的经济效益,现实中农业仍无法与电商、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受资金的制约。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乡村产业由于周期长、收益慢,其经营者规模较小、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致使乡村产业金融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乡村产业的引资融资能力不足。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受科技的制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科技创新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日益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在一定范围内的乡村产业中得到了的推广应用,但是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仍不能满足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推广农业技术、引进优良农业品种上经费不足。同时,相较于其他的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其投入仍旧严重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较低。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受品牌的制约。在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中,小规模的乡村产业不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乡村产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加之同质化的生产经营更是进一步限制了乡村产业品牌的培育和市场的开拓。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受人才的制约。在城市的“虹吸效应”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出现女性化、老龄化现象[2]。同时,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农村价值被严重矮化,优质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纷纷到城市就业,导致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农业劳动力紧缺,乡村产业人才更是极为匮乏。且乡村产业经营群体的学历普遍较低,无法适应新发展格局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双循环视角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改善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降低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本,更能吸引企业和人才的进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不单指农业基础设施[3],如:农田水利、能源传输、农产品存运等设施的建设,还有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及气象预警等多方面的农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改善这些乡村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构建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从而延伸乡村产业的价值链和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双循环视角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一方面需整合财政税收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应设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发挥财政税收的拉动效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力度[4]。同时,对于从事乡村产业的企业通过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其参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整合农村金融的资金支持。增加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融资的多元化金融主体,构建多层级、宽渠道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促进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强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
双循环视角下乡村产业要强化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乡村产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服务等制约上,应以乡村产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创新的乡村产业成果来提升乡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双循环视角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品牌建设。首先,需确定乡村产业产品的品牌定位,这是乡村产业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立足乡村产业的产品特色,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打造特色的品牌。其次,在乡村产业品牌的宣传营销上也需结合当下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深挖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将之与其品牌合理搭配来宣传营销。同时,乡村产业品牌建设的根基是产品质量,在追求特色的生产中不能忽视标准化生产及其产品品质。
双循环视角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培育各类产业人才。除了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业科技类、经营管理类及宣传营销类人才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企业要对所需的各类产业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5]。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双循环视角下,要想留得住人才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打造乡村企业家队伍,更需要培育创新、应用和技能相结合的产业人才体系,才能推动乡村产业与各类产业人才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