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LZ工学院为例

2022-11-22 21:12喻婷刘欢雨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工学院民办高校办学

喻婷 刘欢雨

(柳州工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一、独立学院转设的背景

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但独立学院转设整体进度缓慢。2018年、2019教育部在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中均强调“独立学院能转尽转、能转快转”,并进一步加大了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力度。自此,独立学院转设进度明显加快,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103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仅2020年经教育部公示同意转设的独立学院就达68所,超过历年总和。LZ工学院即是2020年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之一。

二、独立学院转设的路径

在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407号(教育类第34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了独立学院规范发展主要有六种路径:一是继续举办独立学院,二是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或其他层次民办学校,三是并入母体学校公办学校,四是并入其他民办学校(含独立学院),五是由当地政府支持转设为公办高校,六是终止办学[1]。

独立学院主要有三大区域发展模式: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民营资本主导模式、以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国有资本主导模式以及以广东和湖北为代表的综合推动模式[2]。LZ工学院的前身为市政府与地方高校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完全以国有资产作为举办者出资,按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进行管理。在转设路径方面,有两种方案可选择,即转设为民办高校或转设为公办高校。但受地方财力约束,将举办者变更为市属国企,转设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三、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困境

1.办学经费方面

根据国家规定,公办高校享有不低于12000元/生/年生均拨款[3],另有6000元/生/年左右的学费收入及其他专项拨款。而LZ工学院学费收费标准为15000元/生/年左右,用以支持学校绝大部分的办学开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2019年通过商业贷款筹集基建资金建设新校区。在完成转设后的3-5年,学校将面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仍需加大师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投入。由此,产生了偿还债务及发展投入的双重资金压力。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高水平的学校需要高层次人才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加速期,各校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民办高校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无法提供事业单位编制;第二,薪酬待遇达不到预期;第三,学校的层次、平台较低。按照“十四五”的办学规模设计,LZ工学院专任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缺口较大,使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受到制约,教学、科研成果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3.人才培养方面

由于LZ工学院处于西部非省会城市,学校知名度、发展理念、开放程度和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受到公办高校、其他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以及境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多重冲击,另外,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对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带来更大挑战。在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目前学校处在转设过渡期,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如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存在着短板。

三、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对策

1.地方政府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1)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力量,是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LZ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为成员,定期研究解决学校建设、发展的相关问题。

(2)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21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1号修订)第七章中,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支持政策,其中包括经费补助、税收优惠、用地优惠、信贷优惠、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等。据此,地方政府可通过以下方式在办学经费方面给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支持:一是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加大对学校的扶持力度;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制度,明确补贴的项目、对象、标准、用途;三是制定向学校购买就读学位、课程教材、科研成果、职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教育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四是按照国家关于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支持成立相应的基金会;五是吸纳社会公益性捐赠,对企业支持学校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除国家法律法规所明确的支持政策以外,各地方政府对扶持本地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例如,某国企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举办某民办高校,并在学校的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当地政府通过该集团向学校注资,帮助学校化解债务;某地方政府成立教育投资集团,作为某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并提供办学资金保障。

LZ工学院所城市的政府充分利用了上述政策,也参考借鉴了其他地方的做法,制定“十四五”期支持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加强政府部门间的资源统筹,以多种方式加大对LZ工学院的投资办学力度,同时帮助学校化解债务。

(3)支持集聚人才资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21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1号修订)第四章和第七章中,明确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应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申请科研项目课题等方面的权利,为稳定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政策依据。据此,地方政府可通过以下方式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支持:一是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二是支持学校建设单身教师宿舍,为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过渡性住房;三是提供部分非实名编制;四是承担学校教职工单位缴纳部分的社保支出;五是与高校联合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LZ工学院所在城市的政府提出的政策是,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学校从东部地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支持本科院校结对共建,探索高层次人才合作引进模式,实现高层次人才共用共享共发展。

(4)支持产教融合发展

LZ工学院所在城市为工业城市,LZ工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有良好的产教融合发展基础,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亟待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学校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自身社会联系较弱,服务企业的能力不足;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

推进产教融合,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以外,与政府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故当地政府牵头,通过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实施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支持LZ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产业研究机构、协同创新中心,改善硬件条件,推动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通过“立地式”技术应用与区域发展双向互动。

2.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1)明晰发展定位。完成转设后,学校应明确远景使命和发展规划,增强师生认同感和凝聚力。LZ工学院转设后,立即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转设后的“两步走”战略,提出了2035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按照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参与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研究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的举措。以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明晰LZ工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发展定位,按照地方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的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重构人才培养标准,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深度契合地方政府、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

(2)确定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必由之路,也是将经历的第一场考验。LZ工学院在完成转设后立即启动了评估评建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特色,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改进和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支持教学的局面,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

(3)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完成转设后,LZ工学院在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使用方面获得了更多自主权,对原有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及优化。例如,在人事聘用方面,强化“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灵活人事聘用机制,按照定编、定岗、定责的原则,合理确定阶段性岗位数量和职责,建立重实绩、重水平、重贡献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转岗、退出机制,激发人员干事创业活力;在经费筹措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捐赠、盘活存量资产、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资源参与学校办学,并承接社会培训项目,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在资产管理方面,优化采购审批流程和资产报废制度,合理配置资产,提升资产的采购效率和使用效益。

(4)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转设后校名也随之发生了变更,易导致知名度下降、招生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LZ工学院及早制定并启动了“扬名计划”,通过举办揭牌仪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更新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新校徽及新校区楼宇道路名称、策划校园品牌活动、加大外宣力度等一整套“组合拳”,有效推高了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学校在转设后第一年的新生报到率创历史最高水平。

(5)健全内部治理体系。转设后,LZ工学院不断建立健全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按照新的办学章程,进一步确立“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党委政治核心、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重新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选聘党政领导班子。全面修订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新组建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充分保障各专门委员会在学校学术和管理中的民主权利,使整套内部治理体系符合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各方面制度相互衔接,运行顺畅有序、灵活高效。

(6)构建资源融合新机制。依据协议,LZ工学院在转设后已脱离原母体学校的管理,在过渡期内,母体学校仍继续派出管理团队和师资,帮助和支持LZ工学院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政府的主导下,LZ工学院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群、本土院校共建城市产教融合联盟,进一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与地方产、教资源充分共建共享,从独立学院阶段的举办双方的支持,拓展到“原母体校+若干支持方”共同支持的融合态。

(7)确保过渡期平稳有序。在申报转设之前,LZ工学院即成立了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转设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转设风险的研判与防范,制定相关工作工作预案。在转设期间,学校坚持遵照程序如实公开信息,确保转设相关信息政策向师生传递到位。完成转设后,学校通过发布公告、设置咨询电话等方式,向学生及相关人员充分阐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内涵,切实保障在校生和校友权益。

猜你喜欢
工学院民办高校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