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木管室内乐作品音色意蕴探析
——以《木管五重奏中国传统名曲精选》为例

2022-11-22 16:18
黄河之声 2022年9期
关键词:单簧管室内乐长笛

邓 韬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中国木管室内乐作品,很多是通过作曲家特有的思维与巧妙的现代作曲手法,以个性化音色意蕴来表达出各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音乐性格。透过作品音乐色彩所呈现的各种音乐语言,很多都给人以许多远远超过作品主题本身所提供的意象。深刻体现了中国作曲家在创作中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思考。

《木管五重奏中国传统名曲精选》是由浙江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巴松管演奏家杨光副教授创作编著并于2018年在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作品的出世对于极其匮乏的当代中国木管室内乐学术界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杨光老师对于中国当代木管室内乐作品创作颇有建树,近期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发行同名专辑CD的《红色记忆——木管五重奏中国作品选》又为中国当代木管室内乐演奏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限于篇幅,本文选择《木管五重奏中国传统名曲精选》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分析、音色意蕴等角度切入,探究该作品在形象表达和音乐性格之间的有机关联。

一、作品简介

《木管五重奏中国传统名曲精选》以西方木管室内乐:大管、圆号、单簧管、双簧管、长笛五种管乐器配合演奏为主。曲目有:

(一)《赛马》:乐曲改编自黄海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乐曲的开始由长笛和双簧管的主旋律来刻画准备纵横驰骋的骏马,赛马的热烈场面在大管和圆号急促地伴奏烘托下栩栩如生。赛马的主旋律由长笛和单簧管轮番主奏,而双簧管的快速跳音将二胡快弓、跳弓的技巧模仿得惟妙惟肖。最后骏马奔腾嘶鸣的二胡滑奏片段则交给了圆号高难度的泛音滑奏,将乐曲推入英勇雄壮的牧民赛马高潮。作曲家将原曲大段落的拨弦技巧转嫁在木管乐器灵敏轻巧的跳音技巧上,使乐曲更显别具一格、匠心独运。《赛马》把草原的幅员辽阔和牧民们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把木管乐器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难度水平。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乐曲改编自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乐曲的开始由双簧管以柔美动情的引子主题呈现出了一幅春意盎然、花香鸟语的动人画面。主部主题先是由长笛演奏出诗情画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单簧管的低音区奏出圆润厚实的音色与长笛的空灵柔美形成对话。最后由整个木管声部再次奏出爱情主题,呈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见恨晚的友谊不断加深和情窦初开的感情。副部主题节奏明快,多处运用木管跳音的演奏方式,旋律欢悦、灵动,长笛独奏与其他木管声部交替上演,生动地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同甘共苦的学习生活。乐曲的结束部分是经典的“化蝶”主题。在如歌如泣的大管低音衬托下,四个高音声部将爱情主题在不同音区同步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角从委婉凄美的小提琴变成了同样飘逸动人的长笛。其余四个乐器声部在秉承了原曲经典片段的同时也巧妙地把其余重要声部片段完美演绎。

(三)《草原名曲联奏》:乐曲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两首脍炙人口的蒙古歌曲主题为线索采用民族五声调式,有鲜明的内蒙古民歌风格,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乐曲一开始由大管的华彩独奏勾勒出辽阔宽广的草原美景。旋律既悠扬动人又富于慷慨激情,表达了牧民们对毛主席和祖国的无比敬仰感恩之情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乐曲的慢板部分在木管乐器温和缓慢的和声烘托下,充分表现独奏声部双簧管的独特魅力。快板部分的音乐主题则交给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姐妹”的英雄气质由低音声部大管的快速吐音和单簧管的分解式琶音连奏交替演奏,长笛与双簧管的大幅度半音音阶上下行连奏,一下把人们带到风雪交加的紧张环境当中。随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两个主题以各种形式发展变化,最后乐曲充分运用了木管轻盈明快的跳音技巧,陪衬着圆号宽广悠扬的慢奏旋律,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紧打慢唱”的艺术意蕴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四)《阿里山的姑娘》:乐曲改编自张彻作曲邓禹平填词的《阿里山的姑娘》。调性为d小调——G大调,节拍为4/4拍,段落分成:引子—A段—B段。引子部分由长笛(阿里山姑娘)和双簧管(阿里山少年)的优美旋律缓缓道出,和声的铺垫由大管、圆号、单簧管以卡农对位式的弱奏长音组成。A段的快板演奏速度为四分音符每分钟128拍。快板的伴奏音型以前八后十六、连续后半拍、切分节奏、短促有力的八分音符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组成,轻盈欢快并富有台湾高山族的音乐特点。进入B段后调性的转换加上演奏力度的加强,阿里山的少年与姑娘的主题旋律被放大和渲染。最后结束段大量快速跳音在长笛和单簧管声部交替出现,乐曲舞蹈性和感染力极强。

(五)《在那遥远的地方》:乐曲改编自王洛宾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乐曲的段落分布为:引子—A段(a小调)—B段(d小调)—A’段(e小调)。全曲速度舒缓,A段的速度为四分音符每分钟68拍的慢板;B段速度加快到四分音符每分钟80拍的行板速度,调性也从a小调转换成d小调。调性和速度的变化烘托着各个声部错落有致的对位式旋律问答。随着高音声部长笛与双簧管旋律音线的提高,低音声部乐器伴奏音型从稀松的四分音符演变到八分音符、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力度从弱(p)—中弱(mp)—强(f)—很强(ff)把乐曲的呼吸慢慢推进到令人窒息的高潮中去。A’段的速度又变回每分钟四分音符68拍的慢板,调性变换成e小调。A’段的旋律与情绪回到A段那优美深邃极富美感而引人沉思与向往的动情画面。乐曲的和声铺垫由五个声部交替出现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式和弦连奏音型组成。主题由双簧管缓缓道出,随后主题在其余四个声部交替出现。结尾处乐曲进行上方大二度转调将乐曲推入高潮后缓慢渐弱消失。

(六)《采茶舞曲》:乐曲改编自周大风创作的浙江民歌《采茶舞曲》。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传统采茶歌舞的基本风貌,作品的线索也紧扣“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的歌词意境,把乐曲的段落分布为:A段(G徵)—B段(bB徵),节拍为2/4拍,速度为每分钟四分音符96拍的小快板。木管室内乐演绎的曲调欢快、跳跃、诙谐,尤其在哥哥和妹妹俏皮打笑的环节中,单簧管与长笛在突然速度放缓的自由空间里,借助滑音与自由延长记号的运用,把这传神的一幕演绎得活灵活现。《采茶舞曲》演奏力度对比强烈,并在乐曲中部向上方小三度转调,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

(七)《疆域风情》:乐曲改编自王洛宾创作的新疆民歌《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作品篇幅较大有126小节。节拍为:4/4—自由节拍(33小节)—4/4—6/4—4/4。速度以及段落的分布为:每分钟四分音符92拍(小快板)—每分钟四分音符60拍(慢板)—每分钟四分音符72拍(过渡段)—每分钟四分音符120拍(快板)—每分钟四分音符72拍(过渡段)—每分钟四分音符120拍(快板并加速结束)。乐曲开始的小快板主题是《阿拉木汗》,大管与圆号模仿新疆手鼓的切分节奏始终贯穿至33小节,经过33小节大管、单簧管、长笛的三十二分音符连续上行以及34小节自由延长的变化后,乐曲进入缓慢揭开新娘盖头画面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主题上。乐曲的高潮发生在结尾段,经过大管声部一段如歌如泣的优美独奏后,新疆手鼓的节奏被放大和加速,《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主题由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这三种高音乐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跳音加速演奏直至欢快而辉煌的结尾。这两首极具新疆疆域风情特点的歌曲经过作曲家巧妙的变化和设计,让听众从听觉上自然地融入视觉效应。乐曲的起承转合扣人心弦,既有大段节奏自由的华彩独奏部分,又有逻辑严密的声部对位快速演奏,对演奏者的独奏与合奏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音色意蕴

木管是西方交响乐团中的“调色板”,是音乐色彩最丰富、音响效果最有个性的室内乐联合体。每一支木管室内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意蕴和技术性能并与中国传统乐器形成鲜明的对比。《木管五重奏中国传统名曲精选》选择中国传统乐曲为基石,而使用工具则采用西方乐器中发展最成熟、音色意蕴最丰富的木管室内乐组,实乃洋为中用,融会贯通。

(一)长笛音色意蕴:长笛声部在整个作品的地位处于上层建筑。长笛音色既高亢嘹亮又柔美动人,对于刻画女性主角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曲集中:《阿里山的姑娘》的阿里山的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祝英台、《疆域风情》中两位美丽的新疆少女、《草原名曲联奏》中英勇聪慧的草原小姐妹等角色,在长笛的精湛演绎中听众甚至都能从乐曲中感受到各位风格各异女性角色的舞蹈律动、相貌形象和服装色彩。

(二)单簧管音色意蕴:单簧管音域宽广,音色特点既宽厚又松弛、既饱满又柔和、既圆润又清晰、在这部作品中单簧管的音色意蕴大量体现在:温润的和弦分解式音型伴奏;模仿男中音的旋律对话;轻盈欢快地跳跃音符。尤其是单簧管的快速跳跃音符,音色意蕴既快速又通明;既轻盈又明朗。随着乐曲的力度由弱变强,由强变弱;节奏由快变慢,由慢变快的线条走向,单簧管跳音音色的变化也由浅白色变成深蓝色,再从深蓝色变成浅白色。单簧管的快速跳跃的音色意蕴在《疆域风情》、《草原名曲联奏》中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这两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双簧管音色意蕴:双簧管是具有田园诗歌特性的木管室内乐,音色甜美纯净,优美中带点鼻音。双簧管与长笛一样在这部曲级中充当了主旋律高声部的角色。尤其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部作品,双簧管如歌如泣的旋律音色极具表现力,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最后的高潮部分音色热情沸腾,令人叹服。

(四)大管音色意蕴:大管音色表现力丰富。既可表现低沉厚重、阴森压抑的低音音色,又可表现柔和温润、俏皮幽默的中音音色,还可表现梦幻唯美、飘逸脱俗的高音音色。这部作品大管的音色大量使用在中低音区的伴奏部分,但在《草原名曲联奏》和《疆域风情》这两部作品中大管有重要的独奏片段。独奏片段高音区华彩旋律音色飘逸脱俗,把蒙古一望无际绿色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表现得栩栩如生。

(五)圆号音色意蕴:圆号虽然属于铜管乐器,但由于其音色既可表现得圆润柔和又可以表现得高亢雄壮,可谓“刚柔并济”。圆号的音色使用以音型伴奏为主,但在《采茶舞曲》和《赛马》中圆号的独奏音色宽广温和,尤其是圆号模仿《赛马》最后的骏马提缰,向天吼叫的泛音音色。大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英雄气概,把牧民精彩绝伦的赛马场面推向了高潮。

大管与圆号是整个木管声部的支柱,两种室内乐的声部低音因其在调性与音色中的变化而体现出结构意义,它始终不离地符合和贯穿全曲,尤其在《草原名曲联奏》和《疆域风情》,声部低音及在其上构成的纯八度的同音重复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有时声部低音的改变可以更敏感地感受到作曲家既严谨又浪漫的音色感。声部低音与上方音构成的双音以及重复音重叠在不同音色——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等乐器错开时间点先后进出,形成节奏对位,宛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人画面。当高音室内乐各个主题参差错落地表演之后,声部低音逐步使乐曲情绪平复,单簧管与长笛逐渐走远消失的弱奏音色、抚摸着人们心中那久违的、柔软的冀想。

结 语

中国当代木管室内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智慧与心血,中国当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作曲技术理论的创新以及优秀的音乐作品。《木管五重奏中国传统名曲精选》作品的出现对于系统研究当代木管室内乐音色意蕴的创作实践及相关理论的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学术研究的推进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引起更多音乐研究者、表演艺术家、作曲家们对于中国当代木管室内乐音色意蕴这种音乐体裁更深入地研究和创作。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角度,强化作品的内在文化内涵,实现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同发展的双向促进。■

猜你喜欢
单簧管室内乐长笛
学院举办第四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比赛初赛圆满结束
Flutes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单簧管音色在重奏时的表现力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地位与作用
单簧管浅说